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114-01
初中语文阅读是语文阅读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提高阅读能力阅读不但可以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水平。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讲,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很重要的。现代语文教育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但可以会读会写作,还要有独立思考,善于交流的能力。为了培养这些能力,我们必须做到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创新传统的教育方法。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1 惯用小组讨论,学生阅读缺乏独立性。很多语文课堂上都可以看到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老师提出阅读问题,开始小组讨论。其实小组讨论是教学方法提倡的一种合作学习方式,每个人的思维碰撞产生新的理解和收获。但实际上,在课堂上学生叽叽喳喳讨论完之后,是不是已经读懂了问题,得到了正确答案呢?事实上真正得到结果的往往是不多的几个优等生,大多数学生则觉得"与我无关"。这就使得小组讨论这一教学方法的意义大打折扣。
1.2 教师重视讲解,忽视学生自主理解。很多语文教师重视课堂阅读的讲解,在教学中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设计各种阅读问题,本应学生自主阅读找出答案或得出结论,教师自己却一一讲解,甚至"精讲",将学生自主阅读和理解这一环节省略掉,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缺乏自主阅读意识,缺乏文学阅读积累,没有深刻的感悟和启发。当然,把时间都放在课堂上让学生自读是不可取的的,所以很多教师就把重点放在了课堂讲解上,并不强求学生课外阅读,这就使得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发挥不明显,都由教师代劳了。浅层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的讲解替代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学生作为自主阅读的主体作用被大大减弱了。
1.3 以考试为目的的"练",忽视阅读的本质。在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下,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各方面学习情况的唯一因素,所以很多教师将考试高成绩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和重点。因此,在语文中教师将阅读作为学生提高分数的工具,大量的阅读篇目被用作固定答题模式发到学生手中,强记成为学生的重要学习方法,就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养成了固定的思路方式,答案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感悟,没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和看法,阅读的本质变成了应对考试。
阅读题的初衷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察和测验,而不是要求千篇一律的固定答案模式,但却对于现在的孩自来说,阅读就是为了考试,为了做题。高强度的阅读训练使得部分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了抵抗心理,从内心深处更加不愿意阅读。这种本末倒置的教学方法使得阅读索然无味,使得学生对阅读的热情大大冷却,更重要的是,这种训练扼杀了学生的自主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
2.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2.1 课前预习,自主理解。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中应始终注意要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在上课之前学生应该完成对文章的自主理解和自主认识,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是新型的教学方法,是广大教育者的广泛共识。课前预习,主要是为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所以建议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将课堂交给学生,每个人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收获,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预习,将自己的思考融入课文中,将不懂得语句勾画出来与同学交流或询问老师,从而达到自主阅读的效果。
2.2 教师设立情景问题,增加学生阅读趣味。比如教师在讲解《离骚》时,重点介绍屈原的生平,并结合课文教学方法,提出屈原所提倡的政治理想报复,你是否同意,请大家讨论各抒己见?于是学生们开始讨论交流。学生们对屈原的政治理想研究产生了很高的兴趣,从而确立了"屈原社会理想研究"的课堂主题。
2.3 彰显个性,自主创新。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引发学生的问题,启发自主思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并通过查找资料或教师讲解巩固所学知识。教师通过学生表现发现问题,从而进行适当讲解和补充。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思维方式,所以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主题也有不同的想法和感悟,教师就应意识到每个学生不同的理解,不随便否定学生的答案,要激励学生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理解。如教学《木兰诗》一课,学生提出木兰不从军能不能报效国家?教师要提供机会让而让学生自由辩论,在现代社会中,你是否认为木兰从军的故事已经过时了?在经过一番学生精彩的辩论之后,教师可以对双方意见都给予鼓励和肯定,从而维护学生的独特思维,凸显出学生不同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3.教师创新阅读教学的意义
3.1 阅读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要表达的中心主题,学生可以借鉴到他们的写作上来,流畅完整地表达出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3.2 预习可以使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分析作者的思想;分析作者的表现手法。预习是带着自己的思想听课,在课上与老师的分析进行比较,所以,预习的意义在教学中是很有意义的。
3.3 语文是其他各个学科进步的基础。阅读分析也是与人交流的能力的基础。阅读分析能力强,在倾听别人的时候,就能够比较准确地抓住对方表达的意思的关键。
3.4 阅读分析更是自己写作的基础。在了解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上,梳理自己的思想,运用一定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会更生动,更易于别人领悟。
4.结论
现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阅读意识,引导学生学会主动理解文章,查找资料,预习文章的好习惯。教师将学生作为课题的主体而不是传统的讲授形式,并且改变应试教育下高强度的固定答案训练和大量阅读的模式。总之,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都有兴趣去自主阅读,这也是今后教师努力的重点。本文从现实情况出发,指出了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具体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