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大学生话语权的现状分析

sansa2025

  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大学生话语权的现状分析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其所承载的信息给人们的行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新媒体信息无时不刻渗透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情感中。大学生学习和交流的场所不再局限在课堂和平时的生活中,接触到的人也不再是老师、同学、朋友、家长和亲人,而是能与各种职业、各种年龄段的人进行交往,这些陌生人的言语和行为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包括消极的方面。

  1、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话语权的发展成效

  1.1大学生话语表达意识增强

  新媒体话语灵活、多样、新颖、俏皮的特征深受大学生的喜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加剧了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话语差异和冲突,容易形成话语鸿沟,教育者不得不转换话语方式,增强话语生气,实现与学生多方面的话语互动,在这样的环境下更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内心的需求。新媒体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使得大学生交流与获取信息的门槛变低,大学生只需要一部移动设备就能通过信息交互平台实现自身的话语权。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话语权得到了空前的释放,激发了大学生内心的需求:表达的需求、被认可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交友的需求,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大学生的话语表达意识。

  1.2话语表达环境不断优化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话语表达渠道不断拓展,大学生社交网络平台的种类和形式丰富多样,发展迅速的社交网络平台刷新了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大学生是新媒体技术的高频使用者。在这些交互平台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发帖、发空间、发朋友圈、互粉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拓宽了交流的渠道和方式,同样也为大学生的话语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话语平台,更加有利于大学生行使自身话语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常常存在于课堂中,与教育对象的沟通交流渠道比较单一。网络提供的多样性交互平台使大学生行使话语权的地域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上,而是活跃于各大网络交互平台上。话语新平台的发展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沟通交流更加多样化。

  1.3师生话语互动加强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进步,虚拟空间交往形式呈现多元化,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新媒体技术了,伴随着慕课、微博、微信、校园BBS等学习交互平台的出现和发展,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渠道不断拓展、交互方式不断??加,而不单单局限在课堂之?龋?他们之间的互动频率也不断提高。大多数学生曾经使用上述平台与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其中使用最频繁的是手机新媒体,学生会加教师的微信和QQ,通过建立讨论组和QQ群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会在群里发布相关公告来通知学生,学生也可以通过上述工具与教师单独进行交流和沟通。

  2、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话语权失当的表现

  2.1大学生话语权线下缺失

  2.11枯燥的“说教式”话语使大学生很难接受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基于教育者的话语权主体地位受到巨大冲击。新媒体技术使得学生接触教育信息的机会和渠道大大增加,而不再受制于教育者对信息传递的种种阻碍,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大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兴趣不大、态度冷漠甚至情绪抵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吸引力严重削弱。大学生对教育者所教授的话语内容的接受程度决定着教育活动的成败,教师的话语表达无法让学生信服,教育者的话语说服力和感染力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公信力体现,大学生对教育活动的接受度是认同感产生的源泉。

  2.12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创新性使大学生话语权无法落实

  虽然国家倡导要提高实践意识,强化人本意识,丰富实践创新能力。但是一些学校所组织的实践活动相对较少,甚至有些学校只注重文化课的成绩,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应有的热情。部分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认为实践活动只是学校安排的,是一种形式主义,缺乏对实践活动的基本热情,导致他们不能全情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更别说在实践活动中行使自己的话语权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创造热情和积极性,学生的话语权也无法得到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能局限于书斋和“象牙塔”。

  2.2大学生话语权线上失范

  2.21大学生网络话语权利意识扭曲

  新媒体时代拓展了大学生的话语表达平台,大学生网民发表自己的见解,只需要一台移动网络设备和一个登录账号就能实现,无需担心被其他人认识和束缚。这样虽然有利于大学生网络话语权的行使,但是这种将个人自由凌驾于社会道德准则规范之上的行为,值得我们深思。网络话语权的滥用妨碍网络社会健康发展,造成现实社会秩序的混乱。网络上很自由,没有老师、社会、家长条条框框的约束,这些学生的自由和权利意识发生扭曲,自认为可以在虚拟社会中为所欲为、肆无忌惮,认为在网络平台上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可以做。他们殊不知这样的任性行为有可能会严重影响他人的生活。

  2.22网络话语表达中自主性的迷失

  新媒体平台为大学生话语权的行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网络信息的多元性、及时性、开放性极大地改变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话语权格局和分配模式。学生利用新媒体平台参与线上的交流与沟通,其自主性大大增强,大学生的话语权意识得到了空前的激发。部分大学生的话语权在网络平台中出现自主性迷失的问题。网络信息的良荞不齐容易导致学生在其中不小心迷失自我。网络信息的更替速度很快,一会一个谣言产生了,当人们还在为之前的谣言炒的沸沸扬扬的时候,突然就有一个权威人士出来进行辟谣,使得大学生常常陷入海量的信息中,不知道该相信谁,也无法凭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判断信息。

  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大学生话语权的现状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谈高校大学生入学教育研究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第一环节,高校入学教育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体现高校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水平。但当前新生入学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试论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一切竞争归根结底可以说都是人才的竞争。而高等院校是我国培养有素质、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人才的主力军。为了适应迅速发展的时代,更好地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使他们在步入社会后充分施展才能,积极贡献个人力量,这就需要高校...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乒乓球裁判临场制裁的现状研究

    一、前言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各地都积极组织乒乓球比赛,乒乓球裁判员需求量增大。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我国国家级以上级别的乒乓球裁判员数量与乒乓球竞技水平不成正比,培养乒乓球裁判员后备人才势在必行。...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地理科学属于十大科学体系,同时兼有文理两大学科的特点。地理知识涉及的面非常的广,其中包括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多方面知识。地理学科具备综合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等特点,非常适合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析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050-03 随着党和国家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在目前阶段战略任务的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必要环节。虽...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音乐类学生听觉素养培养研究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社会对未来人才的各项新的要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音乐艺术人才的培养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的职业技能,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恰当的教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音乐专业学生的听觉素...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