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博弈论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求解

sansa2025

  博弈论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求解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8-0067-02

  “博弈论,又名对策论、游戏论。”是研究两个或多个理性决策主体之间的彼此作用的理论[1]。其中,各方的决策受到对方采取的策略的影响,以揭示各方的理性决策行为过程,预测其均衡结果,为人们改善机制建设和调整行为策略提供有力依据。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要解决新的社会背景和政策环境中的新问题,需要探究新的方式、方法和机制。基于博弈论来分析大学生创业教育所面临的难题与破解的策略,这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活力。

  一、博弈论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教育难题解析

  (一)教学模式分析

  高校课堂创业教育教学活动之所以合理运行,缘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教与学的相对平衡状态即博弈均衡。即教育者具备学生想要学习的专业学术知识,学生也能够意识到掌握这样的专业知识能够促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升。一种情况是当教育者不具备这样的知识储备或者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这一稳定状态就会被打破。另一种情况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教育者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愿意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原有的稳定状态被打破,这便是一种博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教育者,教师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乐意接受创业知识并使其被吸引并吸收接纳,则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付出的成本也需越大。“教师只能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来判断学生是否愿意接受。”[2]

  教师选择愿意付出是依据自己被学生认可及学生对创业知识的接受喜爱程度很高。相反,如果学生对于创业知识的接受度不高,课堂氛围不佳,教师则不愿意付出,教学效果也会欠佳。由此看来,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教学过程是基于争夺学生学习成本的博弈。这一过程中,双方对于以往经验的认识对行为决策影响巨大。

  (二)实践路径分析

  高校中教师较为重视有规划的课堂教学流程而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度与热情度不高。这样就容易导致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缺乏方向性指导,往往会使得创业实践成果大打折扣。对于企业而言,如果一个企业与高校合作,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社会实践过程中积极参与,与同等条件下不与学校合作或是只是形式上合作的企业相比,“在市场占有率和社会经济活动利润创造上都将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在面临与高校合作开展大学生创业社会实践这一问题时,有两种不同的选择,企业会如何选择是由竞争对手的决策来确定的。如果竞争对手选择与高校合作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社会实践活动,那么该企业最好的策略就是不与学校合作以获得最大的利润,全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倘若竞争对手选择不与高校合作,那么对于该企业来讲要想获取最大的利润,最好的选择也是不与高校合作。可见,无论竞争对手是否与高校合作,对企业而言最优的策略就是不与高校合作或者只是形式上敷衍。从博弈论视角,倘若学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社会实践活动,高校获取的收益是最大的收益。反之,企业要获得具备一定技能的专业性人才就需要开展职业培训,耗费企业的人力和财力。在这一博弈过程中,高校和企业会呈现双赢或双输的格局。

  (三)师资力量分析

  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师资力量与高校及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博弈力量。对于高校和教师之间而言,如果高校没有提供充分的创新教育平台及物质基础,教师会因找不到发展平台及受不到重视而减少付出和高校利益最大化之间的均衡状态,即在确保获得最大收益的前提下尽可能较少付出其劳动。反之,高校若给予合理有效的创新教育平台及精神奖励,教师会在自己的努力达到认可后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做到精益求精。对于高校教师与学生而言,若学生认为高校教师的创业创新教育能力素养不足,就会产生不认同感,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明显不足。如果高校教师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运用自己精湛的专业能力素养努力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创新水平,但学生却不能集中精神,表现欠佳,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既是对教师专业化素养的不尊重,同时也将会失去学习良好的创业创新能力的机会,这将会严重挫伤教师为学生提供创新教育能力培养的积极性。

  (四)课程资源分析

  当下,创业类课程资源的匮乏在高校中也是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创业教育往往在高校作为选修类课程而较少当作必修课程开设,由此导致高校对创业类课程安排不够合理,学生对此类课程不够重视。这主要是因为高校供给学生的创业教育资源不足以及执行能力欠缺。从宏观层面讲,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时代亟须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教育方式,高校只是起了一个指引的作用,真正承担的责任相对不多,况且大部分高校衡量高校就业率也往往不以大学生创业的好坏为衡量水准,在这一方面,学生往往只有靠自己。从微观层面讲,系统化、正规化、制度化的创业课程体系在高校中并没有得到完善,将创业教育放在高校的整体育人体系中也没有有效实施。

  二、基于博弈论的大学生创业教育难题求解

  (一)以制度设计控制大学生创业教育过度博弈

  “制度设计是实现博弈均衡的重要途径和方法。”[4]制度设计实际上就是在制定博弈规则以达到正和博弈,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对各方均有利的局面。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环节存在严重脱节,没有形成各种力量共同促进其有效发展的合力,除了需要在各个环节上不断完善和提升外,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整体运行机制进行调整和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政策和制度设计最终的目标是要实现正和博弈,形成双赢。良好的制度设计不但可以控制个人行为,实现集体理性,而且制度优化和设计是保障机制建设的关键一步,大到国家的政策小到高校的各项教学计划和制度管理以及学生的行为规范都亟须进行及时的调整,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奠定思想上的基础,在行为上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功提供制度性的保障。   (二)以通畅的信息渠道加强师生认同

  高校应完善网络选课机制,在选课网页上对该教师的背景资料加以详细介绍,如学历背景、任教时间、专攻领域等。除此之外,还应建立网络师生在线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师生间就相关问题相互答疑解难,建立初次的印象模式,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在课上及业余时间,如果学生和教师之间能通过一些活动或者教学变得相互之间比较熟悉和了解,能够顺利沟通,这将使得师生双方之间改变原来的敷衍不认真态度,增进双方相互之间的信任感和认同感,因此,如何让教师和学生相互之间变得熟悉起来的机制设置就变得很重要,比如定期的师生联谊会、座谈会;高校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要合理有效,如在课程设置上同一年级的学生尽量选修固定的教师以便教师更为方便熟悉他们,在课堂上教师要建立课堂交流机制,格外注重师生间的平等互动等。

  (三)以社会扶持机制拓宽高校与企业间的创业路径

  政府提供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培训扶持,如资金投入、政策支持等可减少企业和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成本,一定程度上做到企业收益与成本的协调机制分配,使企业愿意向高校提供实践岗位。进而增进高校与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创造了有效平台。首先,政府可成立专项的创业基金,利用社会外部力量支持的有利资源,为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充足、可靠的经费支持,不仅可以保障创业资金的投入而缓解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压力,而且也可以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其次,政府可以利用资源成立专门的创业孵化园,建立微型企业予以场地与政策上的支持;最后,建立创业网站,对创业实践活动进行宣传,对创业政策,创业技巧等进行网上指导,开设学生网友在线咨询等。

  (四)以完善的课程体系规范创业教育

  “各高校应全程优化课程并进行有机整合,建立一个立体、多层次的创业管理课程体系。”[5]在整个大学阶段的教学之中将创新、创造、创业教育理念贯穿始终。把创业课程作为集中优化课程进行单独开设并给予高度重视,系统详细地介绍与创业相关的理论及知识、创业者所必须具备的创业技能、创业案例的演示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可靠性的向导指导,进而为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提供可靠性保障。在课程教学规划中,高校要把创业教育当作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并纳入学生的学业学分体系。在创业教育的延伸和发展上更应注重创业实践活动的培养,保障创业教育的形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让大学生参与并感受企业的运行方式、熟悉企业的经营理念、了解企业的文化、做到如何规避企业风险与深刻认识企业价值观等。

  博弈论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求解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个性化指导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创新思考

    1.对大学生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大学生就业问题早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已经成为政府施政的一个重点被列上议事日程。个性化就业指导是相对于“一致化”、“标准化”、“共性”就业指导而言的,对大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有...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探析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一种政治行为,是公民意识的集中体现。新形势下,作为肩负历史重任的当代大学生,其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值得关注。 1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有利条件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与政治建...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大限度地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是大学生全面成才的必备素质,是青年一代顺利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教育领域...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以文化人加强高校大学生记者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232-02 一、高等学校校园中大学生记者的文化特质 在现代高校,大学文化既包括历史传统文化,也包括“天、地、人、物、我”的和谐理念,它...

    sansa2025经济管理
  • 班主任如何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由于班主任既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授,又要负责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所以在学校与学生接触的时间长,关系特别紧密,班主任在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而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用户的主要群体,其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势必会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越来越受各高校重视。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