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加强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中国梦

sansa2025

  加强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中国梦

  梦想,即美好的愿望和理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中国人民对梦想的追求,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深情的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和光明前景。

  一、准确把握“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里,复兴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首先,复兴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相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繁荣历史而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不是平坦顺利的,它是一条充满了血泪和艰辛的路。1921年7月,中国共产诞生了,它带领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了九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开始走向崭新的未来,渐渐走向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其次,复兴是一个全方位,综合的概念。复兴不单单指经济的发展,而是全方位的,整体的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军队等一个国家的各个方面。复兴除了指国家的复兴,民族的复兴之外,还是指人民的幸福和谐。对国家和民族而言,中国梦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人民而言,中国梦就是让他们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为成人提供更好的就业和创业机会等等。因此,中国梦的实现在老百姓关心的具体的事上。只有这样,也才能使人民群众实现这个梦而付出、去奋斗。

  二、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十八大报告用了24个字,从国家,社会和人民三个方面将它该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层面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它明确的提出了中国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将走向哪里去,以及奋斗目标是什么。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从社会层面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它明确说明了我们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样的社会要坚持什么样的理念。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也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人民的角度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清晰明了的阐述了我们培养的是什么样的公民,公民应当有什么样的理想追求和道德原则。这四点涵盖了一个公民所具应有的各方各面的素养和要求,包括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这三个层次的理念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社会和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

  三、加强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中国梦有机融合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它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大学生也是社会中最有朝气的群体,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力量。但在现代的大学生中,由于受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等因素的影响。从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品质以及人生追求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少问题。因此,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而这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又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

  第一,学校,社会甚至国家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教学环境。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塑造;其次要发挥高校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社会要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社会建设中的中坚力量,尽可能的为大学生提供和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增强大学生为社会贡献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学校和社会要面向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时代要求,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理论联系实践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大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理论知识,到社会中参加社会实践,能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这对于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加强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中国梦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效应弱化的原因及对策

    榜样教育法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被广泛运用。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以及当代大学生个性凸显,榜样教育效应呈现出弱化趋势。重新审视榜样教育的内涵,深入分析其弱化原因,提出强化对策,有助...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廉洁教育有效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236-01 高校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在高校深入开展廉洁教育,是...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仪式:价值与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1 02-0096-04 仪式通常被界定为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过渡、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论高校学生宿舍消防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121-02 当前,全国上下正全面落实以提高消防“四个能力”建设为核心的消防安全工作新举措,高校作为消防重点单位,是各级消防部...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注重关爱,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学校德育工作面临更新观念、改进内容、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等新课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我认为应多在“关爱学生”上下工夫,多关心爱护学生,以情养情,才能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养成良好...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农村学生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11-01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而问题意识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但...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