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浅论小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自我管理及相互管理

sansa2025

  浅论小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自我管理及相互管理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向。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塑造学生完整人格,是班主任肩负的重任。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教师单方面的管理,关键是要引导和教育学生,提高其主动性和方法性,使其自我管理和相互管理,使小学生做到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

  一、学生管理及相互管理的意义

  教育必须从学习者出发,必须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必须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将受教育的人变成他自己的人,将别人的教育变成这个人自己的教育,教育活动才能取得最大成效[1]。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激发自我管理和相互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小学生管理及相互管理”是指小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及面对周围环境所产生的主动、积极性行为。实行小学生自我管理及相互管理的目的在于完善新形势下的班级管理模式,以达到三方面的目标:一是建立班内集体主义的责任依从关系,提高班集体自主性水平;二是班集体与班级每一个成员的个性协调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三是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补充。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重要意义。

  1.实行小学生自我管理及相互管理是班集体教学的基本要求。自我管理及相互管理有效提高了小学教育效率,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节约了一定的人力资源。它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在管理上的不足。引导全班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个个都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班集体方可能成为健康完整的有机体。

  2.实行小学生自我管理,既可以提高自我学习和管理能力,又可提高老师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认知。陶行知先生让我们“认识到小孩子有力量”。小孩子不仅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我们只有钻进小孩子队伍里才能有新认识和新发现。从前晓庄学校停办的时候,不得已,学生自己组织起来,推举同学做校长,当教员,自己教,自己学,自己办,并称为自动学校[2]。

  3.实行小学生之间的相互管理,可以提高学生处理事情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孩子不仅不依赖父母,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不迷信书本,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

  二、使学生管理及相互管理所采取的方法

  “学校”是什么?我认为孩子在学校的大环境下可以学到更多社会性技能,因为有了老师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实践;因为有同学的竞争与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比较、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因为在班级之中,学生还可以培养更大的应变能力。老师要善于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及相互管理。

  1.让学生吸收充分的营养,强化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把学生视为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人,是新课程对老师的要求。我们要基于这种理念教育学生,与他们沟通,与他们做朋友。告诉他们,使他们能自己正确分析、认识问题,自我管理,最终学会做人。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一方面,我们要对孩子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晨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班主任应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要保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冰心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每个孩子都很乐于帮助别人,更容易受到鼓励,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比如,在日常学习中,学生有了进步就要表扬,让他产生自信,更加努力。所以说正面地引导孩子,表扬孩子是很有效果的,一下子就变被动为主动了。

  2.不要轻易对孩子说“NO”,在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一件事情都要靠自己学习,你不给他这样的机会,最终他就不会有这样的本领。如果我们一味地孩子说“不”,那么,孩子对一切就只会缩手缩脚,最终形成一种消极人格[3]。例如;在中国父母往往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生怕孩子受到伤害。而在美国的夫妇大胆地让孩子自己去触摸,尝试各种体验,却不加阻拦。孩子成长以后,后者明显更加自信,拥有创造力。引导自我管理,那么除了要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以外,还要大胆放开手让他们自主体验,才能探索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相互管理。孩子们非常喜欢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就成为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

  让孩子相互管理,即是形成以班团干部为中心的学生骨干力量。处理好能力的锻炼与为同学服务的关系,处理好干部与学生的关系。同时在学习、生活上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建设的排头兵。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应该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从被动地听老师的指挥到主动进行管理,同学间相互监督,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一味用“压”的手段让学生悄无声息,安分守己,表面上是平静的,但是涌动在学生心中的不满一朝爆发就似火山般难以遏制,更不利于学校管理;同时学生受到了伤害,不利于其健康发展。因此,我提倡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浅论小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自我管理及相互管理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微格教学训练模式研究

    一、微格教学及其特点 (1)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实质上是一个可控制的实践系统,它将复杂的教学技能分解为许多容易掌握的单一技能,设定每一技能的具体训练目标,在短时间内反复训练,使受训者可以集中学习和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对高校大学生党员后期教育工作的思考

    1 高校党员后期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高校虽然认识到了大学生党员后期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但由于在日常工作中投入不够,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管理不严格,使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相对薄弱,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内容枯燥;...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长效机制的系统构建

    建立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长效机制,既是一个党建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党建工作的实践问题。没有一套健全有效、稳定持久的机制来规范约束大学生党员,要始终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可能会成为一句空话。实践证明,大学生党员所表现出来的先进品质、高尚的情操...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析在健美操教学中培养高校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109-02 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工作态度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个人良好...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中学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体育兴趣方法研究

    兴趣是教师在教学中面对的首要问题,也是重要问题。就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而言,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是否对体育学科感兴趣,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影响了教师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运动兴趣不是先天就存在的,而是后天在社会活动...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就业与中小企业对接问题探析及对策

    0 引言 就业乃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当今社会关乎民生的重大核心问题。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涌入就业人潮之中,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对于西北地区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