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高职院校礼仪教育对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研究

sansa2025

  高职院校礼仪教育对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研究

  一、从就业视角看高职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才竞争是21世纪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内容。而高职院校作为科教兴国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使其当前的首要任务。礼仪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主要包含以下几点作用。其一,礼仪教育是规范高职生日常礼仪的重要工具。作为公众认可的普遍行为规范,礼仪在支配、控制人际交往活动的同时,也成为对他人第一印象的主要衡量、判断手段。良好的礼仪规范更易赢得他人的好感和尊重。其二,礼仪教育是推进高职生“准社会化”进程,提高其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及社会心理承受力的重要形式。如培根所言,礼仪是“永久的推荐书”,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有助于形成更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进而塑造个体独立人格,满足学生从“依赖于人”逐步向“独立于人”的心理成长需要,提升自信自尊,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有效排遣不良情绪。其三,礼仪教育有助于提升高职生素质修养,道德自觉意识以及自我锻炼、改造礼仪品质。礼仪是道德素养的外化表现形式,高职生以得体的言谈举止、平和的心态、艺术地事物处理方式迈入职场,是赢得领导与同事广泛认可、获取长远发展机遇的重要手段。其四,礼仪教育是塑造高职生尤其是商科生良好职业形象的主要教育手段。因此,及时加强高职礼仪教育,是在继续加强针对性技能教育、发掘个体功能性价值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并服务于高职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有力教育手段。

  二、现阶段高职毕业生礼仪修养水平分析

  礼仪修养水平是衡量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也是最为直接的标准。从整体上看,高职毕业生大多具备相应程度的礼仪素养,但礼仪失范现象仍然存在于部分毕业生中,礼仪教育仍有待改进。从现阶段高职生、同时也是部分普通高校毕业生的礼仪失范现象来看,其礼仪修养存在与所受教育程度不对等的现象,具体表现在缺乏个人修养、道德规范失衡及生活细节等方面。如缺乏社会责任感,在公众场所喧哗等不文明行为。尽管此类现象属于个别情况,但作为教育者,应及时加以重视,根据礼仪失范成因采取相应对策。具体而言,高职生礼仪失范原因包含以下几点:一是外在环境因素影响,包括家庭教育偏失、欠缺礼仪基础以及社会氛围的负面影响;二是学生普遍存在接触迎合外来文化的现象,对礼仪的存在发展缺乏认知;三是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未将礼仪教育提升至相应高度,缺乏重视甚至于未开设这一课程;四是学生内在心理的人格“单面化”趋势与礼仪规范的“多面性”产生冲突。

  三、探索强化高职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礼仪教育定位应凸显针对性

  高职礼仪教育归属于高职课程体系,其角色、内容定位都应符合高职教育的职业导向性特征。从教学内容上可简略划分为基本常识礼仪、专业礼仪教育两部分。前者侧重于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礼仪教育,重点在于针对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差异,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及道德取向,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开展日常行为礼仪、社会礼仪教育;后者则指专业礼仪教育,在课程内容安排上突出职业礼仪技能培养、岗位可操作性特征,尤其是在服务行业的系统化礼仪教育中还应加入相应的地域礼仪文化特色、职业意识培养等内容。

  (二)高职礼仪教育的基本途径

  其一,将礼仪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现阶段礼仪课程通常被作为就业前的包装教育在毕业或实习前夕进行教授,难以达到预期素质培养目标。课堂教育作为系统规范化训练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将其作为习惯养成教育加以实施。从入学教育开始,将礼仪教育纳入规范化管理,结合日常校纪遵守、教室、宿舍文明规范,逐次培养其道德行为规范、举止仪态以致人际关系处理,实现学生礼仪素质的实质性提高,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其二,礼仪教育教学方式的多元化。礼仪课程并无甚深奥的理论内容,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涉及面广、实用性强。将礼仪教育落到实处,在教学方式上要体现其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仪态模拟、情景模拟、角色模拟等教学形式,将知识讲授、模拟练习与具体的社交环境相联系,从标准礼仪规范的实践掌握着手,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发掘其社交潜能。此外,将礼仪教育与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有机结合,通过特定环境加以督促练习,使高职学生在长期的习惯保持中逐步养成得体大方的日常礼仪规范。其三,校园文化渗透,隐性熏染。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将礼仪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文化育人的有效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渐次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与文化品格。一是要利用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以艺术长廊、院系板报等外在显性艺术形态陶冶学生情操;二是以校园网络传媒传播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礼仪自觉意识的形成;三是继续推广校园文化活动,将礼仪竞赛、人文素质讲座等主题活动融于学生业余生活。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礼仪素质作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步入社会、走向职场的外在个人素养表现。高职教育应对建立健全相应的礼仪教育体系,在培养学生过硬技能本领的同时,也将高职学生的礼仪素质培养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做到内外兼修,提升就业竞争力,成为人才竞争中的强者。

  高职院校礼仪教育对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关于以学生为本,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本文对“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出现的必然性进行了探讨,提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以学生为本”理念,提升教学质量需要注重的要点:全面发展,综合性提高;培养兴趣,自主学习;贴近生活,学以致用。 一、“以学生为本”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sansa2025人文社科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160-02 大学生社团文化指的就是在社团的长期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文化氛围与精神财富,同时也包含承载这些事物的物质载体与活动载体,也就是说,...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语文教学生动化发展探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5.112 1 引 言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化修养、科学涵养,传统的课堂教学程序刻板,枯燥乏味,很难收到好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医学生医德培养的英语语言教学途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10-02 1.前言 医德即医学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作为即将从事医疗卫生行业的医学生,高尚的医德和济世救人的献身精神尤为...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213-01 英语口语交际是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学生综合语言表达运用能力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口语学习认知规律和课程表...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为主导的泌尿系统模块教学探索

    我国现行的医学教学体系以传统的学科划分为基础,学科之间横向联系不足,对讲授者而言,内容重复讲解,对学习者而言,知识结构区块化,纵向联系松散。肾脏结构复杂,肾脏疾病类型多样,多种类型的肾炎、肾病和泌尿系统肿瘤严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病...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