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基于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指标探析

sansa2025

  基于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指标探析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061-02

  2014年6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主席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教育部在随后的相关通知中指出“抓好职业教育工作,既是教育改革的战略性问题,又是重大的经济和民生问题,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要树立正确人才观,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在此之前,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要将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的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同时提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这些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和热议。不可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关于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现在高职教育已经开始关注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但对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视却不够。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应该重视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评估指标体系是进行评价的基础,对评估工作的开展具有导向性作用,因此要取得好的评估效果,必须要构建系统的、科学的,可行的评估指标体系。

  要构建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要搞清什么是学习能力。简单地说,学习能力就是如何学习的能力。学习能力是人的众多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遗传、环境和长期的教育多重作用下的体现。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习活动的效率,也决定着学习活动成功的几率。

  “教育目标分类法”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的。他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钟启泉教授认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出现,使得学力问题的抽象理论争宣告终结,表明了分析性、实证性地研究学力的取向。学力论是以历来的知识、概念的逻辑认识为中心来思考学力内容的,它表明了,学习知识和概念的方法(学习方法)这一行为能力;学习的基础――动机、兴趣、爱好等的情意领域,乃至同知识背后的学习者的经验相关联的表象,统统都是学校教学应当形成的学力内容”。张玉田等著的《学校教育评价》一书中认为:“学习能力是由认知要素、情感要素和技能要素构成的”。华东师范的陈玉琨教授同样认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应包括(1)知识领域(2)情感领域(3)动作技能和健康领域。从逻辑上来讲,以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依据来分析学生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在逻辑上是可行的。因为教育领域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换言之,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就直接体现在教育目标的实现与否,因此两者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将学习能力和教育目标相结合的另一大好处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了依据,教育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获得了保障,因此是一举两得。依次层层分解得到的指标群也是系统化的。

  1956年,布鲁姆发表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将认知领域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大类。1964年,以克拉斯沃尔为首的研究小组发布了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将情感领域分为接受、反映、价值、组织和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五级。1972年辛普森等人公布了动作技能领域的分类。分别为知觉、定向、有指导的反映、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映、适应和创新七级。最后一级强调以高度发展的技能为基础的创造能力。

  1954年美国大学生入学考试委员会学习能力结构观实际上也是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展现。该结构观把学习能力因素也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1)知识(记忆性质的);(2)知识的能力(理解推理性质的);(3)知识的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领域:(1)兴趣;(2)鉴赏;(3)态度;(4)价值观;(5)适应。运动技能领域:(1)机械操作;(2)制造;(3)劳美创作;(4)运动技能,唱歌表演等。”

  因此,基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笔者结合高职教育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类终身学习、继续学习的需要,提出对学生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如下构想。如表1所示。

  与以往的研究所不同的是,表1中的评价指标体系更能体现出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特殊性即技能性和职业性,对实践技能进行细化也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分层培养逐步提升,同时也强化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评价,体现了指标的导向性,也考虑了指标的的可测性和简易性原则。

  基于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指标探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当代大学生榜样教育效应弱化的原因及对策

    榜样教育法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被广泛运用。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以及当代大学生个性凸显,榜样教育效应呈现出弱化趋势。重新审视榜样教育的内涵,深入分析其弱化原因,提出强化对策,有助...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廉洁教育有效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236-01 高校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在高校深入开展廉洁教育,是...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仪式:价值与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1 02-0096-04 仪式通常被界定为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过渡、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论高校学生宿舍消防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121-02 当前,全国上下正全面落实以提高消防“四个能力”建设为核心的消防安全工作新举措,高校作为消防重点单位,是各级消防部...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注重关爱,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学校德育工作面临更新观念、改进内容、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等新课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我认为应多在“关爱学生”上下工夫,多关心爱护学生,以情养情,才能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养成良好...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农村学生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11-01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而问题意识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但...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