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公允价值会计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公允价值会计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一、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运用

  公允价值在我国首次得到应用是1998年,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会计准则中率先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2000年后,一部分观点认为我国市场经济不发达,公允价值运用的条件不成熟,因而在2001年的修订的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使用作了许多的限制,基本上是回避了公允价值的使用。2006年我国在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基础上,再次启用公允价值计量,明确将公允价值列为五种会计计量属性之一。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界有一种声音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事实证明公允价值并不是此次危机的根源,公允价值计量能更好地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2011年5月,国际两大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更是同步发布了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新规范,对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进一步起到了促进作用。在2014年1月新一轮的会计准则发布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发布了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开始正式在会计计量属性中大规模引入公允价值计量。

  二、公允价值会计中的职业判断

  (一)公允价值假设中的职业判断。(1)交易主体――市场参与者假设。“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采用市场参与者在对该资产或负债定价时为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所使用的假设。”,“企业在确定市场参与者时,应当考虑所计量的相关资产或负债、该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以及在该市场上与企业进行交易的市场参与者等因素,从总体上识别市场参与者。”这里涉及到市场参与者资格与立场假设,市场参与者不再是交易双方,可能是无数方,交易和交易各方可以是虚拟性的,并且会计人员不能站在特定个体去假设,不能有自己的偏好。(2)有序交易假设。“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假定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交易,是在当前市场条件下的有序交易。”(3)最有利市场假设。“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假定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有序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进行。不存在主要市场的,企业应当假定该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最有利市场进行。”会计人员就要根据可合理取得的信息作出职业判断进行识别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

  (二)公允价值计量中的职业判断。“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采用在当前情况下适用并且有足够可利用数据和其他信息支持的估值技术。”对于某些资产和负债而言,存在可供利用的市场交易或市场信息,此时可用计量日能够取得的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未经调整的报价作为公允价值。但也有一些资产和负债,则没有可以利用的市场交易或市场信息,《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计量公允价值时应当采用其他估值技术,并尽可能多地使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尽可能少地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

  三、公允价值会计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现状

  (一)课程体系及内容设置中缺乏职业判断能力培养内容。目前各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主要从基本素质、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入手,其中拓展能力培养中包括了职业判断能力。对基本素质、基本能力的培养。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职业岗位所需能力设置了相应的课程。而在拓展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上,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取目前乏善可陈。无论是在理论教学上,还是在模拟实训、顶岗实习这些实训教学环节都缺乏相应的内容,实训内容多是简单的业务题,更侧重学生的核算能力的培养,难于适应当前对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要求。这一点即使在会计技能抽查的要求中都没有体现。

  (二)公允价值会计学习、实训模拟操作难度大。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是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面向过去,它的交易价格是实际发生的并且计量稳定,教师容易教学,学生也易于接受。公允价值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使会计能够面向现在、未来,面向不确定性,它的特性决定了公允价值会计在学习中及操作上的难度大,目前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尚无系统、简单易懂的案例,需要教师去市场、企业搜集,学习资料的不完善也加大了学习及实训模拟操作难度的难度。

  (三)老师教学理念未及时更新。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主要在中小型企业就业,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不复杂,一些老师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对高职学生来说可以不用学习,或者仅仅是有所了解就可以了,因而根本谈不上公允价值会计下的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事实上中小型企业融资难,也正是采用历史成本计价,不能公允地反映出企业的市场价值,我们的学生在这些企业仅仅是记账、算账,不能很好地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有用的信息,导致我们的学生在企业中的地位不高,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收入水平的提高。

  四、公允价值会计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改革课程体系及内容。基本素质、基本能力课程模块,培养出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的基本素质。专业核心能力模块,其目的是学生系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形成专业核心能力,教学内容中要把公允价值会计中需要运用的职业判断知识根据高职学生的就业市场需求分析,有选择性的进行教学。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及内容设置有别于本科和中职教育,在公允价值会计理论教学上“够用”即可,但绝不能放弃。专业拓展能力模块,要开设资产评估、会计职业判断课程案例、ERP沙盘模拟实训、金融等课程,培养出学生的职业判断意识和掌握一些具体方法。

  (二)更新会计教学理念。随着我国经济模式的转变,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环保产业在我国飞速的发展,必然会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更大的舞台。教师要适应会计环境变化的要求,使用目前经济环境下的高科技思维来重构会计教学结构及理念,培养出来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不能与中职的学生一样仅作一名记录者,而应当成为一名合格的计价者。教师理解了会计计量是会计的核心,理解了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不可阻挡,教师掌握了这些最新的知识,才能重视公允价值会计下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三)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实践教学中。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会计模拟实训教材的建设,实训教材的编写要有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提供合理的素材,要适应目前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要求,将公允价值假设、计量中的职业判断模拟出实训情境,并在项目实训、课程实训,综合实训中分阶段予以体现。加强学生的顶岗实习指导,会计专业学生实习分散,教师现场实习指导困难,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结合企业的经济环境对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进行合理的指导。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由于实训基地容纳会计学生实习的有限性,高职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一定非得要大型企业,而在于基地企业类型的齐全,会计服务机构也是非常理想的实训基地。

  公允价值会计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个性化指导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创新思考

    1.对大学生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大学生就业问题早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已经成为政府施政的一个重点被列上议事日程。个性化就业指导是相对于“一致化”、“标准化”、“共性”就业指导而言的,对大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有...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探析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一种政治行为,是公民意识的集中体现。新形势下,作为肩负历史重任的当代大学生,其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值得关注。 1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有利条件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与政治建...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大限度地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是大学生全面成才的必备素质,是青年一代顺利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教育领域...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以文化人加强高校大学生记者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232-02 一、高等学校校园中大学生记者的文化特质 在现代高校,大学文化既包括历史传统文化,也包括“天、地、人、物、我”的和谐理念,它...

    sansa2025经济管理
  • 班主任如何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由于班主任既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授,又要负责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所以在学校与学生接触的时间长,关系特别紧密,班主任在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而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用户的主要群体,其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势必会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越来越受各高校重视。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