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基于文理不分科政策下的学生发展

sansa2025

  基于文理不分科政策下的学生发展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选拔人才水平。《意见》指出,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一、我国现行高考科目设置

  当前,我国大多数省份的高考科目设置为“3+X”,即“3+文综/理综”。3是指语数外三科,文综指历史、政治、地理三科的综合考试,理综指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综合考试。这一考试内容在政策层面的设计使得考试科目固定,考试内容单一,便于管理,也便于考生复习应考。但是考生只能文理择其一,存在偏科现象,常出现文科考生不重视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学习,理科考生不重视政治、历史和地理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改革新政

  面对我国当前的考试内容单一、僵化的困境,为突出高考的选拔功能,应把能力考查作为重点,突出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考试的试题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学科间的渗透性和综合性,体现生活的客观要求。

  《意见》指出高考将不再分文理科,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数外3科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科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数外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三、学生的发展

  《意见》出台后,更多围绕高考文理不分科的讨论还在继续发酵。一些人会简单的认为文理不分科了,就意味着9门课程都得学,孩子的学习负担就更重了。然而,实际上由当前的“3+X”的6门变为不分科的9门不是简单的加法,压力大小与否,不能单看科目多少,要看各科目的内容、难度是不是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取消文理分科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学习所有课程,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不带功利性地多学习一些知识。

  就当前我国现行的高考科目设置来看,实施文理不分科,对学生、对社会都是有利的,但是高考制度改革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慎之又慎。

  第一,提升自主选择空间。目前,我国实行的“3+X”的考试内容,每个学生要不就选择涵盖政治、历史、地理的文科,要不就选择包含物理、化学、生物的理科,没有任何进行叠加选择的可能。然而,在这只有唯一的选择机会情形之下,很多学生在文理分科的时候总是面临着艰难的选择,用学生的话来说这就是“忍痛割爱”。的确,许多文科生在理科的某一门学科上是比较擅长的,而一些理科生可能是非常的喜欢历史或者地理,但是,他们自己没有自主选择的机会,自己可以做的,也是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文理选其一,没有任何叠加的可能。

  第二,增强自觉学习动力。在现在的高考考试内容里,有些文科生非常不喜欢地理,有些理科生非常不喜欢化学等等现象比比皆是,但是为了高考,学生们还是需要硬着头皮继续去“啃骨头”,很多孩子不间断的参加各种补习班,而参加的这些补习班又都是孩子学习的薄弱环节和短板,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形成心理压力,学生自己在不断的努力补习中不断的遭受一次又一次考试不理想的打击,自己的内心也会抵触,如果厌学和抵触心实现了“完美对接”,那么学生的这门课程就将会迎来危险的困境。

  新的考试政策出台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兴趣,以及报考高校要求来进行自主选择,这样以来,学生就会实事求是的进行相关课程的选择,而这些课程也会是自己擅长的,或者是喜欢的。这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进行学习。同时,将有助于学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且让自己的比较优势得到完全的展现,这种内心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又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第三,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人的知识结构实际上像金字塔,你的基础越扎实、越宽广,塔尖才越高。文理分科导致学生思维能力下降和基本技能缺失,因为知识结构不合理,很多文科生缺少逻辑思维,而理科生却连实验报告都表述不清,造成知识狭隘、视野不开阔,更有一些理科生语言表达能力低的让人无言以对。

  文理不分科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学科知识,为培养综合型人才打好基础,整体提高全民素质。从事文科类的学生能够略知物理学、生物学知识,开展理工科研究的学生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古今,这对于我们的社会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幸事。而且,几十年的教育发展也再一次证明,我们的社会的确需要这样综合型人才,在未来,也只有这样综合型人才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当然,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的社会系统工程,文理不分科,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引导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应当成为高考改革的方向和趋势。但是,随着文理不分科的推进,相关的高考考试管理改革、高考考试形式和方法的改革、高考录取标准改革等都要同步进行,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形成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基于文理不分科政策下的学生发展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179-02 一、高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概念界定 诚信是一个“社会人”为人处事的最根本原则,是人生的最宝贵财富。诚信是维护良好社会...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财务管理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重要性探讨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2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在高校不断扩招的社会背景下,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出逐渐增多的情况,极大增加了学生就业压力,社会就业...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83-02 一、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写作作为社会发展的需求,是现代人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充分的培...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浅谈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2013)-10-0-01 2007 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通知,提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高校人...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音乐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感

    音乐是一种有关声音的美的艺术,但是它有别于一般的娱乐和消遣,音乐教学是一种比较直接地培养学生感受美的方式,在音乐课的学习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识谱、唱歌等,教学更重要的责任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音乐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全面发展...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a)-0166-01 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内因,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的程度对学习的效果起着决定作用,如果学生不去学习,再先进的教学理念、...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