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高职学生课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述评

sansa2025

  高职学生课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述评

  为了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2015年7月颁布了《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在意见中特别强调了“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综合职业能力能够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从业、创新和生存等各方面的能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

  一、高职学生课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综合职业能力是一种综合的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是职业角色从事相应岗位所具备的个体能力结构,一般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被认为在人的职业生涯中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也称为关键能力。专业能力与职业直接相关,属于基础能力范畴,是指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能为人进行?业活动提供基本条件。方法能力包括完成工作任务的策略能力、制订工作计划能力、确定工作方法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等。社会能力指向人的社会交往及心理状况等方面,包括组织能力、合作能力、适应能力、表达能力等。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在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高职学生在校时间短,学生将大多数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专业学习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第一课堂很难做到全覆盖和系统化,因此课外活动成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同时,第一课堂的教学主要解决的是专业能力的问题,通过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上显性投入较少。课外活动给予了学生组织和参与较大的自由度,能有效地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虽然高职学校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学生活动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课外活动缺乏能力目标达成的设计,目标通常指向单一的技能,尚未成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补充,学生课外活动尚没有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二、高职学生课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大多数学者把课外活动作为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对高职学生课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进行系统化设计的研究鲜见发表,少数学者对课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途径进行了探索。

  1.以竞赛项目为载体的课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引入国赛、省赛项目丰富第二课堂的内容是许多高职院校通行的做法,竞赛项目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目前,多数竞赛项目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操作水平,侧重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专注的重心任仍然是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因此,以竞赛项目为载体的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更像是第一课堂的延伸,而在对社会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方面还很欠缺。

  2.以CDIO模式为导向的课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学生课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设计,使课外学生活动不仅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能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提高,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项目能力、自信心等关键能力。CDIO学习项目不是假设性的工作内容,参与项目的学生面对的是真实的顾客和工作任务,学生在生产性实训或真实性岗位工作中得到了专业技能提高,同时对职业、专业有了新的认识,强化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学生活动的育人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3.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的课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有学者认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教育基础”,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的浸润中,学生的人格内在环境与校园的优质外在环境进行良性互动,能够使得学生的人格得以升华,认同校园文化所提倡的人文精神与职业道德,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小结

  职业教育是“人人皆可成才”的教育,目前正从“从业教育”阶段向“可持续发展教育”阶段转变,仅仅培养学生有一技之长是不够的,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理论和实践研究要进一步加强。

  1.丰富高职院校课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理论

  课外活动对学生知识、情感和能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全面发展、逐渐实现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学生彰显个性、特长发挥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已有的研究中均认识到课外活动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有重要意义,但极少从课外活动角度展开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学生活动如果单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的,又会与教学活动同质。加强对高职院校课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理论,能有效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提升。

  2.积累高职院校课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经验

  我国职业素质教育和研究起步晚,职业教育的发展初期关注重点往往局限于专业技能和实用技能。已有的研究从宏观层面介绍提高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各种途径的居多,而在培养方式和提高措施方面的研究较少,缺乏具体的实践指导意义。因此,要实现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必须重点从操作层面研究课外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对课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进行系统设计,积累实践经验,并为其他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

  3.创新高职院校课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

  广泛借鉴国内、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新的方式方法,学生课外活动既能保持富有吸引力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又能成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载体。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例,CDIO模式向学生活动迁移,改变了学生活动单一的工作目标,活动的全过程都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其中的机会,扩大了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高职学生参与“动手”学习的积极性要高于理论学习,参与专业及学生人数的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学生活动项目本身的关注度和吸引力。

  高职学生课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述评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谈高校大学生入学教育研究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第一环节,高校入学教育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体现高校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水平。但当前新生入学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试论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一切竞争归根结底可以说都是人才的竞争。而高等院校是我国培养有素质、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人才的主力军。为了适应迅速发展的时代,更好地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使他们在步入社会后充分施展才能,积极贡献个人力量,这就需要高校...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乒乓球裁判临场制裁的现状研究

    一、前言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各地都积极组织乒乓球比赛,乒乓球裁判员需求量增大。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我国国家级以上级别的乒乓球裁判员数量与乒乓球竞技水平不成正比,培养乒乓球裁判员后备人才势在必行。...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地理科学属于十大科学体系,同时兼有文理两大学科的特点。地理知识涉及的面非常的广,其中包括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多方面知识。地理学科具备综合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等特点,非常适合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析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050-03 随着党和国家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在目前阶段战略任务的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必要环节。虽...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音乐类学生听觉素养培养研究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社会对未来人才的各项新的要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音乐艺术人才的培养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的职业技能,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恰当的教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音乐专业学生的听觉素...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