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学生主体化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sansa2025

  学生主体化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陈育林(1970-),男,辽宁沈阳人,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副教授,硕士。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7--01

  高职语文是高职院校中人文素质类课程的主干课程。以市场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思路,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必须强调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鉴于高职生毕业后继续学习的实际需要,高职语文也必须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高职语文的教学目标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人文精神为主,强调为职业素质养成奠定基础。在授课形式上,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方面都能得到提高,充分实现高职语文课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营造民主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师者,所以传到授业解惑也。在传统师道观念的影响下,课堂上,师生民主意识缺乏,创新意识泯灭,学生主体性缺失。主体性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谐共进的民主氛围,这有利于学生质疑、探索和发表己见。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是营造民主型师生关系的基础。在高职语文课堂上要营造民主型师生关系,一是教师要充分了解高职生的心理诉求,通过课下融入课上投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以此为基础,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二是教师要有耐心。高职生普遍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个性差异大,教师任教首先要做到一视同仁,其次要有耐心、信心,才能最大层度上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要注重营造互助互学的学习风气,通过创办班级小报、小组研讨、各种比赛等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二、确定自我角色,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唤醒学生自我学习意识。

  高职生通过短短三年的职业教育,就将走上生产建设一线。通用能力和人文精神养成对学生就业及后续发展非常重要。高职生中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不爱学习或被动学习,使他们尽快转变角色,让他们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才能主动地去观察、研究、思考,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一是巧妙安排入学的第一次作文,比如“军训随感”、“我的职业规划”等,教师利用布置作文以及作文讲评,细致分析学生在语文应用能力上存在的差距,让学生明确目标,激发学习动力。二是注重在名家名篇中对学生进行成功学意识的渗透与培养。比如讲《劝学》重点分析“学不可以已”的重要意义,讲《六国论》特意向学生讲述苏洵年近三十始发愤的励志故事,不断通过榜样的力量,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三是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学生有更大的自我发挥空间。话题作文时让学生自由命题、自主选材、自行写作;课外阅读给学生更多更自由的选择余地;学习小组的安排上让学习自由组合等,唤醒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不断的探究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

  三、科学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无定法。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高职语文教师,要准确掌握所教学生的群体特点,才能根据学生需要科学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广泛采用小组讨论、师生角色换位学习、互问互答、闭目静听抢答、主题辩论、病例会诊、自学导读、习作互读互批、小组课题研究等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对促进学生主体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注重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主动的语文思维。

  “成功是一种习惯”。面对语文学习,好的习惯越多,进步越快,进步的幅度越大。一是教会学生“每日一记”的写日记习惯。组建班级的博客群,指导学生开通博客,利用博客记写自己每日的所见所闻所感;二是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给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让学生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目标。三是让学生养成“每周一讲”的演讲习惯。每周确定五个不同话题,利用早晚自习的时间,由学习小组安排进行即兴演讲,重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五、改变传统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模式。

  高职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应用能力和人文精神,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科学激发学生潜能,应是高职语文教学评价的着力点。一是强调学习态度评价。把学生的出学勤时数以及课堂表现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占考核分值的五分之一。二是注重应用能力评价。通过作文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博文大赛等综合考核学生语文的应用能力。考核指标围绕学生的参与度及最终成绩等多个要素综合考量。三是注重个体发展水平的纵向评价。不以成败论英雄。充分认识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奖励先进的同时鼓励后进,要使不同程度的进步都能受到激励。一个亲切的眼神,一句热情的赞许,一份小小的礼物等,都是教师激励进步的有效途径。

  总之,要切实实现高职语文教育目标,就要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育理念,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学生需求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尊重每一名学生,恰当的引导学生,合理评价学生,增强学生自主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学生主体化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体验教学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9-0094-01 给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自由对话和积极互动中体验英语的快乐,能使得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让他们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简析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

    赏识教育可以肯定学生日常学习行为与学习结果,是一个确保学生增强自身兴趣、动机与心理体验的过程。在现代教育阶段,赏识教育对于学生的作用愈发重要,在高职院校中,有效运用赏识教育可以满足学生需求,教师发现学生优点并及时赞扬可以保障学生学习兴趣、价...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82-01 从事一线教学的语文教师都知道,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惑学生及其家长和老师的一大难题,而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进行起来难度更大...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行动导向教学法中有关学生角色转换的探讨

    1 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谈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它对于培养人的关键能力起了重要的作用。所谓关键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适合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所需要的一种综合能力。具体包括:专...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再思考

    笔者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对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切身的体会和感受。本文旨在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对问题实质、产生的根源及相关对策进行思考和探讨,以期为今后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论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236-01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是学校教学的主要目标。作为化学教学的基础,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认知功...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