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浅谈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策略

sansa2025

  浅谈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策略

  科学素养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必备的素养之一。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呢?

  一、降低目标,做实做细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制定的学习目标,不能太高、太笼统,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目标。把大目标小目标化、细化、具体化,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目标;不能目标太高、太笼统,要有针对性。

  例如,教学“大树和小草”一课时,先在三(1)班教学时,给学生介绍完观察方法、观察顺序后没有作分层指导就给孩子们发了整株的狗尾草,学生小组内观察记录。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不是那么理想,学生不知观察什么,不知观察顺序,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简单一点说就是教师定的目标太高、太笼统,把整个观察过程全部放手给学生自己,自己体验观察过程、总结获得的小草的特征,缺少了教师的具体指导。通过课后的反思,在三(2)班我尝试了降低目标,活动做实做细。带着学生分层观察,可以把整株的狗尾草都给他们,先观察整株狗尾草,再让学生分部分观察:根、茎、叶……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该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观察等。同时,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习惯,为提高科学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材料,适时呈现

  小学科学课程应该说还是属于科学启蒙教育的范畴,是以孩子们动手为主在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教学活动。因此,要给孩子们一个个真实多样化的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过程、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但真实的探究过程是靠材料的,只有有了材料,孩子们才能动手做。

  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动手收集材料,如:三年级要用到不同的木材、金属、纸、布陶瓷;四年级的岩石、食物包装袋、不同的花并做成标本,等等。收集到的材料多了,孩子们的活动也就充实了,但在课堂上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适合用来研究,只有根据实际活动优化材料。材料的优化根据课堂孩子们想研究的问题实时地呈现给他们。

  五年级的“蚯蚓的选择”,研究的是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在孩子们猜测后,选择了自己想研究的问题,设计了方案。在动手实验时需要材料:纸盒、土、蚯蚓等,对于所需的土,教师该怎样准备,是不是随便准备点湿土、干土就可以了,不是的,在课前,教师要根据蚯蚓生活的环境准备合适的土壤,而不是随便挖点土来就可以,这就是材料都有的时候要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学生实验时才能够真实有效。

  如,教学“电和磁”一课时,把正常电路中的导线拉直放在小磁针上,学生观察小磁针发生的现象再进行描述,学生描述后教师提出疑问:怎样使效果更明显?学生可能会想到:加电池、换导线、把小灯泡拿掉,等等,在学生想到很多方法后,教师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设计、汇报、验证。在学生设计好实验方案后,验证要有材料,所以教师在课前要给学生准备充足的材料,让学生有充足的材料自己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经历一个个真实的探究

  活动。

  材料的呈现不光合适、充足,还得分层才能使学生研究起来更真实,如果把材料一起呈现给他们,那么探究过程就是无效、不真实的过程。如,四年级“简单电路”,从圣诞树导入,孩子们观察说出要使小灯泡亮的各种材料,想让孩子们重点先认识小灯泡,那么教师在给孩子们材料的时候就不能够把导线、小开关、小灯泡都给他们,而要先给孩子们小灯泡。

  所以,没有了材料就没有了观察、实验,那样的活动是不真实的探究,作为教师要给孩子们准备合理有效的材料,在合适的时机呈现给孩子们,从而保证孩子们探究的真实性。

  三、注重过程、适时指导

  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在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是放手不动,不是包办代替,而是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指导。

  “液体的热胀冷缩”是学生在研究了冷水受热发生了什么变化之后进一步研究水的变化过程。教材的开始部分利用上一节课所用的实验装置,学生去观察,发现现象不明显,从而改进实验装置。我上这节课的时候,从实际生活:烧开水导入。没加热前观察,加热后水溢出时让学生去观察,两次观察从中比较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水为什么会溢出来?问题提出后学生讨论实验方法。在学生汇报实验方法时,教师给予适时的指导:哪些方法合适,哪些不合适,为什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注重了学生思维的训练,问题的提出、预测、讨论交流,学生也体会到了科学仪器的发展史,从不合适到合适,亲身体验了真实的科学探究过程。

  总之,要给孩子们一个真实的探究过程,仅仅这几方面是很难穷尽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课型,灵活地运用真正的实施探究活动,从而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基础。

  浅谈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策略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体验教学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9-0094-01 给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自由对话和积极互动中体验英语的快乐,能使得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让他们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简析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

    赏识教育可以肯定学生日常学习行为与学习结果,是一个确保学生增强自身兴趣、动机与心理体验的过程。在现代教育阶段,赏识教育对于学生的作用愈发重要,在高职院校中,有效运用赏识教育可以满足学生需求,教师发现学生优点并及时赞扬可以保障学生学习兴趣、价...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82-01 从事一线教学的语文教师都知道,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惑学生及其家长和老师的一大难题,而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进行起来难度更大...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行动导向教学法中有关学生角色转换的探讨

    1 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谈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它对于培养人的关键能力起了重要的作用。所谓关键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适合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所需要的一种综合能力。具体包括:专...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再思考

    笔者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对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切身的体会和感受。本文旨在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对问题实质、产生的根源及相关对策进行思考和探讨,以期为今后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论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236-01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是学校教学的主要目标。作为化学教学的基础,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认知功...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