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浅析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sansa2025

  浅析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246-01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的确如此,中国建国到现在也没有一百年的历史,但为什么中国经历了那么多的困难与挑战,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那就是中国魂的力量,那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让中国人民不断的奋发与前进。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2]党的十八大特别明确的向我们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国家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肯定是不能仅仅用24个字完美的概括,但是这24个字基本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完美的呈现给广大的劳动人民,将无形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二、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与建议

  到底如何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呢?下面将分别从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4个角度提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与建议。

  (一) 国家政策的颁布与宣传的导向

  国家的政府部门和党作为宏观调控教育、思想、宣传走向的总舵手,国家政策的颁布极大的影响到如何能够更好地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国家政策的保障、制度的规范、法律的约束相衔接,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

  在政策方面,国家可以多颁布一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政策,一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和法律也应该进一步提出与颁布,法律法规是推广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保证。在宣传方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在各种社团、讲座、论坛、研讨会、报告会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新闻媒体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渠道作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益广告的选题规划和内容创意等方式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通过网络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像广场舞一样在中国盛行。

  (二)社会环境的净化与全民的参与

  社会环境也会极大的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这个道理,净化社会环境势不可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全民的参与更是重中之重,只有全民都参与到其中,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

  在社会环境方面,要广泛的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净化社会环境,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在全民参与方面,深化学雷锋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实践活动,以城乡社区为重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组织开展各类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切实做到全民参与其中。

  (三)学校平台的构建与活动的开展

  学校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更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阵地。学校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平台,并且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构建平台方面,学校应该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改革和创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同时,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在活动开展方面,学校可以开展“校园之星”、“道德之星”等评选表彰活动,以身边的人和事来达到教育的效果。同时,学校积极组织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也必不可少。

  (四)大学生梦想的追求与习惯的养成

  大学生作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对象,其自身追求的梦想和养成的习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难易程度。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大学生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追求梦想方面,有理想才会有动力,要积极培育大学生优秀的理想。大学生只有拥有远大的理想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远。一个优秀理想的本质肯定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加强教育显得轻而易举。在养成习惯方面,学校应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来培育学生,一个大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才能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大学生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大学生只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从小事做起,坚持梦想的追求和习惯的养成,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浅析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提高小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几点建议

    在国内小学最受欢迎的语文教材有很多,这些教材编写各有特色,但它们共同的目标是小学生通过对教材文章的阅读,掌握大纲要求必学的生字词,了解生僻的字词,提高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新课改对各学科的教学...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如何转变高校“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是每个学校都普遍存在的一组特殊群体,人员数额比例虽不大,但对整个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影响是极其恶劣的,“问题学生”的存在对于每个高校而言都是非常头疼的一件事。如何去探究这类学生的成因,从心理上疏通、思想上转变,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发展学生个性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将来的生活与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在社会多元化背景下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势在必行的,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各科教学均承担着发展他们个性的重任。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是指对创新的态度,是一个人对于创新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而数学创新意识则主要表现为对数学创新的态度和认识,是在后天的环境与数学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对于学生而言,数学创新更多的是指学生在学习数...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篮球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篮球兴趣的必要性和对策研究

    1.前言:兴趣属于人的一种心理现象,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兴趣作为活动的动力,若忽视学生的兴趣而单向施教,此时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灌输状态,很难发挥其主动性与积极性,极易产生厌学心理,所以,需要将提高认识与培养兴趣结合起来,方可以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关于大学生创意思维意识与能力的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167-02 2015年3月,应广大莘莘学子的要求,郑州大学在校内素质教育选修课平台上公开推出了“创意思维训练”这门课程。继广告学作为专业基...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