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

sansa2025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31-01

  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丁说:"道德可以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不能弥补道德的缺陷。"思想品德教育更需要用滴水穿石、润物无声的启发、熏陶,要落脚在每一堂课,贯穿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始终,形成序列,走以课堂为主阵地,全面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让课堂成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

  我认为课堂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通过课堂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

  1.1 课堂上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如要求学生穿戴整洁、搞好卫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上课起立问老师好、回答问题举手立正站好、遵守课堂规则等又渗透着礼仪纪律教育,可以培养好的行为习惯;上课前,要求学生查工具书,看课后练习,认真阅读教科书,做好课前预习,这样在学习中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自强的意识。这些良好的习惯正是形成优良道德品质的基础,是教书和进行学科思想品德教育渗透的前提和保证,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句话非常精辟。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读书很重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优秀的品德更为重要。

  1.2 将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各科知识,贯穿于课堂,思想品德教育显得生动具体、形象可感,比干枯乏味的说教更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也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如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好习惯;语文课上有关热爱祖国、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散文,要求学生背诵并谈自己的感受;音乐课上,在音乐欣赏、歌词内容、创作背景中让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1.3 思想品德教育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有其长期性和层次性,而课堂的思想品德教育贵在日积月累,不会提过急过高的要求和强加于学生的说教,而侧重于潜移默化的熏陶。

  2.注重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学

  新课改中,突出的一是强化品德教育,二是强调人文素养,三是突出信息技术,四是倡导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操作中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有关的道德问题。在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过程中,经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形成稳固的道德信念,知道自己的道德行为。这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从教师的"教中学"转向自己的"做中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精神。要教会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活动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要坚持三个结合。一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思想品德课中的许多内容都需要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实践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所以,思想品德课必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二是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实施新课改以后,为教育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创造了时机,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潜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三是与班队会活动相结合。与班级活动和少先队相结合是思想品德课课外的延伸,是培养学生道德行为和学生进行道德实践的又一有效途径。

  3.科学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在鼓励中学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具有导向功能,因而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教学评价中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克服智商化倾向。在进行评价时,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分数,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更要注重对学生平时行为的评价,重视过程的评价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力求做到知行统一,既重视学生校内的表现评价,也应试图强调家庭社会的评价。二是评价内容具体、适度、透明。教学前要给学生明确而适度的评价内容,目标和评价细则,使学生对评价有章可循。并使学生的道德评价全面、科学、规范,三是评价方法自主化。在评价方法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结合家庭评、社会评、教师评。评价结果力求客观、公正、科学。创新不是一味的"标新立异",而是发现,是超越,这种发现或超越在本质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这才是创新的价值所在。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关于提高民族学生《土力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浅见

    中图分类号: TU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04-0046-002 0 引言 《土力学》作为高校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实用性强,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是构建整个...

    sansa2025理工科类
  • “美丽中国”思想在高校: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4-0091-02 一、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各项资源严重缺乏、生态环境被肆意破坏与污染等危机中。这些危机的产生会逐步威...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承担着国家的发展重任。但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却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影响,在这种种条件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就会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校里面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在不断警示我们,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这众多因...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包含了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心理和职业理想等多方面,培养起来是一项要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覆盖于教育全方位的长期性、系统性的教育工程,难度较大,加之在意识、道德、心理和理想等软指标上难以考...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如何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广大政治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对于学生的价值观、社会观、消费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日后工作与生活有着重要的帮助,对此,教师必须要转变陈...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角色作用

    创业教育是国家顺应时代发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高校辅导员要紧跟时代步伐,需要明确自身定位,加强学习,提高创业指导能力,努力开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局面。 一、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