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慕课”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挑战及对策探析

sansa2025

  “慕课”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挑战及对策探析

  “慕课”:MOOC或MOOCs的音译词汇,全称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中文翻译为:大规模、开放式的在线教育课程。自2008年加拿大学者Dave cormier 与 BryanAlexander首次提出“慕课”一词之后,它就以自身特有的大规模性、免费开放性、在线互动性等特色吸引着各大高校的目光,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影响着全球教育的发展模式。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将“慕课”喻之为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场数字海啸”,[1]同时2012 年被《纽约时报》作者 Laura Pappano称为“慕课元年”。此后,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巴西、中国等各国相继加入“慕课”教育平台行列。在我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已加盟“慕课”教育平台,并根据我国高校实际教育情况创建本土“慕课”教育平台。与此同时,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主力军和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对象,他们的政治认同不仅是自身政治素养的表现,更是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舶来品“慕课”的到来,给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

  一、“慕课”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挑战

  网络时代下新兴的“慕课”,推动着广大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日趋个性化的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慕课”在助力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同时也带来了以下冲击与挑战。

  1、西方意识形态入侵,动摇着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地位

  没有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就没有国家政治制度安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所指:“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当代大学生是“慕课”教育的主要对象,更是我国意识形态的重要传播对象。然而出身西方的“慕课”教育资源虽由世界一流名校的名师名人团队合作完成,但这些所谓的海量、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也难免充斥着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与利己主义等思想主张。深挖其本质,我们不难发现“慕课”是西方发达国家借助自身网络技术的先进性掌握网络话语权,打着开放共享教育资源的旗号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侵蚀,旨在输出西方政治价值观的新型教育形式。因此,“慕课”会悄无声息地向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的“90后”大学生输入西方政治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长期以往则会模糊、混淆、甚至扭曲我国大学生的三观,对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造成极大威胁。

  2、碎片化的教学内容,松动着大学生的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L期坚持不懈的学习与实践才能更加坚定。虽然“慕课”吸引着多数教师与大学生的目光,但从微观层面看,一节完整的“慕课”被分割为由多个5-10分钟的微课程组成,这些短小精巧的微课程只能包含部分零散的、碎片化的教学内容,这就为企图通过截取某些碎片化的政治内容以误导我国大学生政治观的别有用心之人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在“慕课”教育中,西方国家借助网络传播速度快、影响作用大等特点,通过片面截取我国历史片段大肆掀起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高潮,误导大学生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与中国政治发展由来的正确认识。有的甚至通过肆意放大我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某些负面信息,推动民主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等思潮的泛滥。

  3、自主化学习过程,难保大学生自我教育效果

  霍林姆斯基曾讲到:“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事实证明,只有学生开动脑筋,主动思考,才能让自己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积极主动“上下求索”的过程。[3]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是一个由增强政治认知、深化政治情感、端正政治态度到提高政治参与实践的完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才能做到发自内心地认同。“慕课”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提供了自我教育的可能。然而,正处于“三观”形成期、好奇心强、个性鲜明的大学生,一方面由于缺乏对事物的正确判断能力,易于受到外界的不良诱惑,导致被心怀诡异的网络信息造谣者和网络舆论牵着鼻子走;另一方面,作为独立个体的人都会存在惰性,我国大学生习惯了长期以来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育模式。如果突然失去教师的引导与督促,可能会出现懒散的学习态度,从而弱化大学生政治认知学习的效果。

  二、“慕课”助力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对策分析

  网络时代异军突起的“慕课”热潮对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带的诸多挑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因此,我们必须基于“慕课”视角,探析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新对策。

  1、各高校需重视“慕课”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要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航向”就必须保证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因此,各大高校领导需积极与国内外一流大学交流互动,积极引进并落实“慕课”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中的运用。例如:通过对“慕课”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中的课程规划设计、实施、管理及反馈等进行监管和落实,以营造“慕课”在国内各高校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中运用的教学氛围。其次,各高校需制定“慕课”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中运用的相关制度。当前,多数“慕课”资源还是源自西方国家,且对“慕课”依旧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因此,我国各大高校必须制定相关制度,以确保避免西方意识形态的入侵。

  2、结合实际,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慕课”教育

  严把“慕课”教育内容入境关,掌握意识形态传播主导权。“意识形态工作是极端重要的工作,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提高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4]所以,我国教育部与各级教育部门必须严把“慕课”教育内容入境关,特别是与意识形态相关的内容。建立健全相关审查制度,严格按照审查标准开展工作,以保证和把握政治导向。同时,学术工作者可以通过积极组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团队,相互交流并发表具有“中国立场”的学术成果,以引导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的认可。另一方面,加强线上线下政治认知教育,从而使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3、深化政治认知,养成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

  首先,我国大学生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联系实际刻苦专研,获取全面的政治认知,并养成自我教育的意识和习惯。课上课下多与教师、同学交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学术讲座和报告会,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同时,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切勿跟风,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中两点论的方法分析问题,自觉抵制西方错误思潮的影响,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其次,为了更好地保证大学生在政治认同自我教育过程中能独立自主地依靠“慕课”平台完成,可以设计“慕课”注册账户只能通过指纹登录的方式,督促教育对象独立自主完成自我教育。

  “慕课”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挑战及对策探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关于以学生为本,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本文对“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出现的必然性进行了探讨,提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以学生为本”理念,提升教学质量需要注重的要点:全面发展,综合性提高;培养兴趣,自主学习;贴近生活,学以致用。 一、“以学生为本”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sansa2025人文社科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160-02 大学生社团文化指的就是在社团的长期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文化氛围与精神财富,同时也包含承载这些事物的物质载体与活动载体,也就是说,...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语文教学生动化发展探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5.112 1 引 言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化修养、科学涵养,传统的课堂教学程序刻板,枯燥乏味,很难收到好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医学生医德培养的英语语言教学途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10-02 1.前言 医德即医学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作为即将从事医疗卫生行业的医学生,高尚的医德和济世救人的献身精神尤为...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213-01 英语口语交际是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学生综合语言表达运用能力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口语学习认知规律和课程表...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为主导的泌尿系统模块教学探索

    我国现行的医学教学体系以传统的学科划分为基础,学科之间横向联系不足,对讲授者而言,内容重复讲解,对学习者而言,知识结构区块化,纵向联系松散。肾脏结构复杂,肾脏疾病类型多样,多种类型的肾炎、肾病和泌尿系统肿瘤严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病...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