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研究

sansa2025

  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3-0028-02[ZW(N]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微文化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2014SZY0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朱格里(1984―),男,广西博白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助教,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一、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

  (一)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对于我国来说,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主要体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民主化的需要、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以及信息网络化的需要等四个层面。在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与命运联系日渐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应具备社会责任感,不单要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他人负责,只有这样,每个人的愿望乃至整个社会群体成员的共同美好希冀才能得以实现。

  (二)增强社会责任感培育是学生转换角色需要

  现如今,我国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将“中国梦”的实现视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目标,而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应勇敢担负起这一社会责任,从学生角色转换为“中国梦”实现者的角色。所以,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就是帮助学生尽早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明晰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以便找准自己的社会地位、转换自己的社会角色,在坚定信念的引领下履行自身的责任。

  (三)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能够实现自我价值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它们从低到高逐渐升级。他认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可通过外部条件实现和满足,而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的,而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由此可见,个人自身价值的实现是一个人最大的快乐与欣慰。

  二、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具体培育方略

  (一)重视高校德育,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

  1.丰富德育教育内容

  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广大高校责无旁贷。广大高校应重视德育,努力丰富德育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此处的德育内容涵盖范畴广阔,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大学生时代责任感教育等,由里及表、自内而外地开展多项德育活动,从而丰富和延展高校德育内容,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奠定基础。

  2.革新教育观念方法

  教育观念及方法会影响高校德育的质量和成效,所以广大高校应鼓励和引导教师革新教育观念方法,一改传统“主体―客体”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用一种新型的“主体”与“主体”的教育方法,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和地位,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与此同时,高校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育和建设,培养一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教师队伍,发挥榜样作用,最好还能增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张扬自身的主体价值,进而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善于正视自我,提高大学生自身素养

  1.端正自身价值观念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离不开高校的努力,更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努力,所以大学生应善于正视自我,积极提升自身素养。要做到这一点,学生首先要端正自身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品评生活中出现的各类事件,待人接物时心里存留一把尺子或一个天平,形成对周围事物的评价标准,这才能坚持明确的奋斗方向。

  2.自觉培养责任意识

  大学生要想形成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必须先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懂得感恩、懂得关爱,这样才会去关爱他人、感恩别人、为他人和自己负责。所以,当代大学生要自觉培养自身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感恩意识和奉献意识,继而在此基础上唤醒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激发自我潜质,因为没有对自己和别人的责任感,缺乏必备的责任心,即使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他都不会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责任是一种压力,能够“逼迫”责任主体看到自身价值,并为这种价值的实现付诸努力。

  (三)不忘家庭教育,有效培育学生责任感

  1.父母严格实践以身作则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是因为孩子自出生开始就与父母在一起,相对于他人来说,父母是孩子接触机会最多、模仿概率最高的对象,所以父母的道德品质、文化素质、行为修养、生活态度对孩子影响巨大。要想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父母一定要严格践行以身作则原则,将责任感的培育从言语口头上转向亲身实践,教导孩子要诚实守信。父母应自觉履行义务并承担责任做以榜样,安排给孩子一些实践“任务”,让孩子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学会承担责任。

  2.重视孩子的责任教育

  除了以身作则开展责任感教育以外,父母还必须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作用,详尽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适当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深入挖掘孩子自身的潜质与能力,将培育孩子责任感作为重点。

  (四)关注外部环境,营造优质的社会环境

  1.营设和谐良好社会氛围

  除了从高校、学生个人和家庭教育三个层面入手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以外,还必须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所以营设和谐良好的社会氛围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和政府要大力整治不良社会现象,让大学生体会到党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看到“官员”的责任就是为人民、社会和国家服务。

  2.建立责任机制用以约束

  就我国目前情况来说,要想让广大社会群体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仍有些困难,所以建立健全责任机制来约束人们的道德行径是极为必要的。一方面,我国要鼓励和督导广大人民群众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能履行义务;另一方面,我国要依法追究未履行责任的行为,给予自觉履行义务者表扬和奖赏,给予逃避责任者适当的追究与惩处,以此保障已建立的责任机制能够准确落实。利用责任机制监管全体公民积极承担自己责任,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性的责任导向,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添一份力。

  (五)积极发挥新媒体的影响力

  21世纪是信息化大时代,新媒体的衍生进一步扩大了现代舆论的影响力,尤为影响到当代青年大学生。对此,我国须利用和调控好舆论的发展方向,借助新媒体的影响力在全社会宣扬正能量,扩大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维度。与此同时,手机、微博、网络论坛、微信等新媒体还须发挥自身快捷、迅速的特点,极力传播社会正能量,使得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变得更加方便、迅捷、有效。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与未来,他们要担负起振兴中华、复兴伟大中华民族的责任,所以我国更应该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从学校、学生自身、家庭以及社会四个方面入手,努力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推动我国政治经济健康迅猛的发展。

  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对大学生“手机控”干预对策

    随着社会的急剧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子产品已经扩展到人类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尤其是手机的广泛使用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但也引发了各种问题,其中大学生对手机产品的极度依赖,以“手机控”最为严重...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道德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一.道德人格 道德人格是受传统文化影响,具有伦理学意义,有具有生理学意义受人的遗传、教育、社会生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道德人格可以通过在人的社会性活动形成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通过人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谈谈农村小学生作文的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难度较大的环节,特别是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怕教,学生怕写。很多教师感受到:学生接触社会面狭窄,视野不够开阔,因而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洞,反映生活面不广。很多学生已习惯于抒假情、写假话。因此努力探索适应小...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西方文化对现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大学教育管理的相关对策

    英语作为西方文化的载体,早在晚清时就已经被引入中国的学习教育。其形式当时为语言教学,现今逐渐发展为语言和科学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教育。语言和文化是分不开的。美国应用语言学家Robinson(1985)曾提出“文化多面性”的概念,他认为语言和文化...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跨栏跑教学中学生的恐惧心理分析及教学对策

    跨栏跑是田径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之一。跨栏教学过程中常遇到学生在跨栏时产生恐惧、害怕心理,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逃避练习,出现绕栏、跳栏现象,女生尤为突出。尽管教师反复讲解技术要领,鼓励他们大胆练习,但效果不明显,有时在教师强迫之下练习,往往还会出...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是培养知识分子的重要园地,是传播各种思想文化的汇聚之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对高校及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具有强大优势,企图利用各种渠...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