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高职院校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现状调研

sansa2025

  高职院校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现状调研

  一、引  言

  课题《高职院校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发掘机制研究》于2013年1月开始申报,经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评审,于2013年4月被列为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课题批准号为13JDSZ2080,国家资助总经费2万元。

  本课题的具体技术路线如下:

  大学生先进典型现状概述→学生先进典型内涵要素分析→高职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现状调研→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先进典型分类分层理论研究模型→高职学生先进典型发掘、培育机制解析→高职学生先进典型发掘、培育优秀案例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先进典型教育的对策思考。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现状调研是课题研究的实践基础。

  二、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从检索到的文献看,多是关于大学生典型教育、培育的理论研究,有关高职院校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发掘机制的研究较少,现就学者们所取得的成果概述如下:

  刘云龙(2013)在《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机制的探索》中,分析了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现状,把学生先进典型培育机制分解了5个方面进行探讨。

  侯蔚(2013)在《新江苏精神分析框架下先进典型分层分类研究》中,提出以新时期江苏精神“三创三先”――创新、创业、创优,争先、领先、率先为理念,建立先进典型的分层分类研究标准。

  袁文斌(2010)在《当代中国榜样教育研究》中,阐释了榜样教育的含义,从多学科的角度阐述榜样教育的理论基础,并对榜样教育的学习机制进行了解析,提出了榜样教育科学化的基本对策。

  李虹(2007)在《新时期先进典型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研究》中,从培育先进典型文化、善于树立先进典型、创新典型宣传教育、健全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在新时期增强先进典型示范效应的途径。

  2.国外研究现状

  “典型”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用检索式“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dvanced model)”查找“EBSCO”和“SCIENCE DIRECT”数据库,检索结果没有发现相关文献。西方国家更注重榜样教育,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社会学习理论关于观察学习的研究。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道德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改变的。在人的学习过程中,社会文化、榜样等外部因素对人类道德成长的影响最为重要。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在他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系统论述了观察学习。班杜拉将个体对于榜样接受的心理机制用“观察――模仿”来概括,通过“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个体可以完成对榜样的模仿,甚至可以将其永久性地记忆。前苏联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榜样实例是最好的、无可取代的教育手段,所以他极力倡导教师要善于运用英雄事迹塑造鲜明的道德形象,并主张“以实例说明”,引用一些最能充分显示心灵美、伟大、英勇、忠于人民及其理想的行为实例来教育学生。在国外,除社会学习理论外,有关榜样教育的研究大都比较零散,尚未形成榜样教育的完整理论体系,更无针对特定时期的榜样教育的研究。

  以上研究成果为本次调研提供了支持,对确定高职院校学生先进典型的内涵、模型、机制建立均会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三、调研基本情况

  1.调研方法

  为了真实地反映淄博市高职院校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实际情况,做到真正能从样本的评价意见中推论出总体评价意见,本次调查确定了如下方法和原则:

  第一,调查对象为淄博职业学院、淄博技师学院、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轻工业职业学院全日制的在校专科生。不限专业,以大一学生为主,兼顾大二大三的学生。

  第二,将调查问卷设计成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对先进典型心理认识四个方面设计展开:一是先进典型的基本认识,包括先进典型的来源、品质等;二是先进典型的接受程度,包括了解的渠道、了解的程度;三是先进典型发掘培育情况,包括覆盖广度、覆盖深度、主动性等;四是学生信息来源方面,包括网络、电视、书籍等。

  第三,在全面调查之前先在小范围内作一次预查,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问卷设计稿的一些题目或选项,以建立客观、灵敏、精确的定量指标。

  第四,调查在四所学校中采取按比例分层随机按班级总体抽样的方法确定样本;如果有效样本分布不均,则要对其进行适当地加权处理以保证统计数据能在重要的自变量上基本准确地反映四所院校学生的总体人群构成情况。

  第五,利用汉化版Epidata3.02建立数据库,SPSS11.5进行统计、整理、检测和分析,得出调研的详尽信息并以统计图表形式体现出来。应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统计描述、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等。

  2.调查、回收和数据整理

  全面调查于2014年10月在四所学校同时进行,历时33天。在广大师生的热情支持和积极配合下,1000份问卷回收了900份。对于回收的问卷,在基本认识和网络使用情况,两部分出现空白答案或原答案明显失真的,我们记作无效;个别单选题多选答案的,我们改记答案为未填或其他,从而保证了每个问题上的有效样本数目与总有效卷数目相同,每一个按样本总数计算出来的百分比数都能反映该类人群在高职学生中的比率。

  3.有效样本构成情况

  经过统计整理,确认有效样本865份,总有效率86.5%。由于有效样本中一年级的学生人数偏多而大二大三的人数偏少,根据四所院校全日制大一大二大三的人数比(18.2∶19.0∶20.0)按1∶2∶2的权数进行了加权,使加权后样本总体构成基本准确地反映了参与调研学生的人群情况。加权前后样本的构成情况如表1。

  四、调研结果

  1.先进典型的基本认识

  调查显示74.1%学生敬佩自己身边人,25.9%学生崇敬媒体报道的人。在身边人中,品德高尚的人、诚实的人、处事周到的人更受欢迎,见图1。

  在优点选择上,学生更看中生活学习态度、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见图2。

  在媒体报道的人中,具有不平凡事迹的更受老百姓欢迎,见图3。

  在事迹报道中,学生看中主人公展现出的自信、高尚的品德,见图4。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更愿意接受从身边人中选拔的先进典型。在诸多类型的先进典型中,不少学生倾向于道德品质类,尤其看重自信、诚实、礼貌等优良品质。

  2.现有先进典型接受程度

  近一半参与调查的学生中知道多个现在正在被报道的先进典型,见图5。了解的渠道以电视节目、网络为主,见图6。

  近一半的学生对其事迹进行了了解,做深入了解的学生并不算多。相比宣传栏、报纸、广播等传统方式,学生更易接受网络、电视的宣传。

  3.先进典型发掘培育情况

  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有应该被树立为典型的人或事,并没有被发现,见图7。在对于是否愿意参与先进典型评选的问题上,学生的回答两极分化大,见图8。

  说明典型发掘渠道上应多元化,及时发现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4.信息来源调查

  多数学生习惯手机上网,上网主要目的以交流、娱乐、看新闻为主,见图9。

  多数学生喜欢阅读,认为读书对良好品德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见图10、图11。

  虽然学生多数从网上获取信息,但还是愿意阅读书籍。可见,阅读对学生的影响依然存在。

  五、创新点

  1.构建分类分层的大学生先进典型理论模型

  根据上述调研结果,可以看到,不同学生由于生活经历、专业背景的不同,倾向于多样化的先进典型,如道德类、知识类、技能类、才艺类、创业类等。每类典型所传递的内容及其社会效应、影响力、生命力、德能层次均有所不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典型的种类会不断增加。据此提出建立分类分层的大学生先进典型理论模型,以便能体现出典型的主体、典型的类型以及典型的效应。

  模型以道德与法律为基础平面,以“个体、群体”不同主体为横轴,以“I类、II类、III类”不同层次为纵轴。在上图12模型中,把“I类、II类、III类”个体先进典型和集体先进典型等进行整合,确立构建纵向递进和尊重差异的金字塔模型。

  2.解析高职学生先进典型发掘、培育机制

  根据学生先进典型的分层分类,依据前期调研学生对现有先进典型接受程度、先进典型发掘培育情况等情况,解析先进典型培育、发掘机制。高职学生入校后,按照“先发掘,后培育”的过程,将先进典型培育、发掘机制分成若干个具体的机制进行研究,分别是学生先进典型的发掘机制、学生先进典型的培育机制、学生先进典型的宣传机制、学生先进典型的带动机制、学生先进典型的考评机制。如图13中,学生先进典型的发掘机制适用于从C0上升至C1区域,培育机制适用于C0-C2区域,宣传机制、带动机制、考评机制、激励机制适用于C1-C3区域。

  3.构建四轮驱动体系

  区别于课程理论教学的“教与学互动”,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和发掘具有“多极互动性”需求。因此,建议构建课堂教学(讲座、访谈)、共青团工作、学生管理、多种评选平台等互动发展的“四轮驱动”软件建设体系。这一软件体系在淄博职业学院正处于探索阶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010年,淄博职业学院团委创办《我们》访谈栏目,按照项目管理的方式,以学生“自我教育”为出发点,立足学生身边,挖掘学生典型,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取得了良好成效,受到省市领导的好评。该栏目在2012年山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得二等奖,在2012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得优秀奖。   该访谈栏目创办至今,先后有90余名团队成员参与工作,34名嘉宾作客访谈,总共策划了13期节目,受众达5300余人次。

  2012年5月,作为学生先进典型发掘培育优秀案例,由淄博市团市委推荐面向淄博市各高职院校成功举办一期以“全市大专院校在校创业学生典型”为主题的访谈节目,在淄博市各大中专院校中形成广泛影响,三位在校生嘉宾得到了YBC提供的五万元无息创业贷款。

  六、现实意义

  1.为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先进典型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本调研的开展,可进一步明确高职学生先进典型教育的时代特征、原则、方法、内容、途径、机制等。通过建立分类分层的典型培育、发掘模型,有利于改变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发掘的零散简单的研究,推动着高职院校学生先进典型理论的研究深化

  2.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高职学生先进典型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高职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发掘机制的研究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好形式、好方法。

  高职院校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现状调研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3-0115-02 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实习和基础知识,拓...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措施及成效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规定,高职高专教育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

    sansa2025未命名
  • 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实训分析

    实习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如学生实习岗位调整及落实、学校岗前教育及学生实习过程中的管理与控制、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及继续教育、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等等,这...

    sansa2025未命名
  •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与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我们现代教育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被我们广大人民所接受。并且高职院校专业课的开设,为企业培养人才提供了更好的途径。但是,在学校对学生加大职业技术技能培养投入更多资金的同时,忽略了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sansa2025未命名
  •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普及中高等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而占半壁江山承担使用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高职教育承载体――高职院校扩招比例逐年加大,高职院校的数量突飞猛进,鉴...

    sansa2025未命名
  • 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作为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一种理念,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泰勒的科学管理。泰勒1881年开始在钢铁厂作“时间-动作”研究。他将工人的动作分解为最基本的单元,然后进行观察、分析、改进。消除不必要的动作,改进错误工作方法,选择适合的工具,从而...

    sansa2025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