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讲求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智慧,因此教师不应简单的教授学生单纯的识记知识点,还应该在教学中开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新课程的标准之下,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摆到首要位置,以下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作简要分析。

  一、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要改变传统的老师在台上一味的照本宣科式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性的接受老师传达的讯息,而应该树立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流程中,教师应该先引入当前准备的教学课题,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中或借助辅助性资料进行探索性学习,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会有一定的目的性,在独立自主式学习中更能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因此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在知识探究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找到关键答案。比如在《岳阳楼记》的教学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阅读整篇文章,然后指出关键词语,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找出它的含义,可以指导学生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借助辅助性工具书来找出,最后可以让小?M代表在黑板上写出本组讨论的结果,最后老师带领学生总结出正确答案,可以看出,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最近发展区原则

  学生通过阶段性的学习和实践,就会掌握一定的基础性知识,并且能在某些方面能够灵活自主运用,然而学生肯定还蕴藏着在现有的能力基础上可能达到更高的水平,而所谓的最近发展区就是在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所形成的。教师需要设置一定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促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达到最佳发展水平。比如在《敬业与乐业》的教学之中,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对于议论文的结构有所掌握,知道文章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定义和特征,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学习“敬业”的定义,然后再让学生通过阅读下文找出“乐业”的定义,再从文章的结构布局和写作手法上讲述本节课程,这样学生在循序渐进之中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要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之中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也就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给学生设置新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鼓励性原则

  初中教师在课程教学之中要设置多个环节导入课题重点,让学生在自主性学习之中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不懂的问题,以积极的教学态度引导学生敢于发言、勇于表达,而不是单纯的按照教案教授知识、布置作业,要在鼓励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个体差异原则

  每个学生在认知、智力、性格以及实践能力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差距,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需要因材施教,不能以同样的教学方法对待。例如教师在《故乡》的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如何分析闰土这一任务形象时,对于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学生,可以问他们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而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提出闰土的形象产生变化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这类问题。

  二、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

  (一)建立轻松氛围的课堂引导学生生疑

  传统的初中课程教学,教师在教学之中过于的以自我为中心,使学生在枯燥的书本之中被动的接受新知识,这样老师成了舞台表演者,学生就是台下的观众,这样使得教学效率不高,教师应该增强学生在课堂之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之中快乐的学习,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敢于在课堂上不耻下问,让学生“知其然,更知所以然。”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主题时,如果有学生认为主题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没有关系,这个时候教师就不能马上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纠正批评,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是与学生共同分析文章的主要脉络,从时代背景和作者写作缘由进一步正确分析主题。

  (二)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质疑事物之间的关系

  在初中的教学课堂之中,教师要学会利用比较引导学生区别概念并且质疑事物之间的关系,教室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指引学生在竞争之中提起质疑的兴趣,比如在《成功》的教学之中,在这篇文章中有对于成功的论证及定义,但是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老师利用这一点向学生提出“你所认为的成功需要哪些条件,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问题,学生就会开动自己的脑筋,独立思考自己对于成功所需条件的看法,这样老师在请同学回答问题之后便可以使全体同学比较不同的答案,在比较之中他们会在心理有一个正确答案的判定标准,老师便可以与同学一起总结答案。

  (三)利用追求实际的态度引导学生质疑

  初中教师在教学之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喜欢出其不意,喜欢问老师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但老师也不能武断的指责学生,只能通过求真务实的态度将与学生的对话引到课文的主题上来。例如在《幼时记趣》的教学之中,教师引导学生畅谈每个人的童年趣事,而有些学生则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对子的童年故事大谈特谈,没有以简练的语言概括讲述,影响了教学进程也偏离了课文主题,这时老师可以一些关键词或引导语提示学生转向课文的主题。

  总之,教师对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基础,而在初中教学主题发展观的原则就是“学中生疑,在疑中学”,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主体性原则、最近发展区、鼓励性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勇于质疑,并且选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问题。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微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性开展

    随着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科技已经将人类的生活方式改变带了深刻变革。“微时代”作为大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更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微时代”的环境下的学习,生活,行为及其价值观和...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原因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学生承受的压力逐步加大,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问...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246-0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指大学生自觉产生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欲望和要求及自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求知行为。在实践中,正是这种需求推动着...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职学生安全感的干预研究

    作者简介:曹羽鹤(1992-),女,山西阳泉人,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心理咨询;(通讯作者)王坚(1965-),男,江西萍乡人,南昌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授,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咨询...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引言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如今也已经成为社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除了与大学生本身的就业理念有关,也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息息相关。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分...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学生主体生命意义的消解和寻获

    中图分类号: R-052 文献标志码 A 一、学生主体生命意义的解读 教育的目的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范畴,但最本然的教育是为人及其发展服务的,因而面向人的意义更为根本。教育直面活生生的人,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