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从大学生职业探索看我国高校教育问题

sansa2025

  从大学生职业探索看我国高校教育问题

  引言

  伴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也变的越来越严峻。在来自社会及家庭的各种压力下,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在没有仔细规划和设计自己的未来的情况下就匆匆走上了工作岗位,但至于他们所选择的工作是不是真正适合自己就不得而知了。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毕业生处于“毕业即失业”或者“连连跳”的状态。作为大学生和高校,在面临这种情况的处境下,应尽最大可能减少这种现象的出现。作为新时代的毕业生,他们应该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而各高校也应履行职责帮助他们找到这样的一个平台。因此,各高校应广泛开展职业探索教育,帮助大学生增强职业意识,明确目标,更清楚的审视自己,从而让大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中。

  一、职业探索的概念

  职业生涯一词来源于英文“career”,根据《牛津词典》的解释原有“道路之意”,可以引申为个人发展道路和途径。职业探索是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指以自我评估为基础,通过总结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性格以增加对自我和环境的认知,从而发现适合自己职业生涯的职业清单并促进个体职业发展的活动。

  二、我国大学生职业探索的现状分析

  (一) 大学生职业探索的理念尚未普及

  据在浙江大学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仅仅13.68%的同学回答说学校有提供专门的职业探索方面的课程和讲座,49.47%的同学回答说没有专门的课程但偶尔会有讲座,同时36.84%的同学则回答什么都没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大学生认为在大学阶段就进行职业探索为时过早,想当然地认为职业探索是在步入社会后才会做的一件事,种种迹象都表明职业探索方面的知识并没有在高校普及

  (二) 职业探索教育时间安排不合理

  对职业的探索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且就目前而言大学生职业探索的开展并不是针对所有的在校大学生,很多相关的教育课程或讲座面向的对象只局限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身上。甚至有的高校仅仅把职业探索定义为学生就业的“应急药”,对于职业探索的教育应贯穿于整个高校教育阶段。

  (三) 缺乏专业的指导人员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就业办事处并没有专业的指导老师,一般是根本就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行政人员或者辅导员,这些指导老师有的甚至在做学生工作的同时身兼数职,在真正的职业探索过程中这些指导人员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完全依据自己的个人经历和经验来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 大学生职业探索反映出的高校教育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大学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大,全国各大院校都在响应政府的号召,急速膨胀。如今的教育制度,在经历多年的打磨后,其弊端也正日渐显露。从大学生的职业探索反映出的我国大学教育中的问题及其出现的原因如下。

  (一) 高校教学质量不高且产业化严重

  伴随着高校扩招的就是要增加不必要的专业,那么这样一来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培养出更多缺乏竞争力的学生。越来越多的教育单位产业化,批量生产出没有优势的平庸之辈,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很多高校已经背离了教书育人的初衷,而慢慢转变成以营利为目的的产业化行为,导致很多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现象,造就了很多不合格的大学生,在整体上降低了大学生的素质。

  (二)不重视就业指导和职业探索教育

  很多高校开设的课程都很单一,根本就没有一些相关的实践和训练,只是针对基本的概念进行简单的阐述和灌输。还有一些高校只是盲目的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和收集就业信息,而忽视了对大学生职业兴趣的开发和培养,最后并不能真正有效的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探索。

  (三)专业人员和软环境配备不足

  就目前来说,很多的高校根本就没有专门可以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探索的指导老师,很多都并不具备指导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是做学生工作的老师在空闲时客串这个角色。除了相应的专业指导人员配备不足外,有关职业探索的软环境在大多数高校里也是缺乏的。

  四、 解决大学生教育问题的建议

  (一) 普及职业探索教育

  在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方面,应首先让大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职业探索对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重大意义,当然这不只是流于形式或者做些表面工作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要作为一项工作脚踏实地的来完成,学校要积极地与其他高校联系,针对大学生的职业探索问题进行交流和沟通,互相学习经验,借鉴方法,以便促进大学生的职业探索教育在全国各高校范围内普及开来。

  (二) 加强和引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今天,我们更要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并且还要保证社会实践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使大学生能够在充分了解社会的同时还能够让其对所学习专业相关的工作和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一个真实的认识。

  (三)改善教学模式并提高教学水平

  在大学课堂上一般都是传统的大班讲座、集体授课、小班辅导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没有引进实际性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在职业探索教育的过程中体验式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体现个性化的教学,营造适当的课堂氛围,让每个人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融入到这个环境中,体现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和互动性。

  (四) 建立专业的指导队伍

  通过系统、有条理地向大学生普及职业探索的相关知识和理论,教会学生怎样开展职业探索工作,学生才能够计划并安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而计划下一步的职业发展。当然,空有完善的授课内容而没有合适的授课人员,这项工作也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对相关人员的选择,如果学校并没有合适的人选,那么就可以有选择性地借助校外的资源,从而弥补校内专业指导人员在质量和数量上的不足。(作者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从大学生职业探索看我国高校教育问题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校管理创新:学生参与制度不断深化

    让大学生有效参与学校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成功实现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的法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赋予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但是通过对武汉地区部分高校的调查发现涉及到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相关制度并不多见,导致了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方式缺乏...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医学生病理检验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10(a)-0152-03 [Abstract] To meet the desperate need of high-quality pa...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小班化条件下帮助学生克服体育课胆怯心理探究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5.082 Abstract On the condition of small class teaching, student...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意识

    小学数学是非常重要的科目,学好数学对于小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被小学数学教师所看重,这种主体意识的培养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是很重...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探究

    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今天,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被赋予重要意义。高校会计专业应改革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高校会计就业能力培养的时代价值 就业能力是公民进行生存生活、胜任职业岗位的主观条件,包括就业知识、就业...

    sansa2025人文社科
  • 省属医学院校医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分析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医学院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医学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省属医学院校作为培养面向基层医疗人才基地,这些毕业生合理、及时而又充分的就业,对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稳定、经济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