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sansa2025

  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高中美术教学除帮助学生掌握绘画知识和技能之外,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应注重美育教育,重视鉴赏课的开展,训练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鉴赏美术作品的水平,获得美的感受,并在生活中善于发现美和创造美。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审美活动,可实现培养学生理解能力与审美能力的目的,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 完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

  在新时期的高中美术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认真研读新课标的要求,分析学生的美术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为接下来的鉴赏课教学做好准备工作,提升教学设计的可行性与针对性。在鉴赏课教学方法上,教师需不断优化和完善,除采用传统的理论知识讲解之外,应适当采用小组合作、导学案、集体鉴赏等教学法。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美术作品鉴赏的积极性和动力,并在美术教师的引领下,充分发挥其课堂主体地位。

  比如,在《咫尺千里――中国古代山水画》鉴赏课教学中,教师需提前做好教学设计和方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鉴赏《富春山居图》这幅山水画作品,为他们讲述相关的艺术特点和时代背景知识,即为:中国绘画独特的散点透视法,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为郑樗所绘的作品,以浙江的富春江为背景。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让每个小组都认真观察和鉴赏这幅作品,相互交流、讨论对作品的看法和见解,并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关注控制与把握讨论过程,保证学生能够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鉴赏和讨论作品,增强对作品的了解,并掌握我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二、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当前,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已是普遍趋势,可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还能够提升教学的形象性,为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的感受。为此,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如果教师仅靠纯粹的语言讲解,难以全面表现出美术作品的特点和艺术魅力,而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声、光等手段展示美术作品,或者加入动态画面、背景音乐等,强化展示效果,为学生带来亲临其境般的感觉,强化他们对美的体验与感受,培养其审美能力。

  例如,在进行《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鉴赏教学时,中国古代园林艺术被称作园林鼻祖,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一种载体,可反映出各个朝代的时代背景、工程水平和经济兴衰等。教师为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园林艺术知识,可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一系列不同园林艺术风格图片,包括:颐和园、北海公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上海豫园和余荫山房等。可将这些园林艺术作品很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带领他们全方位的鉴赏,可使其充分认识到中国古代能工巧匠的聪明和勤劳,并深入体会园林的意境,以及追求园林艺术的审美情趣。

  三、 鉴赏课教学适当增添人文色彩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认识到美术作品不仅属于艺术创作,作者也倾注有丰富的思想情感,进行创作出独特作品,并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魅力。为此,高中美术教师为提升鉴赏课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在引领他们鉴赏美术作品时,应适当增添人文色彩,可以是作者介绍,也可以是创作背景,使其结合这些人文知识更加深入的鉴赏和分析作品,真正感悟到作者的思想情感与创作情景,加深领悟和体会。

  在这里,以《天上人间――宗教壁画》鉴赏教学为例,针对敦煌莫高窟壁画的鉴赏,教师需先告诉学生它保存从十六国到元代近千年佛教题材的壁画,展示的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以及根据佛经内容画出来的绘画作品。之后,教师可对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尸毗王本生故事》让学生鉴赏,展示其精美程度和作品特点,让他们仔细鉴赏各个细节,在充分另外佛教壁画的艺术魅力后,教师再结合壁画艺术的发展现状,介绍对敦煌莫高窟壁画的保护情况,以此培养学生热爱中华瑰宝的情感。同时,学生与民族情感产生共鸣,不仅可培养他们的审美与鉴赏能力,还能进行思想教育,升华教学效果。

  四、 总结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美术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所以,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借助鉴赏课教学,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从多个角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对大学生“手机控”干预对策

    随着社会的急剧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子产品已经扩展到人类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尤其是手机的广泛使用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但也引发了各种问题,其中大学生对手机产品的极度依赖,以“手机控”最为严重...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道德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一.道德人格 道德人格是受传统文化影响,具有伦理学意义,有具有生理学意义受人的遗传、教育、社会生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道德人格可以通过在人的社会性活动形成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通过人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谈谈农村小学生作文的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难度较大的环节,特别是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怕教,学生怕写。很多教师感受到:学生接触社会面狭窄,视野不够开阔,因而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洞,反映生活面不广。很多学生已习惯于抒假情、写假话。因此努力探索适应小...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西方文化对现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大学教育管理的相关对策

    英语作为西方文化的载体,早在晚清时就已经被引入中国的学习教育。其形式当时为语言教学,现今逐渐发展为语言和科学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教育。语言和文化是分不开的。美国应用语言学家Robinson(1985)曾提出“文化多面性”的概念,他认为语言和文化...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跨栏跑教学中学生的恐惧心理分析及教学对策

    跨栏跑是田径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之一。跨栏教学过程中常遇到学生在跨栏时产生恐惧、害怕心理,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逃避练习,出现绕栏、跳栏现象,女生尤为突出。尽管教师反复讲解技术要领,鼓励他们大胆练习,但效果不明显,有时在教师强迫之下练习,往往还会出...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是培养知识分子的重要园地,是传播各种思想文化的汇聚之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对高校及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具有强大优势,企图利用各种渠...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