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sansa2025

  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声乐的学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学生初次学习困难定会有,不仅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声乐素养,还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和领悟力。在声乐教学中,很多抽象概念让学生难以理解,只有让注意力集中,让思维发散,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留出充分的自由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问题。那么,声乐教师应当怎么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声乐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新声乐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传统的声乐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创新型教学的要求,创新声乐教学理念,首先就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广大声乐教师必须秉持着新型的教学观念,立足于时代的最前沿,了解最先进的发声原理方法和声乐作品。由于学生在个性、学习能力、思想观念和心态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创新型教学观念的引导下,教师还必须在教学思维上善于创新,始终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单一的教?W模式必须经过教师的不断创新才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渠道。

  (二)创造新型教学方法

  声乐学习对于众多学生来讲十分陌生,所以,声乐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从未知到已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应当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提高学生声乐技能和了解音乐表现形式基础之上注意启发学生的学习灵感,掌握最正确的发声方法,通过课下的听唱练习来突破固定的思维模式,这对于学生创新型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引导者的角色而非领导者。这对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更好地进行声乐二度创造意义深远。比如,在演唱歌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角色、服装和道具等紧密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优化声乐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实现创新

  (一)创设声乐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创新

  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要更新教学观念、增强自身创新意识之外,还应当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只有将情境和现实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声乐学习过程中并产生兴趣,在教师创造的情境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有益。在声乐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声乐的理论教学和发声技巧等方面的训练,从而严重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相关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音乐作品的作者角度出发对音乐进行鉴赏和评价,在深刻了解音乐内涵的基础之上创设声乐教学情境,这样学生就可以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声乐,不仅能够给予学生更多音乐上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根据自身的体会学习声乐,创新能力也能循序渐进培养起来。

  (二)建立互动协作的师生关系

  声乐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加强交流,所以建立互动协作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只有师生之间相互协作,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行为状态和思维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提高学习声乐的兴趣,还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规范声乐的基本技术。除此之外,学生应当真正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并敢于实践。只有在互动协作的师生关系下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秉持因材施教理念,研究学生个性需求

  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最先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学生都应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较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声乐的理解是一张白纸,对于歌唱的发声更是了解甚微。所以,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教师还应当采取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尽管传统但却最适合低年级学生。然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讲,对于声乐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并且理解力有所增强,教师就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除此之外,学习器乐的学生在开始接触声乐的时候都十分陌生,并且在声乐学习方面十分被动,而学习声乐的学生却有较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对待这两类学生要因人而异,上课也不要安排在一起,教学进度也必须有所差异。这不但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还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提高。

  总而言之,声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提高声乐教学能力也并不是非得把学生培养成音乐大师,更多的是要通过声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基于群体心理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探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9-0291-02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要“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公民意识...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

    一、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和实践现状 1.1中职院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属于应用型的专业,需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然而中...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293-02 主体性教育认为,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价值,都存在尚未被开发的潜能,教育应该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人,尊重其人格,构建在教师...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谈理工科大学生“科技英语”教学的两个目标

    作者简介:王雁飞,女,陕西西安人,西安思源学院国际学院助教,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8-0-01...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寝室机制探究

    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这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工作来说,既是有利条件,又是严峻挑战。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由于高校逐步实施了学分制,出现了“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现象,以传统班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关于高校学生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

    如何对国内各大高校的考核模式进行改革,是培养高端人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借鉴国外院校成熟的考核模式,并结合我国的高校现状以及学生特征,对我国高校的考核模式进行改革,可以提高我国高校对高级人才的培养。 一、国内考核模式现状...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