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大学生理财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sansa2025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大学生理财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一、引言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发展起来,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形成了直接冲击。例如,2006年我国第一家人人贷公司宜信成立,2010年阿里巴巴成立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等。谢平(2012)在国内最先公开提出“互联网金融”(Internet Finance)这一概念,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一文中提出了“互联网金融市场交易所引致出的巨大效益将更加普惠于普通老百姓”。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悄然兴起,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分期消费服务的网络分期平台,如余额宝、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紧接着,传统的电商平台也开始参与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产品得到了在校大学生的认可,参与程度迅速提高,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张玉涛(2011)分析了大学生理财的可能性与重要性;刘思婷(2014)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指出大学生进行互联网金融理财的研究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为2695.8万人,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大学生消费市场的容量还在继续扩大。但目前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存在认知偏差,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存在知觉风险,并没有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对理财方式的选择及影响因素。

  二、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大学生理财方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本课题组于2017年8~10月对江苏省扬州市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走访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扬州本地各大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本组采取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通过借助问卷平台和走访发放纸质问卷两种方式作了调研。共设计了21道问卷问题,其中15道与互联网金融的认知、主观判断以及采取的行为有关。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学生有325人,问卷回收率100%,数据有效率97.5%。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中女生占55.8%,男生占44.2%,其中大三学生占大多数,经管专业的学生占主要部分。(见表1)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大学生理财方式选择

  从被调查者的理财方式来看,64.29%的学生选择了购买活期存款,51.19%的学生选择余额宝等P2P理财,购买股票和基金的各占3.57%。对于大家使用过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调查中得知,有80.95%的同学使用过余额宝,40.63%的学生使用过蚂蚁花呗。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在理财方式的选择上更加青睐传统金融银行卡活期存款,但是,余额宝类产品的兴起对高校学生使用银行存款起到了分流作用,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进行过互联网金融理财。这说明,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以及普惠金融的发展,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理财方式,理财产品更加的丰富多样,这对大学生理财市场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见表2)

  2.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理财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1)性别对大学生理财方式的影响。在本次调查中发现,性别对大学生理财方式的选择有较大的影响。对理财方式的选择和性别做交叉分析发现,在选择传统理财方式的学生中,女生占64.20%,男生占35.80%,女生多于男生,而在选择互联网金融理财方式的学生中,女生占50.80%,男生占49.20%,女生仍旧多于男生,但差距缩小。由此可?,性别对大学生选择理财方式存在影响,女生比男生更乐于参与理财活动,但是互联网金融理财方式的出现正在逐步缩小性别差异。(见表3)

  (2)专业对大学生理财方式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专业对大学生理财方式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商科专业学生理财的人数占比普遍高于非商科专业的学生。而选择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学生中商科和非商科人数比例逐渐趋于一致,分别占51.02%和48.89%。这说明,专业的影响固然存在,但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打破了专业的界限,降低了理财的门槛,让更多想要理财的大学生加入其中。(见表4)

  (3)理财最低金额限制对大学生理财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大学生中,没有使用理财产品的人数占比,随着月均可支配费用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并且6.02%的大学生认为互联网金融产品理财最低金额没有限制,所以选择互联网金融理财。由于大学生每月生活费有限,所以每月结余的生活费也有限,理财最低金额决定了大学生所掌握的流动资金能否用于理财。余额宝的一大特点就是低门槛,理财金额低至1元,为大学生理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理财收益对大学生理财方式的影响。收益是影响大学生理财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调查中,19.28%的大学生认为收益率高是他们选择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主要原因。高收益往往能吸引大学生理财,较低的收益则不能有效地激发理财的欲望。以余额宝为例,它的年收益率高达3.5%~4%,甚至高于许多商业银行5年定期存款利率。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收益高于传统金融产品这一特性,使得一批大学生从传统金融理财转向互联网金融理财。

  (5)操作的便捷程度对大学生理财方式的影响。如今大学生都偏好用方便快捷的方式处理问题,在调查中57.83%的大学生认为互联网金融操作方便快捷,这是吸引大学生理财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没有互联网金融之前,大部分大学生选择存活期户或存定期,常常要去线下银行办理。而互联网金融产品,把所有复杂的、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搬上线,直达手机端,而且以极其快捷个性的方式让客户迅速掌握操作方法,简洁、方便。互联网金融产品以其便捷的操作方式为大学生管理月末生活费结余提供了存储平台,方便了大学生理财。比如余额宝,交易不受时空限制,非常便利,大学生使用余额宝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习惯。(见表5)   三、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大学生在理财方式选择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难以获得系统的金融理财学习机会,缺乏理论知识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大学生从网络上或周围的人了解财务信息,少数学生通过报刊、校园课程和经验积累获得金融理财知识。这表明大多数大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财务管理,但通过互联网获得的分散知识对了解互联网金融行业没有多大帮助。只有少数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金融知识,大学生很少有机会获得系统的财务学习机会,学校的不重视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二)大学生缺少必要的理财经验,没有清晰的投资方向

  许多大学生认为财务管理等于投资,但事实上,投资只是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它是保存和增加资本的有效手段和工具,而不是最终目标。对于大学生来说,相关的投资理念只停留在书本上,缺乏实际的投资经验。因此,在财务管理时,盲目追求高收益,忽视其背后的高风险,不能选择正确的理财方式,对投资方向也愈加困惑。

  (三)大学生资金有限,理财意识薄弱

  大学生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每月的生活费有限,这影响了大学生理财的积极性。此外,许多大学生错误地认为,理财是“一锤子买卖”,也就是说,当他们有闲钱时才会管理金钱,没有闲钱时财务管理是没有必要的,因而不能持续理财。这也是理财意识薄弱的体现。

  四、政策建议

  (一)国家应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加强指导、鼓励创新

  为了应对高校对互联网金融认知应用的问题,国家必须整顿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准入制度,完善法律法规,规范互联网金融秩序,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力度,努力打造有序、公开、公正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国家应该发挥指导作用,积极引导高校做好金融教育工作;国家应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接触、使用互联网金融,促进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

  (二)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理财教育,联合家长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财

  首先,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理财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消费观念,同时开展网络诈骗教育工作。学校可以开设相应的理财基础课,增加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认识;开设与理财相关的社团,搭建大学生与资深投资者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此外,家长应该与高校合作,做好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了解孩子的消费支出情况,从而避免不恰当、不合理的理?投资。

  (三)大学生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使投资理财组合多样化

  投资和理财皆存在风险。大学生管理财务时,不能只关注利益而忽视风险。大学生应主动掌握基本的理财知识,应根据所掌握的理财知识充分了解理财产品后再作选择。盲目购买理财产品增加了理财风险,选择合理的理财方式可以降低理财风险,增加理财收入。同时,大学生应该进行多样化的投资理财,学会组合投资,而不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降低风险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收益。

  (作者单位为扬州大学商学院)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大学生理财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微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性开展

    随着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科技已经将人类的生活方式改变带了深刻变革。“微时代”作为大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更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微时代”的环境下的学习,生活,行为及其价值观和...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原因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学生承受的压力逐步加大,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问...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246-0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指大学生自觉产生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欲望和要求及自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求知行为。在实践中,正是这种需求推动着...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职学生安全感的干预研究

    作者简介:曹羽鹤(1992-),女,山西阳泉人,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心理咨询;(通讯作者)王坚(1965-),男,江西萍乡人,南昌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授,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咨询...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引言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如今也已经成为社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除了与大学生本身的就业理念有关,也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息息相关。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分...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学生主体生命意义的消解和寻获

    中图分类号: R-052 文献标志码 A 一、学生主体生命意义的解读 教育的目的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范畴,但最本然的教育是为人及其发展服务的,因而面向人的意义更为根本。教育直面活生生的人,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