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措施

sansa2025

  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082-01

  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一直是各高校的关注热点,怎样才能让他们像正常学生一样健康学习是学校和各科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这里,相对于其他教师而言,心理学教师就有其一定的学科优势,他们可以根据相关的心理学原理对这些学生心理进行分析,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从而正确的对待他们的学习问题,指导他们通过自身的改变来融入集体生活,适应社会发展。通过本人多年的教学研究发现,贫困的学生一般具有这几点心理特征:自卑、没有安全感、排外、心理年龄相对成熟。而这些特点的形成一般都与青春期时受到的家庭环境和社会因素影响有关。相对落后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状态,使他们不得不选择快速成熟。然而,大学时期的贫困生因为面临着更广大的群体生活,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使他们中的多数都更加感到自卑,从而加重自己的心理枷锁,躲在阴暗的角落,不愿与人交往,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所谓的心理疾病,这种贫困生被称为“双困生”,即物质贫困和心理贫困的双重贫困。这严重导致了他们的性格孤僻性,甚至出现认知和行为的偏差。虽然国家和学校都会给与他们较大的物质帮助,但对于这些双重贫困生而言,那只是杯水车薪。我们不仅要给于他们经济上的帮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给于雪中送炭般的关怀与帮助。本文通过作者对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归纳出以下几点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措施,以求来改变当前本校的贫困生教育现状。

  一、加强贫困生的心理教育力度

  俗话说:穷人不穷志。除了在物质生活上的资助外,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对他们的心理教育,扶正他们的志向,改变他们的人生思想理念。特别是对于那些双困生,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我们心理学教师,可以温和的和他们交谈,给他们讲解心理特点形成的原因,哪些是非健康心理,哪些心理具有非正常发展的趋势。此外,可以将这些人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心理协会。各会员之间因为有同样的成长经历,会更容易接受对方,产生心理的共鸣。可以经常组织协会的交流活动,社会爱心活动,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和自己对社会的作用,从而树立自信,将自己的个人志向与社会贡献关联起来,把克服困难当成人生成长的一种磨练,敢于面对事实,创造未来。心理教师在协会中的作用就是通过自己的引导与学生的实践,使他们找到学习的方向,奋发进取,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远离自卑。

  二、增加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关怀

  贫困大学生在面临新的大学生活时还是愿意和同学接触,对未来的大学生货也充满憧憬与希望,只是由于在现实中受到了一些挫折或是受到部分人的歧视,而重新选择将自己封闭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多一点的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例如:我们可以在新生入学时就对他们进行平等教育,使大家客观的对待父母带给自己的富裕或窘迫的生活条件,把班级成员当成自己的家庭成员般对待,让贫困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另外,可以通过班级的主题班会来让大家对自己做一个评价,正视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使大家意识到,自己没有资格将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不足之处拿来对比。这是一个直接的开启贫困生心理大门大钥匙。此外,学校和班级可以多组织一些交流谈论会、专题讲座等,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点与面的结合教育和典型的案例分析,使那些正在走向非健康心理道路的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认识,打开心扉,根据心理学的指导来调节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逐步融入到集体中来。

  三、注重贫困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培养

  贫困大学生普遍都存在人际关系能力差,相对自闭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不仅仅是学科知识丰富的单一人才,在知识能力之外,企业更注重就是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不足,性格比较自闭,这都会使他们在社会的残酷竞争中淘汰。学校作为大学生的教育基地,不仅要教会他们丰富的学科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做人,使他们拥有适应发展的素质水平。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我们更不应该放弃他们,要适当的了解他们,培优补差,消除他们的被孤立感。可以开展一些人际交流方面的活动,鼓舞他们参加,去和自己的教师、同学沟通,积极挑战自己,展现自己的风采。还可以实施团体的人际关系训练,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教会他们与同伴合作的技巧。这些都会使贫困大学生们更加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自己的被重视、被尊重,从而更加积极的面对未来。

  四、增加贫困生的评优机会

  人生的一些成功是需要在别人的称赞和认可中确立的,贫困生更需要这样的被认定机会。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他们那种只有考出优秀的成绩才能证明自己的观念,根据贫困生的而特殊情况多给他们一些评优的竞争机会,在不伤害他们自尊心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通过学生会干部任职和班级干部担任等工作来体现他们的工作能力,使他们受到同学的尊敬。此外,可以举行一些“有志青年”,“优秀励志学生”等评选活动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还可以帮助他们勤工俭学,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等,通过种种活动来使他们能够综合发展,实现自己的真正的价值。

  五、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对本校的部分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学生最在意的问题还是自己没有受到教师和同学的注意,这一度让他们感到沮丧。由于大学与中学教育不同,没有升学压力,所以大多数大学教师也没有中学教师的那股教学压力,辅导员以外的科目教师不会很用心的去注意每个学生的心理情况,这难免引起心理敏感的贫困大学生的这种不被重视感。学生之间的交往,在活动以外几乎也都是以宿舍为单位,贫困生由于自身的自闭性格也会逃避与同学亲近的机会,所以会容易使自己被同学遗忘。对此,在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同时,我们教师除了授课外应该更用心的去关心学生,特别是心理学科的教师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去温暖他们的心灵。另外要鼓励同学之间多一份关爱,在生活和学习上相互帮助,和谐共处。学校也要经常宣传一些和谐校园的主题文化,来提醒大家我们都是学校的形象代表,是一家人。

  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措施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院大学生就业去向调查分析

    山东中医药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医药高等学府,每年为国家中医药事业培养输送大量毕业生。本次抽样调查毕业生总人数为6162人,其中中药学专业2508人、药学专业876人、制药工程专业1699人、市场营销专业1079人。...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初探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生存、交往的基础。目前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的趋势已引起国内外教育界的重视,对学生实施礼仪教育已成为他们的共识,可见对中学生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具有深...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讨

    数学本身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性比较强的学科,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数学教学更注重生活化教学,明确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能够更好地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生活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纳入到知识结构中,以取得较好的教...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胜任力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247-01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效的人与普通工作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胜...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基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高职油画教学对策分析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我国的油画教学较多地重视知识和技巧方面的培养,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较为缺乏,在艺术方面没有创新性思维,使得学生自身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影响。因此,油画教学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得学生能够从独特的视...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334-01 小学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