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广州某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态度调查

sansa2025

  广州某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态度调查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4.028

  网络心理咨询(online counseling),是求助者与咨询师通过互联网试验延时或即时沟通,进行有关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信息互动过程。网络心理咨询具有便捷性、隐匿性、保护性等优势。越来越多高校开通了网络心理咨询功能。但网络心理咨询在各高校的使用率不高,疏于管理,流于形式。笔者认为,为了促进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有效推广,必要了解心理咨询的主体-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态度和想法。笔者在广州某高校展开了调查。

  1 调查方法

  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在校生80人做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编制《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的看法调查问卷》。在广州某高校随机抽取大学生400人进行问卷调查。为了抽查结果的数据更有说服力,保证调查对象的广泛性,笔者抽取了工商管理系、会计系、计算机系、电子系、物流系、音乐系、美术系共7个系部的学生,男女比例接近1∶1。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400份问卷,实际回收问卷380份,有效问卷375份。

  2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共有4个方面:(1)外部求助对象;(2)网络心理咨询的有效性;(3)影响选择网络心理咨询的因素;(4)对网络心理咨询的建议。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外部求助对象倾向性调查结果

  调查问卷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果您遇到心理问题需要寻求外部帮助时,您首选的求助对象是?”答案有:亲人、朋友、老师、心理咨询老师、心理健康网站、精神科医生、其他。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朋友”者最多,占40.5%。其次是“心理健康网站”,占23.5%。选择“亲人”为求助对象的占5%;选择“老师”为求助对象的占7%;选择“心理咨询老师”为求助对象的占20.7%;选择“精神科医生”的占2.2%,选择“其他”的占1.1%。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向外部求助时更倾向非传统的网络咨询。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还存有去看心理医生就是变态的错误思想,害怕被别人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网络具有的隐匿性,排除了学生的顾虑,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

  3.2 网络心理咨询的有效性调查结果

  问卷的第二个问题是:“您认为网络心理咨询有效吗?”选项有:十分有效、有效、无效。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十分有效”者占7%;选择“有效”者占40%;选择“无效”者占53%。由此可见,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认同感较低。

  3.3 网络心理咨询选择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问卷第三个问题是:“您在选择网络心理咨询时,最大的顾虑是什么?”答案有:个人信息安全、实效性、心理咨询师的资质与专业能力、非面对面表达的局限、其他。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个人信息安全”者占456%;其次是“心理咨询师资质与专业能力”,占30%;选择“实效性”者占13.7%;选择“非面对面表达的局限”者占8%;选择“其他”者2.7%占。结果表明,大学生在选择网络心理咨询时,最担心个人信息泄露,其次是担心咨询师的资质和专业水平。对在网络上语言表达的局限不是很在意,这可能跟大学生计算机水平普遍较高有关。

  3.4 对网络心理咨询的建议

  问卷最后一个问题设为开放性问题,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看法和要求。

  由图1可见,大学生对个人信息安全最为重视,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其次,对咨询师的工作能力要求高,希望学校能与社会机构加强合作,建立合作机制。

  4 讨论

  4.1 网络心理咨询受大学生欢迎,但实效性有待提高

  通过问卷结果,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需求量很大,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更倾向于寻求网络心理咨询。本次调查中,有23.5%的学生首选是网络心理咨询,但现实体验感低,未取得良好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有53%的受访者认为网络心理咨询无效,只有7%受访者认为网络心理咨询十分有效。受访者怀疑网络心理咨询的有效性,实际工作效果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网络心理咨询在高校的推广中并不理想。部分高校领导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对网络心理咨询的功能和作用抱有怀疑态度,认为可有可无,不愿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其二,部分高校的网络心理咨询网站多只是用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网络心理咨询的较少。其三,网络心理咨询的主要服务方式是文本和留言本、方式较为单一。其四,网络心理咨询师的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美国咨询心理学专家认为,一般250-400名学生配备1名咨询人员最为合适。反观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数量与在校大学生相比是远远不够的。能分配到网络心理咨询的师资力量就更少。往往是心理协会的学生在心理网站上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4.2 大学生对个人信息安全的顾虑

  网络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新兴的咨询方式,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个人信息安全顾虑较大。

  网络通信和资料的保密与安全是网络心理咨询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计算机病毒以及黑客入侵等造成材料丢失、信息泄露、也包括网络心理咨询提供者因操作不当或伦理道德问题对咨询者信息的泄露。21世纪是信息时代,个人的信息安全日益受到重视。高校应采取严格的保密安全措施加强对信息安全的保护。例如,建立严格的验证制度,对来访者和咨询师进行身份验证,确保有资格的咨询师和有资格的来访者(即本校大学生)使用咨询服务。同时,应依靠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帮助,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技术体系,如防火墙的使用、资讯信息和文件传输中的加密、解密、咨询信息的存储和备份等。

  4.3 大学生希望学校开展与社会心理咨询机构的合作,得到更高专业的帮助

  本次问卷调查中,2.2%的受访者会把看心理科医生作为求助的首选。但在访谈中,大多数大学生希望在网络心理咨询中得到心理科医生的专业帮助。原因在于大学生受到传统观念影响,极少主动去医院寻求心理科生的帮助。当心理科医生加入网络心理咨询中,大学生可以抛开顾忌主动选择心理科医生的专业帮助。心理科医生的加入,不仅充实了网络心理咨询的力量,还促进了学校心理咨询老师与医院心理科医生的良性互动和业务交流。

  5 结论与启示

  网络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咨询模式,把心理咨询从线下扩充到线上,突破时空限制,具有隐匿性、主动性、便捷性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大学生所接受、认可。但高校对网络心理咨询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人力、物力投入,网络心理咨询模式单一、与社会联系较少。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与互联网相结合的网络心理咨询,是传统面对面的心理咨询的有力补充,是新形势下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高校与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应提高认识,克服目前网络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努力探索与社会资源特别是医院的合作机制,努力营造健康、有效、安全的网络心理咨询环境。

  广州某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态度调查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聚焦高效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8-027-1一、创设氛围,给学生问的勇气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有所疑,才会学有所思、有所得,才会产生...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在小学生“需要”中引导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1在学生听故事“需要”中引导课外阅读 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老师说要讲一个故事,个个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闪烁欣喜的目光、露出甜密的微笑爱听的故事不要说听一遍,哪怕听上十...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简介:刘江霞,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nbs...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英语教学中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或群体与自己文化背景相异的另一个人或群体有效地得体地交换信息的能力有效的交际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英语教学中,首要前提是同学们的基础较好,会读会写,达到相应的语言等级之后,加上相应的口语训练才能够真正...

    sansa2025理工科类
  • 美术活动中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育是小学基础课程之一,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跨世纪人才以及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学科。那么小学美术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应该培养学生的审...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中学生音乐自主学习能力建构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8-0-02 一、对自主学习概念的界定 学术界把音乐自主性学习界定为: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自觉地、主动掌握自己的发展过程,通过积极的...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