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浅谈民办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sansa2025

  浅谈民办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民办院校教育的概念

  民办教育,也可以称为私立教育(private education),是相对于公办教育、公立教育而言的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我国规定民办教育是一项公益事业,在政策上给予大力的支持。

  二、民办教育在我国取得的进步

  我国的民办教育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之后对教育的重视才使这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在神州大地广泛开展。随着民办院校的大量产生,与其相对应的管理模式也随之诞生,我国的民办教育工作者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首先,最突出的就是对教育观念的改变。传统的教育只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民办院校认识到了这种缺陷,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们认为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仅仅具有很棒的学习成绩是根本不够的。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生们走出校园时才能被社会所接纳,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当然也更容易成为一个成功人士。民办院校一直在寻求一个突破点,打破传统教育思想中学习占据主要地位的观点,提高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比重。其次,各级管理分工更加明确,避免出现管理混乱的局面。比如,院系分管系统是我国传统的教学管理机制,一般来讲院级工作者主要负责学生生活的统筹规划,系里的负责人员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进一步的关照。但是,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民办院校的工作者们发现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社会的步伐,许多弊端都凸显出来。所以,在原有的管理模式基础上,民办院校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开始推行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创造出属于中国民办教育特色的新模式。比如,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加入了发展性评价机制,以班级或者宿舍为单位,互相监督,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学生们的生活之中,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最后,民办院校更加注重人权与自由。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以及与国外的交流逐渐增加,我国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上升。对以往强迫灌输式的教育反对声也越来越多。民办院校有了更加自由随意的变动性,在发现这一现象后迅速对管理模式进行了调整,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管理体制下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性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教育上,开展合作讨论的形式,开发学生的智力以及合作能力,对学生本身的自学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在生活上,尽量满足学生们的合理要求,老师降低姿态,主动和学生们做朋友。这样不仅可以多多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以及特长,还能够促进师生关系,对老师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生活都会有很好地帮助。发展到今天,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在教室内老师讲,学生学了。许多的民办院校发展并推广了多渠道教学管理模式。专业课以知识为主,社团活动为辅,多方面多渠道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周一到周五白天专业知识课占据主导,晚上适当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许多游戏的方式特别受大家的欢迎)。在周末则举办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像辩论赛、拍客大赛、ppt展示等等,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经过系统培训出来的学生,都是高素质、有文化,更加有思想的新世纪青年,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都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民办院校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自由扩大化带来的管理松懈。民办院校提倡自由式发展,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老师们不得压抑学生们的想法。问题就这样诞生了。政策宽松,要宽松到什么地步?课堂自由,老师要怎么控制课堂纪律?更为棘手的是,这些民办院校招生没有国立学校那么有知名度,成绩高的学生不是很多。这些学生的自制力本身就不太高,如果再不严格管理,就会出现校园学习氛围不浓厚,学生生活状态散漫,甚至荒废学业的现象。太严格又会束缚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与潜能的发挥。如何做到宽严有度是当今民办学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其次,管理部门各级之间的不协调,对学生教育与日常生活管理没有系统的方案。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们在执行老师任务时混乱分心,对老师而言也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计划,这不仅是民办院校的观念问题,更是教育与管理的不合理。要想民办院校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改变这种面貌刻不容缓。第三,民办院校有着高学费的传统。这个我们无法改变。作为民办机构,本身就不如国家机构有福利,他们是真正靠升学指标在招生。而且,他们的教学设施更加完善,生活环境更加优美,这样就吸引了大量的富家子弟。家长们把孩子送到学校本是想让他们接受更加正规的教育,同时少受些苦。但是将这样一批富二代放到一起,难免就会产生攀比现象,拉帮结派更是严重。时间久了,老师们对这些二世祖也无能为力。这样一来,民办院校当时创建时候的办学目标就形同虚设,缺少了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出了一批贪图享乐,生活糜烂的孩子。面对在家长们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民办院校必须设立相关的制度来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创新管理机制的对策

  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表明,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我国教育的现状。要想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必须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现状相结合,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民办院校管理机制。首先,我们要采用民主化管理模式,将教育部门与管理部门紧密结合,不能让管理脱离教育,教育也要时时刻刻服从管理。以往的模式就是一家独大,统一指挥其他各个部门,这样的决策很容易脱离教育实际。改革之后我们要把需要制定的计划或者统筹的方案摆到桌面上来。各个部门协调合作,保证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合理性。其次,我们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把素质教育真正的落实到教学中。加大平时成绩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同时以学分制计量作为学生思想教育和平时表现的成绩。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于他们个人高素质的养成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最后,我们要增加一些特色课程,吸引同学们的兴趣,要引进高科技的手段丰富教学方法。比如,采用课上讨论、互相提问、个人讲座等形式,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五、结语

  我国民办院校起步较晚,虽然在近几十年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由于历史短,生员结构复杂,使得民办院校的教育管理机制一直存在着很多问题。不得不说,近年来民办院校在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对社会进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受到大众关注的程度就在逐年的上升,所以那些以往可以忽略甚至影响不了大局的教育管理问题就被无限的扩大化。要想我国的民办院校真正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浅谈民办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刍议当前艺术类院校的学生钢琴能力培养

    钢琴是目前我国普及程度最高的乐器之一,深受社会大众的喜爱。钢琴课是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同时,钢琴演奏能力是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必备技能,与其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密切相关。相关调查显示,钢琴是艺术类院校学生工作中使用率最高的乐器。因此,...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促进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三大要务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4)05?0060?05 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是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面对改革开放后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冲击,党和国家以及各级各类高校深刻认识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加强了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5月4日的五四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教育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223-0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渴望获得知识,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刍议大学生村官有序分流机制的完善

    为了加速新农村的建设,我国推行了大学生村官计划,为农村基层输送了高素质人才,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推行与实施也引发了一定的问题,其中,大学生村官的分流就是一项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当前,我国虽然已...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一、现行资助政策条件下,受资助学生的责任意识状况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颁布实施以来,极大的增强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扩大了资助渠道,提高了受资助学生的...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