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加强高校学生党组织制度建设之我见

sansa2025

  [摘 要] 加强高校组织先进性建设,应该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丰厚的长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强化和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应该牢牢抓住高校人才集中的益处,大胆选用人才,切实使高校党组织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紧紧扣住高校目标明确的利处,完善育人机制,加强高校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加强高校学生党组织制度建设之我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关键词] 高校党组织 先进性 建设 途径

  高校党组织,作为党的重要基层组织之一,其先进性建设事关高校自身的发展、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关系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全党加强先进性教育的当前,积极探索加强高校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有效途径,不断加强高校各级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挥高校资源丰厚的长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强化和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

  党的组织是党在社会中的物质实体,她不是抽象的,而是由实实在在具体的个体党员组成的,党员是其中之本。因此,抓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抓党员的建设。而抓党员的建设首要的就是必须不断强化和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根本问题。因此,进一步强化和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是加强高校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高校党组织要强化和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丰厚的长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第一,应该注重发挥高校雄厚的智力资源,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提升党员的理性认识。目前,全国各高校都有专业从事思政教育的教师,有的高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还有许多专家学者型思政人才,他们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有多年积累的科研成果和宝贵经验。如果高校党组织能够合理而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作用,集中他们的智慧,进行集体性的专题研究,集约式的重点辅导,集散式的公开讲学,无疑对强化和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大有帮助,对其先进性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二,应该注重发挥高校丰富的理论资源,不断在学习中强化党员的政治理想信念。高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无疑是思想政治理论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我们不仅能接触到大量的有关专著,并从中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有关党的理论,更能从学术期刊上最新发表的文章中了解到最新的政治理论研究成果,及时把握其动态。当然,这里关键的一点是应该坚信理论在强化理想信念上的用途。从历史角度来看,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错综复杂的历史境域中,推出的是“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理论,中国的老百姓很好地接受和掌握了这个理论,为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提出的是“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论,同样它也很快成了中国人民心中的“话语”,为中国在新时期各项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这都是党抓住了事物的根本,真正赢得老百姓的心的实践证明。胡锦涛指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可以说,这是我们科学运用理论武器的根本原则。第三,应该充分运用高校丰富的物质资源,从现实出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和坚定党员的政治理想和信念。

  二、抓住高校人才集中的益处,大胆选用人才,切实使高校党组织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

  高校是人才的摇篮,也是各色人才聚集之园地。高校党组织要加强自身的先进性建设,成为高校先进文化的代表,就必须抓住高校人才集中的益处,大胆选用人才,这是一条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因为,第一,这是大势所趋。人才问题是任何时代都关注的问题,但从来没有像当下我们这个高度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如此彰显。江泽民在2001年7月1日的“七一讲话”中语重心长地指出:“时代在前进,事业在发展,党和国家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必然越来越大。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积极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可见人才问题的重要。第二,这是党组织的本质要求。党组织是由党员组成的,党员是党组织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党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党员为主体,同时也是以党员为直接对象,来展开和进行的,因此,个体党员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

   [1] [2] 下一页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个性化指导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创新思考

    1.对大学生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大学生就业问题早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已经成为政府施政的一个重点被列上议事日程。个性化就业指导是相对于“一致化”、“标准化”、“共性”就业指导而言的,对大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有...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探析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一种政治行为,是公民意识的集中体现。新形势下,作为肩负历史重任的当代大学生,其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值得关注。 1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有利条件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与政治建...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大限度地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是大学生全面成才的必备素质,是青年一代顺利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教育领域...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以文化人加强高校大学生记者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232-02 一、高等学校校园中大学生记者的文化特质 在现代高校,大学文化既包括历史传统文化,也包括“天、地、人、物、我”的和谐理念,它...

    sansa2025经济管理
  • 班主任如何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由于班主任既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授,又要负责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所以在学校与学生接触的时间长,关系特别紧密,班主任在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而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用户的主要群体,其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势必会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越来越受各高校重视。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