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论社会实践对高职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sansa2025

  论社会实践对高职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知识文化的学习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新风向。2010年开始,重庆市率先在全市各高校开展“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们通过进企业、进农村、进企事业单位参加社会实践,既了解了市情、国情、民情,也应用了所学知识,既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也锻炼了自己,实现了自我价值。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推广和普及,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正成为一个大熔炉,锤炼着当代大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意志品质,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社会实践以其生动、直观、具体的实践锻炼活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俨然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的主要阵地,而社会实践活动则是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型载体。

  一、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

  作为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活动比不可少。目前,全国的高职院校大多以“2+1”、 “2.5+0.5”或者“订单式”培养方案等模式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同企业实践锻炼相结合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主要特点。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同大学生社会实践目标是相一致的,高职教育更加契合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体系,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丰富,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一)、社会性。所谓社会性主要是指高职学生的社会时间活动围绕社会为中心展开,从活动的准备、策划、开展、反馈等环节都紧扣“社会”这个主题。

  (二)、实践性。顾名思义,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特征的活动,它是形成认识、深化认识、检验认识的途径,是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三)、组织性。组织性主要是指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大多是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系统进行的。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学生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欠缺,因此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是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自行组队,以小分队的形式进行的。

  (四)、专业性。高职院校的很多专业都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也更好的将社会调研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凸显了其专业性。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为例,某系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就开展了“关于重庆市道路绿化状况”的社会调研。

  二、社会实践对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社会实践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德智体课堂教育的延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旨在让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其实践观为指导的,在调研过程中也要秉承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在实践中检验真理,这些观念通过社会实践传播,将使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并理解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

  (二)、社会实践强化了马克思主义实践价值观念。“人类生活可以说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通过实践创造价值、享用价值的过程”,在马克思看来,实践中体现的主客体关系是价值的本质,“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下基层、下农村、下企业进行实际操作和锻炼,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参与生产活动,通过自己所听所闻所见了解生产活动全过程,在学生和生产活动之间建立一种直接的受用关系,让学生切实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客观世界,产生自己的“作品”,加强对实践的理解和应用。

  (三)、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树立了集体主义价值取向。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是以集体为单位进行的,学生总是在一定的组织机构里面完成实践活动。学生在个基层集体中其中施展自己的才华,集体的智慧和凝聚力使他们顺利完成社会实践,集体分工使他们的劳动事半功倍,在此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高,集体的力量得到了彰显,学生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得到大大的提升,集体主义观念进一步升华。社会实践给学生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也引导学生认识了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意义和实效性,客观上帮助学生树立了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对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完善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四)、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了解知识的价值,客观上有利于学生建立学习价值观。学习价值论是孔子总结其一生的治学生涯为后世留下的一种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的瑰宝。根据孔子论述“学习不仅具有使人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增强能力、修善品德的个人价值,而且具有促进政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价值”[1]。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立足社会,结合学生所学知识,通过学生学习、调研获取有利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信息,实现了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化,用知识的应用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了知识的价值。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为例,工商管理系的学生将其专业的管理和经济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调研万元增收工程中养猪的前景和不足,为农民养猪及特色产业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建议和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价值。

  三、重视社会实践中价值观念的传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实践活动

  (一)、社会实践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主导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我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共同理想为前提,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先进价值观念。“历史上,各个国家,各个社会都强调价值教育的主导性,这是占统治地位阶级利益和意志的反映”[2]。

  (二)、社会实践要以集体主义为基本价值原则。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必须以集体主义作为基本的价值原则,要首先满足集体的利益和需要,以集体利益的满足作为实现个人价值的根本原则。“在社会主义集体原则中,所谓集体利益,指的是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由全体劳动人民组成的利益集团,在政治、经济、精神文化诸方面利益的总和”[3]。

  (三)、社会实践要以知识学习为具体的价值导向。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也是对所学知识的更新,在应用中强化知识,最终实现学生能力和知识的双重进步。因此,社会实践中也应该加强知识学习的价值导向,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就知识,学习新知识,用知识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升华认识,丰富知识。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当前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窗口,更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形式。加强高职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价值观引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高职学生确定正确的价值取向,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树立终生学习的价值追求,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帮助学生形成高尚、健康、科学的价值观,最终将反哺社会。■

  论社会实践对高职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必须重视的几个问题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098-02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

    sansa2025教育师范
  • 科学引导大学生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意识中对价值追求的观念,通常以信念、理想、目标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反映了人们对价值的评价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原则和立场。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有着兴国之魂的重要作用,因此价值观的引导确立有着重要意义。社会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运动、...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中篮球教学因材施教与发展学生个性的思考

    一、高中篮球教学因材施教与发展学生个性的必要性 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前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落脚点,而实行素质教育最关键的就是要因材施教。因此,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对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至关重要,因材施教的篮球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至...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成效探析

    一、小学数学中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是奠定小学生数学基础以及激发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小学期间数学的教学成效甚至会关系到他们在之后漫长的数学学习生涯中,是否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正面的影响,小学阶段对于学生在数学方面...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构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不足及产生原因 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制约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主要功能的充分发挥。 (一 党建规范化要求与工作者专业化程度不够两者之间的矛盾突出...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初中政治教学方案探讨

    2015年10月29日,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第十八届五种全会讲话中指出:创新是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因此要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将创新贯彻到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中来,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