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数学专业大学生择业就业对比分析

sansa2025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数学专业大学生择业就业对比分析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教育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基础教育对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非师范类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证也可进入教育领域工作政策的实施,使得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文以黔西南州的地方高校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分析新形势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学生的就业意向及实际就业情况,有利于数学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调查研究大学生之间就业意向的差异性和同质性,促进大学生明确就业方向、端正就业态度,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需求,实现自我价值。

  一、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2―2015级的356名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设置就业意向相关问题的电子问卷进行调查,回收有效电子问卷322份,有效率为90%。利用SPSS软件统计出学生的就业意向如下表1所示。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数学专业师范类学生希望在城镇从事教师岗位工作,部分大学生已逐步认识到就业压力,树立了一定的创业意识,大多数学生期望月薪在3000元以上。

  二、数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

  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3―201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就业统计数据来源于院学生科,数据真实可靠),如表2所示。

  从表2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近三届的平均就业率较高为96.19%,但就业岗位单一,集中在“特岗教师”上,当特岗教师需求逐步趋于饱和时,学生的就业将会面临极大困难,且从学生的就业意向(表1)及就业实际情况的对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就业意向与实际就业情况差距较大。因此,研究影响大学生择业的相关因素,可以在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方面提供参考作用,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三、数学专业大学生择业影响因素的Logistic统计回归模型

  对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2―2015级的356名学生进行访谈和调查,分析统计出直接能影响学生择业的因素有以下方面: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学生家庭的因素,以及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归纳筛选出9种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为:性别、生源地、户口性质、单位性质、薪金期望、家庭背景、个人能力、专业对口、发展前景。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方法研究以上9种因素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程度,因变量为目前就业意识是否符合自身发展,其取值为0或l(符合自身发展Y=1,不符合自身发展Y=0)。符合自身发展的概率为P,不符合自身发展的概率为l-P,以上9种因素为模型的自变量:性别(x)、生源地(x)、户口性质(x)、单位性质(x)、薪金期望(x)、家庭背景(x)、个人能力(x)、专业对口(x)、发展前景(x)。构建回归模型如下:

  在给定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把显著性值高于0.05的变量剔除,分析结果显示对数学专业大学生择业影响显著性强的7种因素分别为:生源地、单位性质、薪金期望、家庭背景、个人能力、专业对口、发展前景。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当前大学生择业就业过程中应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找到合适自己的岗位工作服务于社会。首先,从自身层面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具有坚定的信念,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激情。其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社会实践经验,了解社会与市场的需要,进而有所创新、有所成就。最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破除传统就业观念(铁饭碗思想),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求职择业不必追求一步到位,不要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会失去很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数学专业大学生择业就业对比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微格教学训练模式研究

    一、微格教学及其特点 (1)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实质上是一个可控制的实践系统,它将复杂的教学技能分解为许多容易掌握的单一技能,设定每一技能的具体训练目标,在短时间内反复训练,使受训者可以集中学习和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对高校大学生党员后期教育工作的思考

    1 高校党员后期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高校虽然认识到了大学生党员后期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但由于在日常工作中投入不够,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管理不严格,使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相对薄弱,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内容枯燥;...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长效机制的系统构建

    建立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长效机制,既是一个党建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党建工作的实践问题。没有一套健全有效、稳定持久的机制来规范约束大学生党员,要始终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可能会成为一句空话。实践证明,大学生党员所表现出来的先进品质、高尚的情操...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析在健美操教学中培养高校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109-02 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工作态度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个人良好...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中学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体育兴趣方法研究

    兴趣是教师在教学中面对的首要问题,也是重要问题。就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而言,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是否对体育学科感兴趣,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影响了教师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运动兴趣不是先天就存在的,而是后天在社会活动...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就业与中小企业对接问题探析及对策

    0 引言 就业乃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当今社会关乎民生的重大核心问题。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涌入就业人潮之中,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对于西北地区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