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掌握教学技巧,让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sansa2025

  掌握教学技巧,让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一、创设文言文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文言文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必要的。学习兴趣能够推动学生自主地去探究知识,兴趣也是激发学生灵感的主要源泉。圣人孔夫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哲理性的句子都在强调兴趣在学习中所发挥着的作用是重大的。因此,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只有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真正的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和谐教育”的理念。学生主体性被肯定了也才能会产生更加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用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文言文的学习当中。学生们也会主动、积极地从传统文化的王国里汲取营养,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所以说,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学习氛围对于课堂教学的成功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言文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说具有历史久远性的特点,学习起来比较难懂、枯燥乏味,因此,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结合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课堂情境,多设置一些丰富多彩且生动有趣的教学环节,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产生积极探索知识的动机。

  二、加强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教学文言文时,适当的提问也是很有必要的,在提问环节适时的开展互动式教学。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鸿门宴》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适时的向学生进行提问:范增口中吐出的“竖子”指的是谁呢?这个时候,学生会立即看到课文下面的注释,知道竖子指的是项羽,但是,后面范增为什么又改口称“项王”了呢,难道真的指的是项羽吗?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深入地去思考,学生也就能逐渐的领悟范增的改口,是因为作为一名臣子需要顾及到项羽的颜面。文章中范增所说的“竖子和不足与谋”等语段也传达出他对项羽优柔寡断性格的愤怒,同时也将范增的人物特性鲜明的表达出来了,学生在无形中也提高了对文章的分析能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文言文用语的绝妙之处。

  三、引导学生将文言文与时代联系起来

  教材中所选取的文言文都是编写人员精心挑选的,既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一些文言文知识,又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美之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引导和教育学生。因此,教师可以把一些文言文中所传达的内容和现阶段的时代背景相联系,让学生去讨论一下文言文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比如,在探究《六国论》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当下的国际关系,启发学生对当下的一些国际事件适当的进行讨论,结合文言文中的内容去分析一些时事新闻。这种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既能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又能让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知识去讨当下的一些国际现象,有利于学生更深入的去理解文言文的中心内容,有利于学生对一些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的牢固。

  四、重视朗读、熟读、背诵,提高教学效率

  在过去的文言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讲授,在课堂上,很少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这种教学方式有一大弊端,就是学生与老师的脚步不同步,很多学生都不知道教师讲到哪里了,这也就导致了教师的讲解、分析简直就是“对牛弹琴”。古人写的文章都比较注重音律,文言文中的骈句居多,骈散结合且长短句交错,平仄错落有致,这些都需要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才能够体会到的,因此,要想学好文言文,深入的理解文言文,不断的去朗读、熟读,必要时,进行背诵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文言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构建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来,此外,教师还要充分的引导学生去朗读、熟读,以至于背诵,这也正好应了古人的一句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更加熟悉文章内容,而且还能有效的体验文章中所蕴含着的思想情感,既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又能丰富学生的文言文知识。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在指导学生背诵文言文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死记硬背,要结合科学的方法去指导学生,让学生建立在熟悉、理解的基础上去背诵,这样的效率才会更加高效。

  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书面语言的表达方式之一,包含了中国文化历史和人文情怀。因此,在教学文言文知识时,既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当学生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时,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率也就会得到提高。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不断的革新教学理念,结合一些新型的教学手段,不断的更新教学方式,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让学生在文言文的王国里继续遨游!

  掌握教学技巧,让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刍议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作为当今社会重要交际工具的英语,其语言的背后还承载着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英语语言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学生讲解相关的文化背...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关于高校辅导员如何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思考

    近些年,90后新生陆续入校,因其鲜明的性格特点,由中学生转变为大学生的过渡期面临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研究90后的大学新生的新特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就成为高校辅导员应认真思考,并在实践中重视的议题。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内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院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途径探析

    高职院校学生宿舍文化,是在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环境中形成的、体现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的、具有学校特色、文化制度、精神形态和行为方式的一种特定的群体文化。建设好高职院校的宿舍文化,对于引领高职院校学生健康成长,传承高职院校宿舍优良传统与作风,落实文...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民族高校大学生人际冲突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002-03 人际冲突是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会发生的行为。处于“心理断乳”关键期的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并未成熟稳定,社会经验不足,在与同龄人...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小学科学课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所谓科学素养,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方法”,都是科学素养的内容。科学素养与科学素质在内涵上是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创新教育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而且高等教育界有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全球高等教育已经全面步入了创新教育时代。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