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提升的实践与反思

sansa2025

  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提升的实践与反思

  高校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一直以来是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圣地"。每所高校也都设计了各个专业的培养计划,学管部门也都有相应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案。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关于学生干部的培养和运用中,大多数教师安排学干工作多培养少、批评多教育少、每位教师有自身的办法但理论提升的少。因此,我们在工作中整理出一套学生干部领导力提升的模型理论,并运用到学生干部的培训中,学生干部和培训的教师反馈都很有收获,具体如下。

  一、高校学生干部及领导力提升模型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基层组织各种活动和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质;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综合能力具体包括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

  学生干部领导力提升模型指学生干部的现实表现的提升是由自身知识、能力、态度和个性的成长所决定的;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源于自身驱动力,态度和个性的提升源于自身核心价值观。如图所示:

  因此,提升学生干部领导力的根本在于学生内在的驱动力和核心价值观的变化。而这项工作又过于抽象,所以,通过其外在的表现,知识、能力、态度和个性这四个方面是可以通过培训改变的。

  二、学生干部领导力提升培训班

  根据培训的主题我们此次培训主要围绕沟通与合作、业务(工作内容)与创新、主动性与责任感六个方面展开,分别邀请有多年学生管理工作经验的教师做专题讲座;培训方式采用反转课堂和开放式培训;培训对象为完成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干部共计54人;培训结业方式以分组完成相应课题答辩为主。《结业课题考核标准》课题:1、学生干部主动性提升模型;2、学生干部责任感提升模型;3、学生干部业务力提升模型4、学生干部沟通力提升模型;5、学生干部凝聚力提升模型;6、学生干部创新力提升模型。要求:1、每组选一个题目完成;并用A0纸绘制图纸; 2、课题包括:提升模型、实施阶段、评价标准;3、小组成员全部参与,答辩中每位成员均发言;4、答辩过程为20分钟,包括:陈述与答辩;5、模型设计合理、实用为原则;针对性强;6、小组成员分工明确、陈述与答辩逻辑性强;标准:优秀、合格、不合格;评优:获得课题优秀与合格的小组,各推选一名;备注:优秀与合格小组成员颁发《结业证》;不合格小组成员不予以颁发《结业证》。

  我们将第一讲内容附上,仅供参考:一、破冰游戏:《寻找有缘人》目的:1、完成54名学员的分组(9人\组,共6组);2、打破原有的小团体,建立新的团体;3、建立学员间的沟通渠道;准备:1、活动时间约25分钟; 2、室内场地,活动桌椅;过程:1、54名学员在不使用语言交流的情况下,按照出生的月份和日期,在教室中从小到大排成一队,时间为10分钟;2、学员从小到大依次报出自己的出生日期,并用一个词介绍自己,5分钟;3、学员按年龄从小到大顺序,"1-6"报数;4、报"1"的有缘人进入第一小组,以此类推;二、破冰游戏:《成家立业》目的:1、小组成员认识、了解;2、制定规则与分工;准备:1、活动时间为30分钟;2、A0纸、A4纸、记号笔、水彩笔、宽胶带过程:1、小组成员用A4纸制作"个性名牌",并把自己介绍给其他组员,时间5分钟;2、讲师宣布《培训契约》,各小组依此制定分工名单、小组规则、口号;补充:1、《培训契约》:"本次培训的学员,我与在座53名学员达成契约;从此刻起,我将全身心投入其中,按时参加培训课程,真诚与他人合作,保证完成培训,为青春助跑!2、分工角色:大组长、纪律组长、第一发言人、补充发言人、智囊团成员; 3、各组绘制小组Lego图,并向其他组介绍自己组。

  通过七天的培训,最终有36名学生干部通过答辩取得结业证,学生干部在讨论总结过程中,为我们学生工作的教师提供了很多有意义的建议,同时,学生干部自身也获得了领导力提升的体验,对其成长有很大的支持。

  三、学生干部领导力提升的反思

  一是在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教师必须将培养作为重要的工作抓。通过此次培训学生干部反映多的问题之一就是学管教师对学生干部的培养不重视或没有可行的抓手,因此,学生干部的能力和积极性逐年递减。

  二是学生干部领导力提升培训的培训务必安排学生干部给课题发言的机会,如:此次培训中关于"沟通能力提升模型"课题的答辩中,改组的九名成员发言可以说是振聋发聩,对教师和学生干部如何有效沟通提供了具体的方式方法,并且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是我们工作时间长了的教师所欠缺的。

  三是培训的方式上应创新,分组、圆桌、课堂外等等形式;没有谁喜欢说教式的接受别人的意见,尤其是把我们的思想传递给90后的学生们。我们此次的培训得到了学生干部很多的赞扬,我想这就是一种认可,只有我们与学生干部互相认可时,我们才能帮助他们成长和进步。

  最后,我们认为作为学生管理的教师必须以身立教,为人楷模,把学生紧紧地吸引和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同时明确自己所肩负的重托,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此为前提才能做好工作。

  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提升的实践与反思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谈高校低年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 08-0-01 当前大学生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要适应这种变化,就要不断丰富实践经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引导学生如何...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技校学生思想品德养成教育的探讨

    The thought moral qualities of student in the skill school develop education of study Cai Pu- jun 【Abstract】Vi...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一、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本质 作为21世纪学校艺术教育的工作者,首先应科学地、全面地、准确地把握音乐美育的内涵,并使之与自己的艺术认识相结合,从而能更好地发挥音乐美育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为音乐美育是按照音乐审美的规律,通过音乐...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7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拥有高知识群体的大学生所占的社会比重越来越大,大学生队伍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阶层。因此,大学生是民族...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数学教师提问与学生参与度相关性分析

    一、数学教师提问与学生参与度之间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课程改革,正从根本上变革着教育活动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如师生关系、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教学与课程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等等,这就必然导致教师的角色要发生根本的变化。在新课程中,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

    一、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教学生活化这一概念的提出由来已久,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开篇就明确指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些观点...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