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唤醒学生的审美细胞

sansa2025

  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唤醒学生的审美细胞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043-01

  美术教学是审美教育的主渠道,是完成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那么在教学中,美术教师该如何去唤醒学生的艺术细胞,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呢?

  一、注重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按照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方式去教学,从而使我们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判断能力,教师的讲授不能像对小学生那样一味地进行思想的灌输,将“美”概念化,刻板地指明什么东西好看,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叛逆期,教师越是强调什么东西好看,什么事物美,学生会越是不屑一顾,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我们要对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有所了解,从而优化初中美术教学的效果。初中生的审美对象涉及自然、社会、艺术等多个领域,他们已经能对抽象的形象背后隐藏的深层次的思想感情有所体验,如颜色的冷暖,线条的刚柔等。同时,初中生除了能够感知事物外在的美,还能够感受到内在的美。比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空白,西方绘画中的黄金分割比例所体现出来的协调、精致等。他们的爱好也各有不同,有的偏好中国的传统佳作,有的钦慕西方的印象派,有的喜欢我国的民间艺术。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保护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性,不能数祖忘典。

  二、注重课堂美育功能

  初中阶段,美术课是审美教育的主阵地。现在好多美术课都在“变法”,试图与其他课程一样追求某种新奇效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较好的教学效率。然而过于多变的形式,教师不仅在备课上觉得很累,学生在课堂上也无所适从,很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美育目的。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精心选择运用了适合本校学情的教法,充分发掘教材和技能训练中的美育因素,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在观察、思考、想象、感受和创造中将课堂知识变为创造能力,充分发挥美术课在美育中的主导和促进作用。例如,我在上《纸雕塑》一课时,并不先讲方法步骤和提出基本要求,而是先将一组图片资料、平时搜集的部分教师作品或学生的优秀作业拿出来让学生初步欣赏,感知艺术魅力,获得第一感觉,然后再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相应的问题,如“这些作品好看吗”“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特点”“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办法有哪些”“能不能自己试做一个”等。为了使学生们制作起来信心大,速度快,效果好,我先以欣赏课本图片为主详细讲析知识点、范例,播放自制的PowerPoint演示课件,然后进行技法示范和指导练习。制作中材料质感和色彩美感在造型中的完美统一,使得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质量,又把学习兴趣转变为创作能力,使美育落到了实处。

  三、赋予学生发现美的眼睛

  我认为培养审美素质首先要提高审美情趣,从欣赏课程入手。教师要研读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依托,在社会生活与自然风光和抽象艺术之间建立联系机制,利用教材中质朴名俗的艺术作品增强学生对美的理解和认识,以便学生发现普通生活中的美,建立情感联系。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时间,根据学生的喜好,搜集一些艺术作品资料,如艺术家的生平事迹、奇闻趣事等,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艺术作品,包括静态画、民俗画、风景画、人物画等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学生在欣赏的不同艺术家风格的同时总会找到自己喜欢的艺术风格,并且学会总结不同风格的作品,思考它们之间的差异,不但能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提高审美素养,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多角度看待问题的习惯,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评价取向,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审美理念,面对学生的作品,我们要对其中的闪光点给予赞扬和肯定,注意感染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的作品中始终充斥着生活情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自信心,挖掘自身潜能,完善人格。

  四、启发学生实践描写的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它是浸润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以悦目而致赏心。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思想意脉是一个“乐”字,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是作者的真意,作者就根据这样的“意”写了秀丽的“境”,从而达到意与境的和谐统一。教学中启发学生由感知课文中景物描写的形象美进而感受它的意境美,有利于学生阅读理解层次的提高,也有利于他们美感的深化与审美能力的发展。

  美术的审美教学是提高我们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要得到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们目前应切实改变我们当前只重技能的提高而轻视学生鉴赏水平的美术教育模式,把技能训练和鉴赏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造意识和能力的优秀美术人才。

  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唤醒学生的审美细胞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生同学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在调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有几个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进攻同伴行为较多,男孩经常攻击身体,嘲笑,欺负其他弱小的孩子,女孩经常嘲笑、言语讥讽、挖苦其他儿童;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爱动,注意力不能集中,思想及其思维不连续,无纪律,无组织,爱...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够起到驱动的作用,促使低效率转变为高效率。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兴趣的重要性,并且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从而能够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构建趣...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156-02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

    小学英语作为英语学习的入门阶段,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关键。《小学英语大纲》也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采取各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营造出愉悦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摘要:研究生不仅是中国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和管理科学的学术骨干力量,而且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研究生数量最近6年增加4.7倍。在这样的发展时期,从五十年代沿用下来的研究生体制也许急需改革,对研究生教育质量应该有所保证,有维护学生利益的措施...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32-02 1 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高校为了推进其办学的自主化,逐渐加紧了对校园文化体系的建设力...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