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对“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sansa2025

  对“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1.引言

  2016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里说中国网民的数量达7.31亿,其中大学生网民已经达6亿。伴随着微信、微博等移动客户端的迅速普及,社会迎来了“微时代”。“微时代”是指“以数字信息化技术为基础,使用数字通信技术,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终端为核心媒介,以微博、微信等应用软件为基本载体,以微内容、微传播、微公益等为表现形式的新传播时代”。

  以手机为代表的小巧便捷的信息传输与接收终端扩大了交流范围,“微时代”下,网络的普及与应用,“微阅读”等形式的“微生活”已经成了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等。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积极顺应“微时代”这股潮流,通过使用各种微媒体开展思政教育等工作。

  2.“微时代”下的“95后”大学生特点分析

  在现今的“微时代”环境下,人们能够接受到打破时空限制的信息大餐,每个人进入了自由平等的网络空间。每个个体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源头,这种传播方式不同于以前的时代。“微时代”打破了传统的“反哺教育”,学生受传媒影响大,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形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传统的传授知识的主导方式受到了挑战,教师和学生之间知识的流动变成了双向性的。

  “95后”大学生活跃在这样一个“有着自由的社会环境、丰裕的物质基础、发达的信息技术”的地球村。微信、美团、师兄帮帮忙、微博、超级课程表、有道等APP已经成为大学生最常用的APP。“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有着优点,但同时存在以下问题:

  (1)泛娱乐化下的游戏人生。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高速信息化在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干扰,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追韩剧,造成上课时玩手机、宿舍里打游戏,手机成了无时无刻不在的伙伴。网络信息监管往往力度不大,网络信息良莠不齐,“95后”的孩子正处于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久而久之容易受到不健康思想的影响。

  (2)虚拟社会化下的人际交往。一些大学色沉迷于网络世界,比如在微信、微博上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不关注其他信息,造成看问题观点片面,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和处理问题。满足于在虚拟的游戏空间里交际,成为虚拟空间的“英雄”。

  (3)网络助推下的消费欲望。大学生的消费观超前,有的大学生沉迷于网购,消费超前,受骗上当,带来极其不利的后果。

  3.“微时代”呼唤思政教育工作转型

  高校教育者应及时转换学生教育工作的理念,不断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方法、途径,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

  3.1高校思想政教育观念的转型

  (1)视野的转变,学生工作要从国内视野转变为世界视野。“微媒体”日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势必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国外舆论通过互联网影响着大学生,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科学民主观的教育,提高他们在网络信息识别、网络交往中的自我认知、辨别能力。

  (2)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由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攻击。引导学生坚持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从追随青年偶像明星转变为学习青年楷模。

  (3)在泛娱乐化的风潮下,由消极观望转变为积极引导。要给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反对娱乐至上的思想,引导广大学生学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4)在信息化的浪潮中,从思想灌输转变为分析批判能力的培养。微时代下,虽然人人都发言,但是要有理性行为。

  3.2高校思想政教育主体角色转型

  在“微时代”下,教育者要与时俱进,不断思考与适应主客体的转化,与被教育者一起成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微时代是平等自由的时代,在课堂上,有师生之分,在与学生在网络上交流时,必然要考虑角色的转换与平等。有时,学生更乐意在平等的网络上与教师、辅导员倾诉心声。正是在“互联网+”的新时代下,高校一线教育工作者要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为目标。

  3.3高校思想政教育管理方法的转型

  正是因为“微时代”,给教育管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从依靠个人经验的说教式教育转变为使用网络资源教育;从社会话语体系转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等话语体系;从传统的管理转变为法制化管理。

  (1)载体一――微媒平台,开启“键对键”日常教育。“微时代”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注重运用多种微媒体为日常思政教育工作和专业教育注入活力,运用微媒平台,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工作,这样的新模式更关注学生的接受和生成,它将德育教育等变得小而精,变得生动形象而富有生命。

  作为一线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要增强网络能力,创新思政工作形式。我们要熟悉学生常用的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需要了解网络用语,用学生喜欢的网络语言与他们交流沟通,更有利于开展工作。

  下面我结合自身所在学院的做法进行分析:①微媒体搭建网络学习平台,时时学处处学。学院建立了“云港专校”等微平台、我们学院注册使用易企秀和问卷星等网络知名平台推送学习内容、学习效果测试、优秀文章和先进故事,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检测了专业学习。②课堂在线。学院教师积极利用微媒体进行教学管理、教学效果测评及考试,达到很好的效果。在线课堂点名、在线课堂互动和在线答题,提高课堂学习检测效率。③微图片、微信展示。在学院的学生工作QQ群里,宣传、通知、公告等用图片展示,提高效率和观赏性。(4)微电影。结合主题教育活动、毕业季等,让多媒体、动漫专业学生利用专业特长制作微视频、微电影,通过制作播放微电影,提高学生品格、进行自我教育。

  (2)载体二――微体系,形成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微时代环境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注意形成“微生活化”,通过“微”教育这种生活化、渗透式的方式,让学生乐于接受、自觉生成。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勤于借助各种微媒体掌握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状况,通过学生喜欢的网络等媒体,更容易交流、倾诉,从而及时把握学生的状态。学生工作者可以通过学生喜欢的新媒体平台宣传相关通知、发布信息,以微言微行体现管理者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对“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析大学生政治参与

    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素质与程度影响着我国民主政治的进程,影响着我国政治发展的未来。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其政治参与也有其独特的特点,面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新形势,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又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中职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提升措施

    所有的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对于会计人员来讲同样如此。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技能。 一、中职会计专业教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创新高校学生党日活动新形式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6-0119-02 党日活动是指基层党支部围绕一定主题组织党员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学习、义务劳动、参观考察、影视教育、知识竞赛等。由于其...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以人为本下高职学生管理体系点滴谈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41-01 1 以人为本高职学生管理体系构建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体系完善与否,与学校自身的办学水平、人才培养水平密不可分。科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社会已把是否具有创造力作为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培养人才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身上蕴藏的创造潜能,让他们拥有创造的欲望,创造的热情,创造的精神、创造的能力。...

    sansa2025人文社科
  • 网络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微探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它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又不可避免的存在负面效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神圣使命,文章从网络对大...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