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如何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sansa2025

  如何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学习

  中等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从业人员。这要求职业教育不但要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保证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有一定的“定岗”的工作能力。旅游专业的学生,更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对旅客纷繁复杂要求的应变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根据旅游业的需要,培养工作需要的多种能力

  旅游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需要从事旅游管理和旅游服务工作,必须及时发现工作中各种情况的变化和各方面因素之间的矛盾,并具备解决问题和调节矛盾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超人的记忆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灵活的应对能力。这需要学生能够主动留意工作范围内容的情况变化,比如,作为景区管理人员,要关注自己工作景区不同季节游客的人数变化;随时关注景区内进入游客人数与景区内饱和人数之间的关系;关注不同时段景区内集中爆发的问题;关注不同季节游客身份的变化等。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与学习到的相关旅游知识进行对比,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以保证景区内的游客的游玩安全、有序进行,保证旅游品质。

  对于前台和客服工作,要加强对学生注意记忆力的培养,通过回忆、分段分散、列表对比、自编提纲和顺口溜、联想等方式加强学生的记忆,让学生从业后能够快速记住自己接待的客人的各种信息,为客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以提高服务质量。比如,要牢牢记住自己接待的客人的好恶,尤其是记住某些人的禁忌,为客人提供周到而贴心的服务;能准确为客人提供需要的服务信息,为客人推荐符合客人身份和爱好的菜品等。

  2 培养学生调控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旅游行业的工作对象是不同国籍、性格各异、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各异的人群。人们的旅游需求各不相同,表达方式各有特点,而旅游从业人员要具备应对各种情况的应变能力和耐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情绪调控能力,面对游客的各种要求要保持克制、冷静,即使客人的要求很过分或者不甚合理,也要以和善的态度对待,并以委婉的语言得体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理智控制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水平。旅游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总会遇到各种意外事件,比如,旅行途中的意外事件,客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因不良行为导致的游客与旅游地居民的冲突,以及各种个性化的言行导致的敌对情绪,都可能导致矛盾突然发生。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旅游从业人员要能保持克制、冷静的态度,以自己的真诚和热情来调解矛盾、化解纠纷,并以自己的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来影响周围的人,让客人在自己的带动下保持愉悦的心境和旅途愉悦。

  3 培养学生坚韧意志,适应艰苦的旅游工作需要

  旅游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充满变幻和不确定性,随时可能遇到恶劣的天气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需要从业人员具有坚韧的意志、坚强的品格,以应对工作中的挑战。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以案例教学法或是情景体验法,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工作环境的恶劣,做好应对艰苦环境的思想准备。教师为学生播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案例,比如,导游带队旅游途中遭遇车祸,导游坚持让救援人员首先营救游客,自己忍痛坚持让救援人员最后对自己施救。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坚强意志对旅游工作的重要意义。

  利用小组谈论、合作法,让学生预测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会对自己带来哪些困扰,进行哪些方面的考验,并思考相应的应对方法。这种有针对性地训练,能提高学生对困难预知能力,以及做好应对困难的思想准备,从而培养学生的坚韧的意志、做好迎接各种困难的心理准备,提高学生对将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4 树立终身发展意识,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旅游事业飞速发展,旅游的方向和热点问题不断发生变换。课本是对以前旅游专业知识的总结和提升,远远落后于旅游发展现状。教师在教学中,要向学生渗透终身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明确知道“学校学习仅仅是将来工作的基础”,而不是学习的终止,让学生初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但要善于向教材学习,还要向有经验的同行前辈学习,还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利用丰富而便利的网络资源实现开放性学习,以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虽然文化基础差、行为相对散漫,但是,他们在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教材与实际案例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引导学生保持正确的学习观,即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积极接受新的旅游思想和旅游理念,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以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

  当然,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教学举措还有多种多样,除以上的论述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会控制消极情绪和不良心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维护职业尊严,培养学生对复杂多变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与不同人的交际能力等。引导学生将旅游职业知识和专业心理素质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综合素养,以更好地应对将来的工作,提高学生在工作中的竞争力。

  如何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论高校辅导员如何引导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a)-0133-02 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走入社会,由于缺少工作经验,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中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学生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就业效果也极为...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学生会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a)-0191-02 1 学生会概述 学生会即大学生联合会,是高校学生的基层组织,也是高校最重要的群众性组织之一,依照学校规章制度制定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当代的大学生们被誉为人们心目中的天之骄子,他们思维活跃,渴望接受新鲜事物,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同时易于情绪化,自制力较弱,社交能力不足,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不强,面对社会压力时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突出,心理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途径探究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而且,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困难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聚焦的热点,而我们的职业教育相比普通教育更侧重于...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阶段性实习模式

    一、阶段性实习的概述 伴随着学前教育领域的不断扩大,国家对学前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阶段性实习也得以更高的发展关注,本研究以我校为例,结合我校幼儿教育专业的特点,“实行见习、任务性实习、顶岗性实习”的阶段性实践模式,使学生...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医德、医风恶劣造成的影响,不但在社会上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而且渗入广大医学院校,严重腐蚀着清纯的医学生。导致部分同学放弃了自身高尚的追求。然而,尽管这种影响较大,但都是外因,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此,因为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因。...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