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技能

sansa2025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187-02

  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体现在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其中计算机课程是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应当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但是由于教师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时,学生能够获得的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所以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甚至因此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面对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需要更加需要贴近市场需求,注重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的计算机技能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个人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

  1.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动手欲望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对中职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学习欲望,中职计算机教师就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以讲授法、演示法为主的课堂教学方法,增加任务驱动法、精讲多练法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并且要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进行灵活运用。首先,对于讲授法、演示法等传统教学方法,计算机教师要适当压缩时间,因为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长时间的有效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过度运用会削弱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其次,中职计算机教师要坚持"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注重教师"讲"与学生"练"之间的结合,多给学生一些亲身实践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实现"教学做合一"。再次,要加强任务驱动法的教学应用, 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布置一些带有探究性、互动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实践欲望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课上或课下通过所学知识进行动手实践。例如,在关于"信息安全"的教学中,计算机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分别设立病毒查杀、文件备份、文件恢复等任务,把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

  2.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勇于探究

  在中职教育体系中,计算机虽然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但是毕竟授课学时相对有限,所以计算机教师对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灌输性教学,计算机教师要把握住课堂教学的有利契机,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对此,在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就必须保证各项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营造探究性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勇于探究和实践,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例如,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教学中,中职计算机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常用的操作系统的类型、特点和功能来设置探究性的教学情境,如安装操作系统、重装操作系统、修补系统漏洞等,让学生自己亲自操作,对于遇到的问题要进行积极探究,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和反思能力,还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缺陷,不断优化教学方案,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促进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提升。

  3.依托兴趣小组,加强合作学习

  中职学生在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仅要自己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技能,还需要学会同他人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所以中职计算机教师在传授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相关职业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对此,中职计算机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租,建立兴趣小组等组织,并以此为依托,在课堂内外积极开展互动性、合作性的计算机教学活动。针对个别兴趣小组内的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面的经验可能比较缺乏的现实问题,计算机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教学引导作用,有效监控每个兴趣小组在计算机学习和操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供及时的引导和帮助。例如,在讲到"多媒体软件应用"的知识内容时,教师要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统一,教师可以依托兴趣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相关教学要求,搜集、整理、加工和应用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必要时要将相关操作任务落实到每个个人,这样学生才能相互促进、相互借鉴和共同进步。

  4.完善校企合作,加强实验室及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中职院校的实践育人环境也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做出有效的改变。中职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训练,需要有一定的学时做保障,但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操作设备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训练。虽然目前很多中职学生都有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但是多是用来娱乐和交际,真正利用计算机开展自主专业学习的情况还相对较少,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是难以实现与企业实际、社会需求的充分适应。对此,中职院校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共同致力于计算机实验室及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为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实习以及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提供更多的机会,促进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与提高。例如,中职学校可以根据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开展"订单化"培养,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方案,并以此为依据加强计算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让更多的学生可以走出教室、走出机房、走进企业,让学生在企业实践中发现自身计算机操作技能上的缺陷和不足,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素质和就业实践能力。

  总之、在呼唤创新型人才的今天,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把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营造适合探索、提高操作技能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展,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第一线工作岗位上的创新型中初级专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技能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中学生入党申请书

    敬爱的党支部: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踏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我们党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浅析中职学生现状的心理原因

    社会在飞速前进,经济在快步奔跑,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在这种和谐环境中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优越的环境,它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对一些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阴影。相比之下,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更突出更典型。 中职学生出生在雨露中,...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学生党员在中国梦教育中的作用及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092-0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高校学生是...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浅谈大学生法律辩论竞赛活动与常规教学的结合

    引 言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社会科学,在法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实践教学应高贯穿其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应用能力,可以将大学生法律辩论竞赛这一实践性较强的活动融入到常见的法学教学活动中去,为了能够使其长期、系统且规范的运...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师范类大学生志愿服务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志愿者服务对于师范类大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是师范类大学生实践精神的体现,也是其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社会的过程,有利于师范类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的服务育人。 一、志愿服务对师范类大学生的影响与作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探讨

    改革开放发展至今,我国的企业数量与规模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然而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却越来越明显。我国社会的经济增长速度惊人,但是大学生的就业比率却在逐年下降,究其原因,本文认为无法一概而论,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不相匹配才...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