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调研及教育策略

sansa2025

  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调研及教育策略

  0 前言

  2010年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中的意见》中,提出大学生创业是落实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大学生创业意识是创业行动的思想导向,是创业知识、创业情感、创业意志和创业品质内化的心理特征,它是个体在职业取向上的核心价值观念和稳定价值追求,引导大学生改变生活观念,提高生活品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的创新事业。2008年秋,第一批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入驻“象牙塔”,他们已经成为高校的主流群体。90后大学生创业意识调研对高校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要求,提高就业质量起到有效推动作用。

  1 90后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调研

  1.1 调研方法

  大学生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大学生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它包括创业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心理成分。因此,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强弱与创业知识的多少、创业品质的好坏和创业行动与否息息相关。为调研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课题组向常州市本专科院校学生进行了“关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05份,回收率92.1%,调查对象为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工学院本部、常州工学院新北校区及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等5所高校的全日制本科生,以及常州职业工程学院等2所高职院校的高职学生,涉及近50个专业。调查研究采取资料研究和比较分析法。

  1.2 研究结果与分析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自主创业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1]。但是目前,大学生投入创业实践的比重比较低,创业成功更是微乎其微,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大学生创业意识不足[2]。没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就不会主动学习创业知识,也不会锻炼创业品质,创业自然很难取得成功。因此,调研大学生创业意识对高校创业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通过调研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家庭大学生创业观念、创业知识和创业品质,以此了解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

  1.2.1 不同性别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差异

  调研对象有431名男生和674名女生,对于是否支持创业这个问题,女生52%支持创业,3%反对,男生53%支持,5%反对。面对创业失败,有14%男生会放弃,女生只有9%选择放弃。在创业知识的了解上,男生只比女生稍微多一些,16%男生对此了解有点多,而女生为11%。

  从调查结果来看,男生和女生都有超半数的创业支持率,差异不大,不仅传统观念中的男生容易产生创业想法,很多女生对创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积极表示支持自主创业。但是,却仅有少数的大学生了解创业知识。据调查,我国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创业的比例只有2%左右[3],其原因之一是大多数同学并没有正确的创业意识,或者说创业意识不够成熟,缺乏足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精神。还有就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观念依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多数大学生希望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不愿意去冒险创业。

  1.2.2 不同专业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差异

  不同专业间的男女大学生创业意识差异比较大,经济管理类19%的女生对创业知识了解较多,而理工类只占7%,男生中艺术类、人文社科类对创业大多支持,理工科类48%支持创业。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文科学生比理工科学生更加支持创业。从创业知识的了解程度看,也是更多的文科女生比理工科女生了解创业知识。

  1.2.3 不同年级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差异

  调查显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创业支持有明显不同。在回答“你有创业的想法吗?”这个问题,1105人中有664人选择“考虑过”,从大一到大三,随着年级的升高比例逐渐上升,到了大四,比例稍有下降。由此看出,大一新生由于刚进入校园,创业意识较其他年级薄弱。随着创业知识和创业品质的积累,增加了对创业的认识,增强了创业兴趣。但是到了临近毕业,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选择创业的比例有所下降。

  1.2.4 不同家庭所在地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差异

  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创业意识受家庭影响略有不同,17%的城市大学生创业想法受家庭影响,19%的农村大学生创业想法来自家庭影响。城市大学生56%赞同创业文化培育的重要性,农村大学生49%赞同。

  目前高校的大学生普遍是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独生子女,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小就生长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相较于70后、80后的大学生,他们更具有自主性。还有,具有海量信息量的网络对90后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家庭对其创业想法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2 90后大学生创业意识提高策略

  当前,社会竞争进入国际化,市场对大学生的要求日趋多元化,对其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期盼也日益增加,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4]。大学生创业意识是创新创业素质的精神前提,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起着思想引领作用。然而,大学生创业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5],需要学校的教育培养。本文从观念教育、创业知识传授和创业实践支持三个方面来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2.1 观念教育是创业意识的前提

  大多数家长认为大学生毕业后考上公务员或者进入国企、外企将是很好的出路,很多的大学生也是在这条道路上孜孜不倦。虽然,近两年公务员热稍有下降,大学生创业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大学生家长从行动上支持其创业的并不多,大学生毕业后从事创业相关工作的也是屈指可数。大学生在创业这个概念上有两个偏差,一个是概念上的,创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创办新企业,还可以是创造新的岗位或产品,重要的是要拥有创办企业所需的优秀精神和品质。另外一个是,创业不是找不到工作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是主动做出的选择。因此,具有正确的观念意识才能有正确的创业意识。高校应该利用课内的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等课程,讲解与分析国内外的职业特点与趋势,让大学生充分了解职业形势。高校还可以利用课外的社会实践等活动来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利用大学生创新实训项目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这些优秀品质和创新能力可以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增强创业意识。   2.2 创业知识是创业意识的保障

  鉴于此次调研中大学生创业知识的普遍缺乏,作为创业知识的重要传播阵地,高校需要将授予大学生创业知识作为教育目标体系,开设创业课程、开办讲座和开展实践活动,形成立体创业知识教育网络。首先,建立既有创业理论知识,又有创业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各个专业开设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的课程,形成教育课程体系。此外,不定期聘请专家和大学生创业成功人士做有关创业风险投资、创业项目选择、技巧、法律常识等专题讲座。另外,高校还可以利用大学生的碎片休闲时间,通过校园广播、校报、微博、微信等媒体来宣传创业政策、创业相关的法制、营销等知识,让创业知识成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2.3 成功创业是创业意识的动力

  大学生成功创业无疑是创业行动很好的催化剂,也是创业意识成熟建立的动力。高校在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道路上应该做好引路人和支持者。首先,高校可通过座谈、讲座等形式将“青春创业故事”传播给大家,让大学生增加对创业的认知。另外,高校可以在校园里提供一些创业机会,比如提供创业办公区域,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增强大学生创业体验,还可以重点扶持大学生的一些创业好项目,使其成为创业典范,成为身边创业好青年,感动身边大学生。最后,高校可以通过学分兑换、评奖评优等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和新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实践、探索,激发高校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热情。对于动手能力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敢于探索、实验的学生,要给予积极评价、充分肯定,使其在优秀学生评选、奖学金评定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从根本上改变重书本、轻实践,重理论、轻能力的传统评价模式。高校通过这些教育措施,让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激起创业激情,学习创业知识,锻炼创业品质,培养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调研及教育策略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党员在中国梦教育中的作用及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092-0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高校学生是...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浅谈大学生法律辩论竞赛活动与常规教学的结合

    引 言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社会科学,在法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实践教学应高贯穿其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应用能力,可以将大学生法律辩论竞赛这一实践性较强的活动融入到常见的法学教学活动中去,为了能够使其长期、系统且规范的运...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师范类大学生志愿服务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志愿者服务对于师范类大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是师范类大学生实践精神的体现,也是其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社会的过程,有利于师范类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的服务育人。 一、志愿服务对师范类大学生的影响与作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探讨

    改革开放发展至今,我国的企业数量与规模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然而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却越来越明显。我国社会的经济增长速度惊人,但是大学生的就业比率却在逐年下降,究其原因,本文认为无法一概而论,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不相匹配才...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社会的文化环境呈现出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非主流文化与主流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同时并存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一些机遇与挑战,迫切需要深入...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运用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可测性信息素养研究

    前 言 当飞速发展的教育航母以惊人的速度驶向信息时代时,如何提高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未来世界得以竞争和生存的战略高地。在各国如火如荼开展的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有远见的大国们纷纷将培养人才的信息素养作为延续本国优势国力,增强自生竞争力...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