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sansa2025

  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挑战

  (一)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冲击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对新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但是大学生目前阶段理性思维能力还比较欠缺,容易被事物表面所迷惑,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获取信息十分便利,大学生处于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中,由于对网络环境监管的缺失,许多未经筛选的信息涌入大学生的视野,网络上的黄色、暴力信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断侵蚀着年轻的大学生,加上大学生自律意识的缺失,就会导致道德失范行为的出现,部分大学生可能会发表不当言论、充当网络黑客等,网上多次出现的大学生微博自杀直播等行为更是与价值观的冲击密不可分。当前各种西方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国内,他们所宣传的自由、民主、公平等思想很受年轻大学生的追捧,而没有看到这些思潮背后都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实质,容易被外表迷惑,消解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阻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认知受到极大挑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

  (二)对高校四喜?E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以往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以课堂为主,老师讲授学生听这样的形式,老师作为教育者占主导地位,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学生也能随时随刻方便的获取信息,甚至能够比教师更快的了解到各种案例,学生不仅仅是接受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角色定位变得越来越模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处于平等的地位,使得传统教育中教育者的主导性作用面临很大冲击。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提高思政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更要提高自身的新媒介素养和技能,才能真正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一)打造新媒体价值观教育网络阵地

  高校应积极主动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目前国内高校已经普遍意识到新媒体在大学生价值观引领上的强大作用,许多高校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微信公众账号,高校应当加强在这个平台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义等和各种先进事迹的宣传,引起学生的共鸣。教育者应该及时学会利用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并加强学生工作的管理与建设,及时对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转发并发表自己观点。同时也应主动将新媒体运用于理论教学当中,使原本平面枯燥的理论教学内容变得丰富生动起来,改变过去生硬的价值观教育方式,使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更具活力。教育者在这个平台上也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解答困惑,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

  (二)完善新媒体管理机制

  首先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通过明令禁止一些行为,让网名特别是大学生能够形成明确的法律观念,知道什么不能做,在使用新媒体时候能够自觉的规避的不合法和不文明的行为。以络虚假消息传播治理为例,一旦出现虚假消息,立刻查清虚假消息的传播来源,利用官方微博、微信、论坛等平台发布消息,澄清事实,事后追究假消息传播者的法律责任,使人们不敢再假传消息、传假消息。同时还要健全和完善网络监督制度,例如新媒体服务商要接受政府的监督,必须保证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是合法、合理的,杜绝提供涉嫌违法违纪的内容。新媒体服务商应当建立完善的申请管理制度,要求新媒体客户在申请使用新媒体时,应该要求填写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和个人身份紧密相关的信息,并进行相关部口认证及个人认证,保证有人在利用新媒体犯罪后能够较快的找到犯罪嫌疑人。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方法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较和谐的网络环境。

  (三)加强高校教育队伍建设

  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工作者应当真正做到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要求,创新教育理念,与学生树立平等互动的关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思政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要与时俱进提高新媒介素养和技能。提高利用新媒体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教师通过运用新媒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答疑惑或者与学生匿名交流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就学生当前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同时改变过去枯燥的课堂形式,运用新媒体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与学生展开讨论等,提高课堂的吸引力从而提高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性。

  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学习计划

    【高智勇】 大学生学习计划 订计划有好几种方式:有长远计划和短期计划;有单科计划和综合提高计划……所以订计划要有一定的讲究,要依照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盲目.计划订得太高,一时实现不了,势必会影响自己的信心;计划订得太低,过于容易达到,自己...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道德责任意识。自我责任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大学生更倾向于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自我设计与发展。他们更注重真才实学,更加务实,表现出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他人责任...

    sansa2025人文社科
  •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研究对我国聋人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

    一、概述 (一)美国高校聋人学生事务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人员的专业化源于现实的需要。19世纪下半叶,美国高等学校规模开始急剧增长,美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了学生来源的复杂和学生需要的多样。...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227-01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也逐渐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今时代对我国教育提出...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与思考

    高职教学作为我国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技术性人才,为社会输送人才,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因此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思想政治教学是贯穿教学体系的重点内容,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主动学习,增长自己的技能,服务社会。因此...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当代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及教育途径浅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137-02 医患纠纷是当今的一个社会现象。我们必须承认,在医患纠纷中医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医生医德的缺失就是造成医患纠纷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