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sansa2025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俗话说:习惯决定命运。结合多年来的小学教学经验,我发现很多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差,如课前不进行前置学习,课堂开小差、不积极参与活动,课后敷衍复习,甚至不复习等。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培养学生有效的前置学习习惯

  前置学习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务必要对前置学习给予高度的重视,同时采取措施,培养学生有效的前置学习习惯。通过前置学习,学生能对新课有一个初步了解。前置学习中,学生能懂的那些知识内容,会自然地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在前置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明确自身不懂的知识点,把握重点学习内容,从而在课堂学习中更加具有针对性,这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主动探究习惯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以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为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相关知识点的时候,首先引导学习认识分数――■,然后要求学生用纸张进行对折,先让学生折一折,引导他们意识到,分数是建立在平均数的基础上的。接下来,在学习其他分数的时候,让学生进行自主操作,用纸张折叠出教师给出的分数,或者先用纸张进行折叠,然后说出具体的分数。这类教学方式给予学生自主性学习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勤思、多问的学习习惯

  勤思、多问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机会,以培养他们勤思、多问的学习习惯。如学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中的例2时,我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了数格子和列式计算两种方法。这是课前有所预设的,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完例2,我做了进一步的拓展,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一堂课从8:50开始到9:30结束,这堂课上了多长时间?学生在计算中发现9:30―8:50,30分钟不够减50分钟,有些学生举手提问:怎么减?我引导学生结合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使学生明白:30分钟不够减50分钟,要向9时借1时作60分(借1当60),60分与30分合起来是90分,90分减50分是40分,然后学生完成了相应的练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重观察学生,把握他们的心理状况,然后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发问;其次要为学生创造提问机会;最后引导学习进行自主探究,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四、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

  很多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出现错误,并不是因为没有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而是因为缺乏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为了有效改善这种状况,提升学生做题的准确率,教师要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有效地把握题目中隐藏的知识点,找到解题关键。其中,审题主要就是指弄清题意,明确题目中概念的内涵,借助有限的已知条件,找到解题思路。为此,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问题的解决方法,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五、培养学生及时复习的学习习惯

  及时、有效的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课后复习不仅能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还有助于发散思维,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把它系统化,这对于学生进行长时记忆有着重大帮助,而课后及时复习正是完成这项任务的最好途径。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后复习,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把握课堂所学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对相互有联系的新旧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为了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点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以把握系统性、综合性的知识点,就需要引导学生培养及时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根据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现实需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奠定良好基础。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初中美术课的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035-01 一、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多种感官来提高对初中美术的学习兴趣? 初中美术是一门适合直观教学的视觉类艺术,如果单纯的利用传...

    sansa2025未命名
  •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以口头和书面形式进行交流的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按照这个原则,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语言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如何运用语言的能力。但受应试教育的影...

    sansa2025未命名
  •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会使人一生受益,但是好的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形成的,需要很长时间的培养,一旦养成好的习惯就会让人受益匪浅。但习惯分为好的习惯和坏的习惯,好的习惯能对人形成积极的影响,坏的则恰好相反。所以从小学开始就要培养...

    sansa2025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