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树立教师形象·把握学生心理

sansa2025

  树立教师形象·把握学生心理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120-01

  教育,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把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受教育者施行影响,使受教育者确立或改变一定的思想、观点,养成一定的品德,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和发展受教育者的智力和体力,使其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特定成员。作为舞蹈教师应该如何实现自己师生互动的教育目的呢?

  一、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应该说,舞蹈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需要有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舞蹈教师不仅要使自己具有丰富的舞蹈专业本领、较高的思想品德及各种辅助知识。同时要锻炼自己对于知识和教育的表达能力,使自己无论在课堂还是课下,都具有足够的“个人魅力”。从而吸引学生,使学生从对自己的崇拜心理上转向到对学习知识的渴望上,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与积极性。那么,舞蹈教师在教学中都应具备哪些条件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具备稳固与扎实的舞蹈专业水准

  首先,舞蹈教师应当具有舞蹈演员的表演能力,一位合格的舞蹈教师必须经过训练表演人才的全过程。我认为,他的这个形象具有坐标性质,是一个基本框架,即由教师将自身塑造为学生去效仿的形象。而舞蹈教师的示范,含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舞蹈动态的形象,二是舞蹈教师本人的形象,所以舞蹈教师一方面要坚持舞蹈进修课,坚持练功,保持较好的体型和体力,保持身体应有的舞蹈所需要的协调,另一方面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和文化修养。要培养全面发展的舞蹈人才的人,自己首先应当全面发展。

  (二)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拥有高尚的情感

  我认为从事舞蹈艺术教育的人,应具备高尚情感,良好的文化修养,拥有和保持对学生热爱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需要教师的爱去唤发他们内心的美好情感,努力学习,实现做舞蹈家的理想。所以,身为舞蹈教师就务必要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有丰富的舞蹈及各种知识。同时,还要锻炼自己的口才,使自己能有足够的语言表述能力。

  (三)善于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口传身授舞蹈教学法”,在当代和未来的舞蹈教学中,仍然是一种主要的或者重要的教学方法。由于舞蹈艺术是一种人体有韵律的运动,人的语言是不可能做出全面解释的。它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特性,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因此,舞蹈教学自古以来就沿用“身授法”。“身授”就是实践,边做边体会,边做边讲。因此,我们肯定“口传身授法”,是舞蹈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它与舞蹈教学规律是吻合的。

  二、把握学生心理、摆正自身心态,使双方在教学中互惠

  (一)从学生的心理反应上审视教学

  由于舞蹈学生普遍年龄较小,文化底子较薄,还不善于学会辨证的思维方法,加上对老师的崇拜、畏惧心理,使学生容易形成不动脑子,顺理成章的按照老师教的每一个动作进行学习模仿、练习,形成一种被动式的学习状态,使舞蹈教学长期形成一种“师傅带徒弟”式的教育方法,实际上在无意识中抑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怎样改进这种单一式的“输入法”,使“单向输入”为“双向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此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其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通过观察,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来审视教师自身的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调整教学观念与手段,实现师生互惠

  在舞蹈教育中,我们不可否认“言传身教”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但它决不是单纯的“传教式”教育,而必须是一种启发、激励、开发式的教育。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会严重压抑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提高,要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三)通过互惠作用,影响学生心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对学生主体作用的认知,在任何一门学科、专业的教育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而舞蹈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与其它学科专业相比,舞蹈学生的学习成果更直接体现老师的教学水平。在训练技能技巧的过程中,在成功的完成每一个高难度技能技巧动作和舞蹈作品中,无论从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需经过许多艰苦和痛苦的磨练。这就说明了要想培养出色的舞蹈人才,除了他们自身具备较好的舞蹈专业基本素质外,还必须要求他们对舞蹈事业有执着的追求,具有充满热情的自信心、能吃苦,不畏难,不怕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和以坚强的意志力去排除一切障碍。这一切品质的具备,都离不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结论

  “用心去舞蹈,用激情来打动观众,用爱心教育学生!”这是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进的座右铭。在长期的舞蹈学习生涯中,我一直保持着对舞蹈的高度热情,觉得用心去舞蹈是一种享受,是对内心最深处情感的一种诠释。

  树立教师形象·把握学生心理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受各种文化观念和社会矛盾的交叉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马加爵和刘海洋事件大家还记忆犹新。因此在培养大学生的情感,塑造健康心理,开发利用潜力,完善健全人格等工作方面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而女大学生由于受性...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中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方法。 一、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问题教学即教师在教学中以问题的形式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究。学生通过思考解答出问题,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愿意主动学习,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当然,问题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学生的...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是一种枯燥无味的学习活动,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可以提倡趣味计算,比如找规律、数字100游戏、搭火柴、数学题脑筋急转弯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孩子乐于学,乐于做,乐...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和思维发展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90-0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仅依赖于对课本中基础知识的熟记,更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语感,对文章有准确的分析和领悟,以及...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不仅是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达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在实际教育中,我们教育工作者 应当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手机“微”时代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

    大学生“织围脖”(网络术语—发微博)之风方兴未艾,手机微信则在大学校园里又一次刮起了“微旋风”。无论微博还是微信,它们凭借着自身的优势迅速成为最受大学生喜欢的网络交流平台,这足以说明大学生已经走进了手机“微时代”。...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