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议临床医学生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浅议临床医学生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258-01

  医学哲学范畴是医学理论体系中最基本和最深刻的概念,是人们把握生命和健康的纲领,是对医学问题进行逻辑归类的思辨能力形式。医学哲学思辨能力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萌芽并发展,现在已日趋成熟。现代医学界与哲学界都在努力寻找两个学科结合的空间与方式,试图构筑一个医学与哲学互相融通的对话平台。医学的特殊性使医学思辨能力具有复杂性与综合性的特征,如何加强对临床医学生思辨能力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医学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每一个医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一、哲学是医学教育的基础

  当人类反省自身的存在,思索生命意义的时候,哲学便产生了。当人类关注自身个体生命的需要,为减少身体痛苦而开始努力的时候,医学便产生了。哲学与医学的产生、发展是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发展同步的。同时,中医认为疾病是人体自身与周围大环境失去平衡所导致的,疾病可依阴阳平衡与交替反复的演绎理论予以治疗,无不体现思辨。

  全球化时代背景对当代医学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社会进步、科学发展、医疗实践,不仅呼吁医学与哲学的完美融合,更呼吁医学生掌握哲学思辨能力,成为具有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医学作为自然科学,属中性,但医学应用却有价值取向。事实上,医学的所有重大成就与遇到的重要问题最终都需要提升到哲学层面去理解,因此,哲学是医学教育的基础。

  二、临床医学生掌握哲学思辨能力的必要性:

  医学临床仅靠医学理论知识是不足的,还需掌握哲学的唯物主义思辨能力,以正确的思辨方法为指导,才能尽可能避免临床失误,得出正确结论。中国传统思辨方式本身具有辩证性,在人与世界关系等问题上展现出自身的深刻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传统思辨方式缺乏分析性、确定性,往往走入笼统性的误区。人类对于哲学思辨能力的认识经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标志着人类达到了对哲学辩证能力的完整认识。

  运用哲学原理,结合自身所学专业进行哲学思辨能力的实践,揭开疾病层层伪装,从而认识到疾病的本质,更为重要的是,哲学有助于临床医学生创新思辨能力能力的培养。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世界观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不仅着眼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改造世界,在人类对自身的认知不断深化的今天,医疗及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疗科研技术人员创新思辨能力能力的高低与思辨能力方法的正确与否。让临床医学生们在校园里即开始掌握哲学的一般的认知能力,提高理性思辨能力和逻辑加工和抽象凝练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思辨能力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临床医学生在学习哲学思辨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科定位较狭窄。包括医学院校在内的大部分高等院校,对普通大学生的哲学教育,基本只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大部分学生也仅仅把哲学课作为政治课来对待。

  授课方法较传统。目前高校哲学课的授课方法是传统的给予型教育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听讲,机械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剥夺了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机会。

  考核方式较单一。目前高等院校的哲学课程考核方式较单一,无视了哲学教育的本性,学生思维停留在概念层面,使哲学教育失去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作用。

  四、培养哲学思辨能力的途径

  针对现今高等院校哲学教育的现状,从临床的实际出发进行哲学教育,培养临床医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培养能够胜任未来医疗工作临床重任的合格医学人才。新形势下,临床医学生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方式,可以基于教学、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三个途径来开展。

  基于教学。市场上的哲学教材只是针对某知识点展开阐述,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渗透哲学背景知识。学生可以从多角度了解哲学起源、发展、演进,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中提高哲学辩证思辨能力能力。

  立足现实。高新生命技术的发展给现代医疗技术革命带来新变化,是当代临床医学生在学习中常常遇到并感到困惑的问题,将问题意识融入到临床医学生哲学教育中,以哲学思辨能力方式去把握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实事求是为基础,锻炼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

  面向未来。哲学学习的过程是形成哲学思辨能力的过程,帮助学生以批判的视角把握医疗和生命技术,从新的视角,以新的方法研究展现一个新的世界,揭示新的可能,

  在医学领域,随着高新生命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医学在不断提高人类生命质量的同时,其所蕴涵的生命观、疾病观等都面临新的挑战,这需要哲学思辨能力。对此,所有医疗工作者,特别是临床医学生,应当有高度的自觉,必须顺应现代医学发展的新趋势,自觉运用哲学思辨能力的一系列基本方法,更好地面对目前的医学专业学习及日后的医疗服务等实践活动。

  浅议临床医学生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试析以生为本原则指导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西南地区建筑专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建筑专业应用性人才的任务,如何充分发挥高职教育职能,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关键着眼点就在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人性化管理。...

    sansa2025人文社科
  • 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正负功能分析

    作者简介:郎爽,南京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学方向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9-196-02 近几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然而人口数量的矛...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以队伍建设为依托 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3-0137-02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让贫困生能够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责。...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让学生在中学英语教育环境下变得自信

    如何树立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是教师一直探讨的问题,尤其对于初中教师而言,在打下学生学习基础的时期,学习自信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后续的学习效果,甚至能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情况,只有良好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英文报刊教学与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1.英文报刊教学的特点 目前,尽管我国编制的高职高专英语教材越来越科学、合理,具有越来越多的语文文化,但和英文报刊进行对比后发现,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在内容上不够完善,具有很多约束因素。经过相关调查和研究,英文报刊教学主要具有这样...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关于高职高专学生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几点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3(b)-0154-02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中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正如人力...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