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谈大专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sansa2025

  浅谈大专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的广泛运用,有留守经历、独生子女、父母离异等背景的学生较多,网瘾、厌学情绪、暴力倾向等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大专院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加强大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大专院校的学生普遍学习成绩不好,问题学生较多,难于管理,究其成因有很多,其中存在心理问题是最为常见的一个因素。

  一、大专院校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缺乏学习兴趣,厌学心理严重。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1]大专院校的部分学生是在父母的压力下勉强来学校继续上学,旷课、 迟到早退、上课玩手机等现象严重,思想上认为学习无用,行为上消极对抗。少数学生无法正常完成学业,学习一段时间后自动退学或者旷课过多违反学校纪律被开除学籍。

  (2)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紧张。目前在校大专生多为95后,个性独立,凡事只考虑个人的感受和利益,不会换位思考。宿舍生活中矛盾较多,心理承受能力弱,因人际关系紧张导致无心学习、逃课、外宿的现象较多。有些学生采取不合理的方式宣泄心理压力,存在抽烟、酗酒等有害身心健康的行为。部分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常用怀疑的眼光看别人,自私自利,无法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校园中感到孤独无助。

  (3)过度依赖手机,沉迷于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智能手机的价格降低迅速降低,上网资费也逐渐降低,大部分大专院校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较长,课余时间基本都在上网,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依然手机不离手,低头上网玩手机,对学习内容一无所知。大学生失去了该有的青春活力,不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中。

  (4)就业压力大,焦虑情绪严重。大专学生的就业压力比本科院校学生更大,主要是由于自身的就业期望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大专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已是大学生,应该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缺乏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过高的就业期望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临近毕业,校园暴力事件增多,这与由就业压力引起的焦虑情绪有很大的关系。

  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个人因素。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从小学到中学普遍以成绩衡量学生的好坏,缺乏其他方面素质的提升,不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对出现的心理问题不积极主动寻求解决方法,或者将问题产生的根源归咎于他人,不从自身找原因。

  (2)家庭因素。95后学生独生子女较多,父母过度溺爱,认为孩子不能受一点点委屈,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心理严重,缺乏宽容礼让的良好品质,不懂得与他人合作沟通,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不知该如何与同学相处,人际关系紧张。

  (3)学校因素。大专院校普遍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常由辅导员进行,一般对出现问题的学生采取谈心谈话教育的方式,缺乏专业的学科背景,教育效果不明显。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缺乏心理问题的预防机制,缺乏对问题学生的专业指导。

  三、大专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1)开设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指导教师。目前很多大专院校也有心理咨询室,但利用率低,大多形同虚设。应提高心理咨询教师的综合素质,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心理指导方法,还要具有耐心、爱心、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尊重学生的隐私,做好保密工作,让问题学生愿意打消疑虑主动说出心中的困惑,尽力帮助学生走出困惑。

  (2)重视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经常开展以预防性和发展性为目标的心理健康辅导。[2]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普查所有在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对于可能出现问题的学生加强指导。认真分析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于孤儿、单亲、残疾、有留守经历等背景的学生多加关爱,让学生在校感受更多的关爱。

  (3)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建立畅通的沟通平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有很大的关系,学校应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与家长共同协商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此外,还需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合理看待恋爱问题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学习与人相处之道,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缓解压力,养成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浅谈大专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谈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中学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和研究化学不可缺少的方法。用实验方法探求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并且发展学生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校园文化建设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近年来,如何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逐渐成为医学界、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达到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内涵的目的,大多数医学院校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此目的。本文就校园文化在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上起到的作用,探讨了通过建设校园文化来实现医学生人...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心理委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中的作用探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受到关注。处于身心发展的剧变时期的大学生,最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问题已成为高校不容忽视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心理危机(mental crisis)是指个体面临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院校大学生音乐欣赏心理之初探

    音乐欣赏心理是音乐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研究对象,商贸旅游职院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欣赏体验和音乐反应,这些欣赏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和体验决定了欣赏结果的不同。 一、从欣赏者对音乐态度的出发 在我国古代,荀子在《乐记》中曾指出...

    sansa2025人文社科
  • 留学生学历生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近年来辽宁科技大学的留学生数量逐步增长,尤其是留学生学历生的数量增长迅速,在此情形下,如何做好留学生学历生的教学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一、PBL理论教学模式 PBL理论(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的重要性及途径

    酒店管理专业的出现正是源于酒店行业发展的需求,酒店行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酒店管理人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全国各地高等院校业纷纷开设酒店管理专业。 一、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