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探索

sansa2025

  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探索

  所谓的人文精神就是人类的一种自我关怀,主要表现对人的尊严、命运的维护、价值的追求和关切,是对我们人类遗留下来的精神文化的高度重视和珍惜,更是对人一种全面发展的人格塑造和肯定。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的核心内容,更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历史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还应该在发挥其学科的优势,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在课堂上将历史学科里面的人文精神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挖掘课本里面的历史人物,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人群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也是创造者,特别是一些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比如我们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当中华民族遭遇列强的碾压,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险边缘,一大批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兴亡努力奋斗。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的禁烟英雄林则徐;“愿以颈血刷污政”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国父孙中山先生等等无数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他们身上的那种高尚情操和,感染学生,能够激发学生身上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历史教材一般注重对历史事件的记载,对历史人物的个人事迹记录的相对比较少,因此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些历史人物生平的故事,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去图书馆或者书店借阅有关历史人物的传记,在文学作品中,进一步体会和感受他们的生命和高尚品德,和他们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斗志,让学生树立更远大的志向。

  二、结合当下社会新闻事件,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历史课本上的知识,毕竟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有些久远,因此如果在课堂上老师一味地讲述,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他们可以结合当下一些热点新闻事件,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解读历史。可以向学生讲述热点新闻,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如何理性正确的爱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是否存在问题?高中阶段的学生大多数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老师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明白,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了,但是历史却与我们息息相关,如何处理现实与历史的矛盾,如何处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

  三、增加历史课外实践活动

  历史课的教学不仅仅限于课堂之内,一些课程老师可以将学生引入到社会中。比如历史遗迹、历史文化展览馆、人文景观。中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56个民族创造了中国的文明,每一个地方,都有自身的文化特色,历史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让学生走入当地文化遗迹,感受先辈们的足迹,或者用现代人的视角去观察、去感受。让学生不仅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更能直观的感受到我们先人的智慧,让学生受到精深的感召,从而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真实的体验历史文化知识与自己的关联性。特别是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然后热爱家乡。同时,教师还应该利用学校资源,邀请一些社会历史学家到学校讲座,增加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事业,丰富他们的人文阅历。

  四、老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在新的历史时期,历史老师也不应该因循守旧,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应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特别是历史老师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带给学生丰富的教学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树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样的思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活动变化,建立相对比较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和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同时,老师自身也要不断学习,特别是当今社会信息爆炸式增长,老师不能停止学习,而是应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增加自身的艺术修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美的感受。

  五、结语

  人文精神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效果,它需要历史老师进行长期潜移默化地影响,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特别是历史教学过程中,不要粗暴的割裂历史事件与现实的关联性,注重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探索,让学生关注到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类生产发展留下来的精神遗产,从而思考应该如何将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这才是我们学习历史这么学科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探索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论从思政意识形态管理视角下看高校学生管理

    当前,国际交流越来越广,文化冲击等众多因素都促使高校辅导员担当起教育学生的重要责任。随着经济、政治、文化交融深度的不断深入,意识形态的争夺愈加复杂、隐蔽。此外,网络舆论呈现出理性和非理性相互交织的局面。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和以身作则的影响,大...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数学课堂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导入新课,启发思维 数学学科就像一条铁链,一环扣着一环,其中的联系非常密切,学过的知识往往是新知识的基础,教师如果能较好地运用学过的知识来导入新课,就能帮学生把知识化难为易,让学生感到新知识不新,并不很难,从而启发学生思维的积...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在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的研究和探讨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是制图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制图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还是图学教育工作者普遍研究的课题之一。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古今中外在科学技术上有所进步的人,除了有渊博的知识以外,他们还具有丰富...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职商务英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教育部于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高职高专教育中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以大学生征兵为切入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4.041 Abstract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对提高中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和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职业学校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的本领。本文是在这种形势要求下,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多角度的提出了提高中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