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基层遇到的挑战与解决办法探析

sansa202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基层遇到的挑战与解决办法探析

  大学时期是学生逐渐完善人格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业上快速进步,在人格上逐步完成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和转变,逐渐形成独立的思想与意识形态,从而确立其一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校肩负起培养高素质青年人才的重任,要提高人才素质,既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建立过硬的政治素质,这样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国家教育部门高度重视

  思想政治教育历来受到高度重视,被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国务院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方针,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各级政府、教育机构也因地制宜的出台相应政策为国家教育方针落到实处保驾护航。

  (二)各级高校落实有力

  在高校,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很好的保障了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也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高校各级党组织准确的传达了党的各项思想、方针,有力的落实了党的各项政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实施平台和理论指导。

  (三)基层工作者着力推进

  高校由多个院系组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通常也是以各院系为单位。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工作者通常以院系党委(总支)书记为领导,以学生辅导员为主体。这样的工作梯队组织有力,工作效率高,很好的引导了大学生的思想,落实了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党委的政策与要求。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基层遇到的挑战

  (一)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受到学生抵触

  一直以来,由于各级党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引导和干预,形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式”、“填鸭式”的特点,遭到了青年大学生的抵触。作为一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工作者,笔者曾对所在院系的各门课程到课率进行了调查,其中,专业类课程由于其实用性和专业性受到学生重视与欢迎,到课率最高,其次是公共基础课程,而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类课程的到课率普遍低于其他课程。

  (二)言辞空泛,学生难以理解

  由于政治思想来源于党中央,其着眼于全党全国的整体思想必然要使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表达,而到达基层时,一些言语就显得过于空泛。因此,需要各级工作者根据实际将语言进行合理的细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宣讲。高校的各级领导机构和基层辅导员往往由于繁忙的工作事务而忽略了这一点,从而造成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的总体印象就是“空洞”、“难以理解”等,进一步加剧了思想上的抵触,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阻碍。

  (三)宣传方法过于陈旧,缺乏影响力

  搞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是重中之重。宣传的到位与否直接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建立具有影响力的宣传阵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各个高校的主要宣传媒体无外乎校园网站、宣传栏和横幅,院系基层的宣传媒体则主要限于宣传板。其中,校园网站为学校对外宣传媒体和各部门工作的沟通媒体,大部分学生并不关注,宣传栏、横幅、宣传板则通常设计呆板,缺乏吸引力。

  三、改进方法探析

  (一)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各级领导机构需要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

  思想是无法完全控制的,只能合理引导,需要将工作思路变为“启发式”、“引导式”,而杜绝“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教育需要去行政化,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养,同时给任课教师以充分的自主权,在课堂上进行开放式的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二)各级党组织和教育管理机构需要对国家政策进行详细解读

  大学生对于国家的政策、方针理解能力有限,很多用词用于都似懂非懂。为了让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对学生入耳入脑,必须要以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教育和宣传,这就需要各级党组织和教育管理机构对国家政策进行详解,结合工作实际,具体讲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大力运用新媒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在当下社会,受到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影响,媒体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宣传栏、宣传板、横幅等媒体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影响力,学生注意力已全面转向微博、微信等新兴互联移动媒体平台,如果此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停留在原有的媒体阵地,固步自封,将会失去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导引,落后于时代的步伐。因此,不论是学校领导机构还是基层工作者本身,都应该充分重视对新媒体的运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新媒体阵地的建设,例如聘请专业人员对辅导员进行新媒体运用的培训、开辟专门经费用以新媒体阵地的建设等等。只有宣传工作做到位,媒体阵地坚守好,才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基层遇到的挑战与解决办法探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作用研究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根据现阶段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的研究现状,分析阐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的特征。第二部分:通过对国内其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调查分析,归纳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作用发挥上取得的成绩。第三部...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相关理论的论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这一概念是以“接受”为基础而形成的,最先对“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进行论述的邱柏生,他认为:“主体在外界环境影响下特别在教育的控...

    sansa2025未命名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沟通探讨

    在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情感教育指的是教育者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有计划有目的地对高校学生情感体验培养,调控和激发,调动高校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引导的能力,促进师生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之上,把正确的对情感的认识转...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研究

    在大学教育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是重要的一课,心理疏导工作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状况,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同时要帮助大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帮助大学生清楚不良的心理状态和障碍,让大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浅析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在辉煌的成就背后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些问题,比如贪污腐败现象,拜金主义等,这些社会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和一些错误的舆论导向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从学生的思想现状来看,大...

    sansa2025未命名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研究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人、培养人和提升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的价值、开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人以更多选择和创造机会的人...

    sansa2025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