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浅谈师范院校美术专业学生美术素养的培育

sansa2025

  浅谈师范院校美术专业学生美术素养的培育

  作者简介:杜必莹(1975-),女,江西省吉安市人,讲师,本科,吉安师范教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6-0-01

  1.引 言

  美术课程是一门艺术类教育学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综合素质、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创造精神,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美术教学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个体具有独立性、创造性、新颖性、超越性。美术作品的创作与欣赏过程也能够让学生感觉到其他学科的乐趣,更好地投身于学习和生活。如果说其它教学内容和形式赋予了学生理性的知识与技能,那么美术则赋予了学生敏锐的眼睛、灵巧的双手、丰富的想象力和一颗温柔善感的心。

  2.培育美术素养的地位及意义

  2.1社会价值

  美术是艺术的表达方式之一,更是一种精神意识创造的产品,还是一种人类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产物,它体现着社会的和个人的审美观念和理想。经过上千年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积淀,美术已经渗透到一切精神与事物的内部,并形成了和人类社会密切的联系。美术作品与创造力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而鲜明的标志之一。美术的影响力非常广泛,早已融入了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也为社会精神文明生活与物质文明生活添砖加瓦,增添了不少内容与色彩。例如:观赏性艺术、实用性艺术、绘画艺术、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工艺美术、商业美术等,早已成为人类文明与智慧的重要体现,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形象的重要象征。如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形象地再现了抗日战士英勇战斗、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不仅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审美价值观与精神价值观,也激发了更多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热情。美术在现实社会中不仅起着教育功,丰富和改善人们的精神世界与物质生活,也提升了人们的认知与认识水平。

  2.2校园文化价值

  校园文化可以说是学生参与完成学习、校园生活、实践活动的重要生存环境。校园文化主要由文化生活与精神生活等元素共同构成。校园文化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而美术素养则是以自身独特的教育功能与影响力,丰富和充盈着校园文化的内容与形式。美术素养促使学生从视觉的认知体验、参与过程体验、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体验等,培育和提高校园文化的美育、德育、实用、认识和传播交流等功能,能够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

  2.3学生个体成长培育价值

  美术教学所体现的教育功能符合美术专业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实施素质教育很有效的手段。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美术教育,美术独特的个性、创造性、主体性在师范院校的素质教育教学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列夫?托尔斯泰指出:“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知己的感情。”美术教育不仅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更是一种深层次情感的碰撞,对塑造人的完美个性、陶冶学生美的心灵与品格、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和谐的内在品质,都具有积极意义。美术作品欣赏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经之一,对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有着特殊的作用。可以说美术欣赏在艺术领域、在当前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意识;(3)提升学生形态与审美意识;(4)培养学生自我超越与创新能力;(5)培养学生健全的感觉、知觉、情感、想象、理解等心理能力;(6)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欣赏与创造能力;(7)促进学生文化知识层面的不断丰富;(8)有助培养学生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9)让学生学会识辩社会真、善、美与伪、恶、丑,净化学生的情感和心灵,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3.师范院校学生美术素养培育的几点建议

  (1)让学生更好的融入美术中去,让美术更好地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实现“美术牵动学生,学生带动美术”;(2)改善美术课堂教学场景与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美术综合素质;(3)加强学校美术和民间美术的有机融合,推进美术文化的传承与发扬;(4)使学生更多的参与美术作品的创作与欣赏,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5)加强美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6)挖掘美术资源,加强德育教育,构筑“人格长城”――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一点尝试。

  浅谈师范院校美术专业学生美术素养的培育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谈高校设立“学生节”的现实意义??

    “学生节”,顾名思义,学生的节日。2014年起,浙江大学决定,每年的12月下旬为浙江大学的“学生节”,并将12月31日定为学生节的主节点,开创了国内高校设立“学生节”的先河。围绕着高校要不要设立“学生节”的讨论随之而来,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职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中的课程建设思考

    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规划素质教育内容。在教育课程中,应该依托并丰富现有的课程体系,融合校内校外实践,打造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双向互动的“三课堂互动”课程模式,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一、第一课堂打造精品课程,提升高职学...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目前,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传统的教育资源俨然不能满足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社会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高职教育呼之欲出,呈现了“百花齐放方为春”的盛景。高职教育的出现,...

    sansa2025理工科类
  • 短视频对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的传播效果研究

    SocialBeta(社会化商业网)网站对短视频的定义是,“短视频是一种视频长度以秒计数,主要依托于移动智能终端实现快速拍摄与美化编辑,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实时分享和无缝对接的一种新型视频形式。”[1]近些年来短视频迅速崛起,成为全民热议的话...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语文是一门普通教育学科中的基础工具学科,创新型人才对现代语文信息应该能够及时正确地、全方位、多渠道地吸收理解,并且迅速、灵活、创造性地处理运用,这样的人才必须有很强的思维能力。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渠道。学生如果具备了创造...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学生价值观取向及趋势研究

    【作者简介】 朴联友,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11-0055-02 价值观是反映人素质的重要形式...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