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sansa2025

  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随着世界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越来越重要,并已成为衡量现代人才的重要标准。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是全面透彻地掌握英语语言的关键。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也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对其走上工作岗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必须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仍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播,对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

  (一)教师认识的局限

  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对文化意识重要性的认识非常重要。然而在教学实际中,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能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在跨文化意识方面涉及较少,重点放在了对语言知识的掌握上。这种教学行为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忽略文化差异,造成学生跨文化意识薄弱。

  (二)教材内容的局限

  根据课改的需要,大多教材有了较大变化,加人了不少训练口语、交际的对话内容,表面上看较为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但事实上只是增加了表层的交际内容,仍未全面地、系统地、真实地反映出我国和英语国家在文化方面的真正差异,这样不利于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考试制度的局限

  平时的英语教学之所以会忽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文化意识没有被划人考试范围。这样的考试制度使得教师只能循规蹈矩地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注重语言知识在考试中的作用,而忽略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加强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主要途径。因此,要注意就语言教材中涉及的文化背景内容在教学中的地位。对此内容应详细认真进行讲解,指明其文化意义或使用中的文化规约。如问候:当相互熟悉的人见面后,总免不了相互问候。中国人最常用的客套语是“吃过饭了吗?”这样说的意图只是打招呼,至于“吃饭与否"并不重要。但如果你对英美人说:"Have you had your meal?”他们会以为你想邀请他吃饭,或觉得你太关心“吃饭”。西方人见面只说:"Hello, Hi”或“Good morning”等即可。如果想多说几句,可谈天气、情况或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英美人很尊重别人的隐私,尤其对年轻女士,所以现在出现了Ms(女士,不论婚否)。如果一见面就问有关年龄、婚姻、工资、信仰等方面的问题都是很不礼貌的。在教学中,教师就应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二)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靠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掌握外语的需要。因此可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扩大学生的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如设置真实的情景,排练英语小品等,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按目的语的文化习惯进行交际。此外正确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和英语报纸杂志,引导他们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还应鼓励学生多看一些英美原版电影,从中学生可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

  (三)开发课程,拓宽渗透渠道

  教师除了认真挖掘教材的文化内容之外,还要通过其他渠道开发文化内容丰富的校本课程;不但要注意开发与英语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学等有关的知识文化,还要注意开发与英语国家的生活习俗、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语言习惯、价值观念等有关的交际文化,还要注意开发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趣味性浓的网络文化。

  (四)挖掘教材,拓展渗透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又要加强跨文化意识的渗透,还要注意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课本中有许多关于英语国家文化的内容,教师一定要结合课文教学,要求学生注意比较中西文化的异同,了解称呼、打电话、道谢、赞扬等方面与中国不同的语用规则,让学生明白,由于在家庭、单位和交往中的身份地位的不同,需遵守的行为准则也不同,从而学会得体地交际。

  (五)组织活动,拓新渗透方式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应设计好活动形式。活动形式可以是对话,也可以是游戏活动、剧目演出等。对话可以是反映学生需要的社会礼仪,或可能导致文化误解的选题。对话能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语境中了解不同文化的不同礼仪和生活习惯;游戏可营造一种轻松友好的气氛,可进行比赛和讨论,以增强他们的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剧目演出可以西方的重大节日庆祝活动为题材,或选择生活中易出现文化误解的笑话或故事,进行短剧演出,加深学生对西方节日文化的认知,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提高他们了解英语文化的兴趣,发展他们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艺术欣赏水平,从而接受情操和人格的熏陶。

  三、结语

  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英语教学既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帮助学生减少乃至消除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英语教师要广泛涉猎英语文化知识,多渠道地了解外国文化,不断加强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文化教学方法和技巧。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外语技能和外语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与语言有关的文化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为他们以后的人生打好坚实的基石。

  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数学课堂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导入新课,启发思维 数学学科就像一条铁链,一环扣着一环,其中的联系非常密切,学过的知识往往是新知识的基础,教师如果能较好地运用学过的知识来导入新课,就能帮学生把知识化难为易,让学生感到新知识不新,并不很难,从而启发学生思维的积...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在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的研究和探讨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是制图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制图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还是图学教育工作者普遍研究的课题之一。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古今中外在科学技术上有所进步的人,除了有渊博的知识以外,他们还具有丰富...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职商务英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教育部于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高职高专教育中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以大学生征兵为切入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4.041 Abstract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对提高中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和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职业学校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的本领。本文是在这种形势要求下,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多角度的提出了提高中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议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途径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成为现今最为流行地及时传播媒介,用其独有地功能受到了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追捧。微信使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改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了变化。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方式的多样化,微信已成...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