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对发展学生多元智能、优化职业学校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sansa2025

  对发展学生多元智能、优化职业学校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需要利用数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定量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少不了观察、实验和科学的思维,得出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一般规律,并研究利用这些现有规律服务社会生产与生活。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至少具有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空间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学生每种智能的发展都很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同等重视,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教学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智能、语言智能和空间智能。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广泛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下面着重谈谈在职业学校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的问题。

  一、职业学校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智能的策略

  职业学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薄弱,学生在口头回答问题时往往顾此失彼、漏洞百出。说明学生的语言智能急需培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准确叙述物理规律、表达物理概念,如何准确书写物理名词和表达实验现象。在回答问题时要兼顾表达的系统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例如高一学生将“匀变速直线运动”错写成“均变速直线运动”;高二学生在写“衍射”、“干涉”时,常写成“衍涉”、“干射”。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种语言问题,不是值得注意的大问题,大部分属于口误,经过几次纠正就解决了。但这种口误属于语言智能范畴,在“纠错”的过程中,不要只考虑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力成正比,和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力方向相同。职高学生往往只会利用F=ma做一些简单计算,而没有考虑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的相关因素,这就是职高学生语言智能有所缺陷的表现。

  在职业学校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课堂教学时教师语言必须准确、规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基本概念、规律时必须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教师要根据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对容易表达错误的要着重要求,例如,将“匀速直线运动”简写为“匀直运动”就不够规范。教师课堂教学中专业的、流畅的、抑扬顿挫而又富有魅力的表达,不仅能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且能给予学生良好的示范,甚至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教学中学生必须多发言,多参与。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注重传授,其实更应该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得再好学生没学会还是一场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每位学生都全方位参与,尽量创造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例如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重新表述,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在实验教学中,像“磁场”一章中的实验“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教师做适当指点,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再比如说一些简单规律可以让学生自己归纳,教师再在学生的表达基础上给予补充和评价。这样做虽然时间多花了点,但学生获得了亲身体验,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逐步提高了语言智能,是值得的。

  二、职业学校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视觉―空间智能的策略

  我们通过培养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课堂中,学生的分组实验和老师的演示实验都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例如,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是通过观察教堂摆动的吊灯得到的;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是通过对行星、月球等运动的观察,并结合前人的基础理论研究后获得的。可见观察对研究物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职业学校物理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而且可以使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逐步得到开发。

  心理学理论告知我们,人在感知事物的同时也在理解事物,并且感知和理解同时进行不分先后,观察与思维密不可分,这是多元智能理论提出视觉―空间智能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在观察的同时积极思考,也可以引导学生朝着预设的方向思考。例如,在做实验之前教师先交代学生注意观察哪些现象;也可以让学生先展开讨论实验中会有哪些现象出现;还可以给出一些具体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学生经过观察、比较、思考、讨论等一系列大脑活动,正是伴随这些大脑活动,学生的理解才更透、记忆才更深,学习才得以提高。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幻灯片、投影片和录像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素材,一些学生只是简单地“看”,只是被动的观察者。虽然运用了现代教学手段,但教学效果没有得到强化,可见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必须引发学生参与思考,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在职业学校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1.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自然现象;也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家庭现有的生活器具做一些简单的实验;还可以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动手、动眼、动耳、动脑。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思考、归纳、总结。当然教师还要给予适当指导、补充。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能力得到了培养。

  2.增加学生作图机会。在物理学习中经常需要作图,例如滑轮组的绕线方法、物体的受力图、运动过程的分析图、电学中的电路图、螺线管的绕线图、光学中的光路图、磁场分布图等。一些学生作图容易出错,在观察教师作图的时候没有深入思考,只是简单记忆,只要条件稍做改变就不知所措。教师在作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懂得每个图所表示的真正内涵。这样,作图不仅可以简化问题,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职业学校学生物理成绩普遍比较差,只能说明他们的逻辑智能较低,而其他能力不一定不行,我们通过培养学生的其他智能弥补逻辑智能的不足,也许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发展学生多元智能、优化职业学校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104-01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从事各项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基本工具之一。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一定...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145-01 一、前言 为了加强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对国学的重视程度。我国教育局提出了“以生为本”的这种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从...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如何在蒙古音乐教育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我国社会科学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人才的培育成了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新时代就要求社会学校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培育创新型人才。本文就针对如何体现在蒙古音乐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为目的,研究...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小学生作文现状及对策

    课标规定:小学生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简单的纪实作文、想象作文,以及常见的应用文等,行文时要能做到记事真实、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不拘一格。笔者每次上习作课时,很多学生都感到无趣。更有学生是谈“作文”色变。可见,写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纵观当今的小...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探析

    中图分类号: D263.19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b)-0000-00 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支柱,学生党员影响力、号召力高,能带动班级乃至整个学校的风气。深入研究学生党员影响力的现...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不足探析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6-0092-02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它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它所培养出来的接班者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我...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