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高职院校学生助理辅导员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sansa2025

  高职院校学生助理辅导员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

  刘玉倩(1979-),女,河南汤阴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系,辅导员;

  李 乐(1979-),男,河南洛阳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

  朱军涛(1982-),男,河南济源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9--0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逐步扩大, 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而专职辅导员人数有限且工作繁杂, 有效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与现有力量不足的矛盾愈加突出。当前“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也要求改变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学生助理辅导员工作模式即挑选在校高年级优秀学生干部协助专职辅导员老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承担学生管理工作责任。学生助理辅导员是贯彻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1。学生助理辅导员在学生管理、教育和服务方面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效扩充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工作队伍和工作范围。

  一、学生助理辅导员工作模式的可行性

  1、学生助理辅导员是专职辅导员队伍的补充力量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跨越式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带来了师生比的下降,高职学生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力量薄弱。使得很多工作流于形式,疲于应付。辅导员很难对高职学生特点、工作规律、思想动态等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挑选优秀学生干部作为助理辅导员参与学生管理工作有效减轻了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总结工作经验和规律,从而更高效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2、学生助理辅导员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

  高职院校都实行住校制,学生的学习、生活大都在校园环境里,除了上课和晚就寝需要在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其余时间都可以自由支配。在校学生正直青年,身强力壮,心智基本发育成熟。且高职院校课程学习不像高中阶段压力大,时间紧。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因此学生干部有充足的精力和课余时间兼职辅导员助理工作,特别是在辅导员下班和节假日休息期间,仍然可以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高效进行。

  3、学生特点决定高职院校需要学生助理辅导员

  相对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学生的高考成绩普遍偏低,学习基础差。普通学生缺乏自我约束力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因此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例如早操、晚自习、宿舍安全卫生等都需要有人监督管理。仅仅依靠辅导员个人,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需要挑选部分优秀的学生干部帮助辅导员完成一些日常性工作。再有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专业知识研究更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加强,他们更乐意在学习之余参加各类学校活动和学生自主管理工作,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

  4、学生助理辅导员是老师和学生的联系纽带

  首先,学生辅导员的学生身份, 决定了他们对低年级学生的所思所想更有切身体会, 因此,他们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贴近学生实际, 更能为学生接受。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学生助理辅导员少了专职辅导员老师的距离感和身份差异感,有些学生更愿意对他们敞开心扉,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说给这些“学长”听。其次,他们与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相同,能近距离、多方位的接触学生,能更全面、准确的了解和掌握学生情况, 并及时反映给辅导员老师作参考, 有利于加强辅导员工作开展的公平、公正性,避免了学生管理工作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节。

  二、学生助理辅导员工作模式的实施

  1、学生助理辅导员的选拔

  我系是医学专科生,大三的学生都在外实习,所以主要在二年级学生干部中选拔品学兼优、有较强语言表达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学生担任新生的学生助理辅导员。这部分人具有思想进步、成绩优异、活动经验丰富及责任感强等优点,是保证学生助理辅导员能够在所管理班级中树立良好个人形象的前提,也是决定塑造什么样的班风的重要条件2。选拔时按照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综合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采取自愿申请结合师生评议的综合方式,兼顾专业和男女比例。例如:我系为各班安排学生辅导员助理时尽可能遵循相同专业且男女生各一名的原则。这样学生辅导员在处理日常事务的同时还可以从专业角度对学生答疑解惑,促进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效率。男女生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在一起工作可以优势互补,也方便对某些牵涉性别、隐私等学生问题分开处理。学生辅导员由系学工办正式聘用,颁发聘书,聘期为一年。

  2、学生助理辅导员的工作内容

  学生助理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1)协助辅导员做好新生报到注册工作,帮助新生尽快熟悉校园和学校规章制度,适应大学生活。深入学生当中,观察记录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个性特点,并将观察结果及时向辅导员汇报。(2)深入了解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辅导员做好所带班级学生的奖助贷工作。确保评选公平、公正。(3)帮助辅导员抓好班级学风、班风建设。积极向新生介绍专业的特点、发展动向及社会需求,帮助新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氛围。深入教室和宿舍,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出勤、卫生打扫和宿舍安全等情况。 (4)协助辅导员老师做好班级干部队伍建设。指导班委会做好班级的特色活动和日常管理工作,推荐和培养班团干部。(5)抓好学校、院系布置任务的落实情况。

  三、学生助理辅导员工作模式的经验总结   学生助理辅导员是专职辅导员队伍的有效补充,他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效果都将直接影响所带班级学生的表现和发展。但由于学生助理辅导员仍然是在校学生,他们社会阅历相对缺乏,接触学生管理工作时间不长,经验不足。所以要随时做好学生助理辅导员的培训、指导和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拓宽学生管理工作思路,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

  1.完善学生助理辅导员的培养工作

  虽然学生助理辅导员本身是优秀学生干部,相对普通学生有较高的工作能力,但要完成学生管理工作还需要多方面、全方位的能力素养。因此,要对学生助理辅导员进行业务培训,既要学习有关的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也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3。我系还针对学生电子档案实务、班级管理知识、与学生谈话的原则和技巧等具体工作业务知识进行岗前培训,以便学生助理辅导员能尽快进入角色,开展工作。同时,专职辅导员还会随时对学生助理辅导员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交流、指导,对优秀人员的典型事迹、工作案例汇编成册,作为下一届学生助理辅导员的培训教材。

  2、规范学生助理辅导员的考核工作

  为了保证学生助理辅导员的工作实效,在对其进行培养、指导的基础上,定期对学生助理辅导员工作进行检查,对其工作表现进行量化考核和反馈,组织学生助理辅导员之间相互交流学习。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和工作实效,考核成绩由工作述职、学生评分、辅导员和相关处室评分组成,评选出优秀人员进行表彰,颁发证书。并将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反馈给个人,以便其查缺补漏,今后更有成效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3、坚持培养与爱护并重的原则

  学生助理辅导员需要协助专职辅导员做好学生管理和班级建设工作,涉及学习指导、心理辅导等多方面,任务多,责任大。但学生助理辅导员的第一身份还是在校学生,自身学习是其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因此,要坚持“学习第一、工作第二”,培养与爱护并重的原则,不能安排过多的工作任务,并且对他们进行工作技巧培训,帮助他们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从而更有效地保证学生助理辅导员工作机制的顺利进行。

  学生助理辅导员工作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学生管理模式的一种新探索、新尝试,这种培养模式改善了专职辅导员队伍力量薄弱的现状,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帮助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实践证明,学生助理辅导员的育人方案是符合新时期大学生管理工作要求的,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帮助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助理辅导员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的就业问题日趋突显,学生踏入社会面对的压力也较大。目前,由于高校不断扩招,而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说,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导致在就业的时候,出现很多问题,如只注重薪资待遇、求职失败后出现消极情绪,等等[1]。这些问题,对顺利就业很不...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职院校学生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因此利用考试对学生进行检验十分必要,然而传统的考试方式给教师带来很大的负担,耗时长,工作量大,教师容易疲惫不堪,同时对于学生来说纸质的试卷也比较耗时,而在线考试具有高效、实用的特点,...

    sansa2025未命名
  •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探索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荐,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在学生管理上,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成长,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人格培养。本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和矛盾,提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职院校以学生党建促学风建设的研究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独特的模式特点与培养方向。通过党建工作的展开,可以对于教育发展道路起到有效的适应与调控。 一、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的实质关系 (一)党建工作从思想上促进学风的培养...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职院校学生主体意识与和谐班级文化的建设基点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本身是非物质的,但是客观的事物一旦沾染了意识便体现了人类的文化属性。意识,作为一种主体文化的反应,本身带有个体的主观性,但个体意识一旦汇集在一起便具有了文化的特性而成为客观存在。文化和意识同样赋予了教育以特殊的内...

    sansa2025未命名
  • 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及应对策略探析

    在高职教育各专业中,数学课是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也是一门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学生对数学基础课在高职教育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不够到位,加之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数学课的教学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1高职学生学习现状分...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