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论高校辅导员工作实践对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sansa2025

  论高校辅导员工作实践对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9C-0033-02

  一、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大学生处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面对政治、经济、文化的转型以及科学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总的看来,青年大学生思想积极向上,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心国家大事和个体权益,主体意识、公平意识、竞争意识强。但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例如,面对现实的物质追求缺少长远目标定位,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和社会责任担当时有脱节,个体和小团体利益与集体利益不能完全统一等。因此,作为辅导员,有责任和义务对青年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道德和形势政策引导。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到,普通高等学校的辅导员有责任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正确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不失时机地以身示范,培养典型模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育人体系。根据大学生行为规范标准和三级目标管理体系,拥护中国共产的领导,高举党旗,带领全体学生坚定信念,维护社会和校园稳定,做好舆情监督。培养大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具有自觉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觉悟,是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伴随者和领路人,应做好“三育人”和“三贴近”,在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成长时期保驾护航。

  二、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处于心理成长的特殊时期,外部环境对其的影响在这一时期至关重要,辅导员要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其具有积极的自我认知和合理的自我控制及发展,使其能够积极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达到内外相融的平衡、协调状态。大学生心理成长发育属于一种合理的适应状态,更是一种对国家和社会认知由浅入深的过程,但在积累过程中由于受制于浅薄的社会经验、课业负担沉重、激烈的就业竞争与人际交往等因素,往往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如果做不到及时预防和治疗,很可能转变为群体性效应,不仅会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导致人际交往出现障碍,甚至对其家人和家庭造成不和谐影响。在这种状况下,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因此,高校辅导员要格外重视同学们的心理动态,经常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还要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等渠道关注每个同学的心理动向。与此同时,辅导员要不断创新心理教育方法模式,借鉴国外高校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成功模式和典型教育案例经验,促进大学生身心良好健康发展。

  三、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伴随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加,就业压力急剧增大,于是大学生就业成为当前高校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体,高校间充斥着强烈的竞争气息,除了争夺优秀的生源,毕业生的就业率也成为评价一所高校的重要指标。就业工作不仅与高校年度招生计划、教学评估等实行硬挂钩,还定期向社会公布当年毕业生就业率,所以,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稳定,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虽然目前很多高校设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但是,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通常只局限于少量求职信息的提供、几场招聘会的组织、大学生签约手续的办理、择业和面试技巧的辅导等。不少高校只针对毕业生开设一些讲座或者专家咨询,只让大学生从字面上了解部分职业选择的知识或者只是起到“临阵磨枪”的效果,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远不相称。随着大学生就业模式的改革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要以职业指导为基础,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内容涉及职业定位、自我认知、择业决策、职业生涯规划和事业发展、职业道德培训等领域,使大学生具有恰当的职业定位,具备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充实的知识、技能储备,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努力培养一些具有鲜明个性和勇于创新的学生。目前,许多高校鼓励广大辅导员参与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形势政策传授,正是辅导员这一角色的特点决定的,换句话说,辅导员就是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和工作的第一任职业导师和规划人。新形势下,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仍然是辅导员日常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好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高校辅导员责无旁贷。

  四、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学习辅导

  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生产和传播速度呈倍数增长,传统的育人模式和教育方法面临考验,正所谓教学相长,大学生的成长期待和适应能力也需要适时而变。大学必须教给学生在二十一世纪必需的技能和方法,才能保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爆炸,在大众化教育基本形成的状态下,高精尖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高等学校的教育软件、新媒体投入、学生科研资金等教育资源陷入紧张局面,人均学习资源的占有率下降,大部分课程通过大班授课,很多学生缺乏必要的引导,学习困难的学生日渐增多。此外,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就业压力增大等现实状况,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日益注重根据将来的择业方向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和辅修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弹性学习”模式渐渐进入广大教育者视野,部分高校开始从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变,更加注重全方位人才和创新性人才培养。这不仅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于从事学生日常管理和服务的辅导员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学习辅导的概念在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层面有所拓展,不过我国高校目前没有建立严格的学习辅导模式,学习辅导在学生工作领域也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大学生的学习辅导仍然被认为是对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开展的补差工作,包括对该类学生的重点教育、严格管理和学习辅导服务。随之而来的,对于学生们的日常课业辅导和督促成为首要任务。对兼备双重身份的辅导员来说,此时的身份凸显无疑,这就要求除了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也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专业需求,通过日常的查课、听课以及与任课教师沟通,在课堂内外鼓励和激励学生投入时间,对大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从动机和态度方面正确引导学生,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自觉增强学习动机,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讨的精神,使其掌握学习技巧。

  通讯作者:曹立志,出生:19850922 籍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学生工作部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邮编:010022。

  论高校辅导员工作实践对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建起良好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教师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与成因分析

    【摘要】制度的存在与其背后蕴涵的伦理存在相适应。市场经济蕴涵着诸如交换或契约信用制度伦理、竞争制度伦理和分配制度伦理等丰富的伦理要索。同时,市场经济制度以其对效率与公平价值的追求,以及坚持效率与公平和谐统一的伦理取向而显示出与其它制度伦理小同的伦理特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影响

    1 高校大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竞争意识不断的增强,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与改革压力,高等教育应当以培养知识型人才逐步转变为发展全方位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高校中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利用英文报刊提高高职学生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144-02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个人获取信息、提升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各种积极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首先必须要知道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各种因素,尝试剖析各种因素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 J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360-2 一、加强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意义 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面向一般中、小学校或一些艺术培训中心等机构,且大多数学生...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