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路径

sansa2025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路径

  引言

  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符合其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高校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自身所学专业的良好素质,同样需要具备作为一个大学生应当具备的良好的人文素质。而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为语文素养。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最为人诟病的地方是其对人文素质的忽视,很多高校往往只注重大学生的专业文化知识的培养,而将对其一生可能更为重要的人文素质培养,包括语文素养的培育有意无意地将其置于次要地位,导致目前大学生包括语文素养在内的人文素质普遍不高的现象。而对于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比其他专业同文化知识学习的距离更为遥远,因此其语文素养缺乏的程度尤其严重,如何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语文素养已经成为现在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表达能力低下

  语言表达能力是人在社会上生存必需的最基本的技能,但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往往只注重身体的锻炼,忽视其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作用,此种能力的缺乏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体育专业学生之所以往往给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印象,最大的可能就是因为其语言表达能力的低下。[1]此问题的存在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严重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与其他人的互动能力,而且会对其毕业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比如很多体育专业大学生甚至连写一份完整的简历都勉为其难,可想而知找到理想的工作的可能性有多大。

  (二)文学素养极度贫乏

  对于很多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除了知道体育自身及相应的体育项目的发展历史之外,其他的同语文素养息息相关的人文知识积累几乎没有。很多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对中国历史、中国地理、世界历史、世界地理这些中学必修的课程都知之甚少,遑论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世界文学史的认知。对绝大多数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与文学素养的距离可能比地球和火星的距离还要遥远。文学素养的提升对于大学生情操的陶冶,正确的世界观的树立乃至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都有着极为有效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更偏重于身体动作而不是大脑思维的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适当的文学素养对其良好而健康的心理成长更为重要。

  (三)言谈举止粗俗

  语文素质低下必然的结果之一,是高校体育专业很多学生言谈举止方面粗俗不堪。对于不熟悉他们的人来说,很难使其相信这些人居然是高校的大学生。言谈举止粗俗事实上是以上两种问题存在的延伸。正是由于其文学素养的缺乏,所以才会导致令人不舒服的粗俗的言谈举止在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上频频出现。

  (四)自律能力缺乏

  自律能力缺乏是目前在所有专业的大学生身上都可能出现的问题,但对于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这一问题尤其严重。比如吸烟的危害几乎人尽皆知,虽然所有专业都有极少数大学生吸烟的事情发生,但是一般的大学生都因为其危害而敬而远之,但是吸烟的现象在体育专业一般来说比别的专业都要严重。还有酗酒、打架闹事、卫生习惯差等,这都同其文化素养贫乏有着很大的关系。

  二、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低下的原因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整个教育体系对体育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的问题。但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忽视相应的语文素养的提高肯定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这里仅就高校体育教学本身对体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低下造成的原因作一简单分析。

  (一)对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的误读

  高校体育教学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体育人才。这些人才主要包括体育竞技人才、体育管理人才以及体育训练人才等。很多人只注意到“体育人才”这几个字,因此,往往只注重对其进行体育方面的训练,而忘记了这些“体育人才”还必须符合社会需要。[2]正是由于需要符合“社会需要”,所以包括体育专业在内的所有大学生都必须具备一定的适应社会的能力。而要得到社会的认同,一定的语文素养是必不可少的。但正是由于这种对培养目标的误读,导致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语文素养的普遍低下,很难想象,一个语言表达能力低下,文学素养贫乏,而且言谈举止粗俗,自律能力很差的大学生,会得到社会的积极认可,并能有较好的发展前途。

  (二)具有语文素养培育能力的师资力量的缺乏

  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语文素养低下,同教师自身对语文素养培育能力的缺乏是密切相关的。目前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纯粹的体育专业毕业,因此自身存在语文素养能力缺乏的问题,遑论对学生语文素养能力进行培养。在这样的师资条件下,要想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语文素养能有大的提高,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三)涉及到语文素养教育的课程过少

  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相较于其他专业来说,提高语文素养教育的要求更加迫切。但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涉及到语文素养教育的课程仍和其他专业一样,仅有作为全校公开课的大学语文一种。在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语文素养较普通专业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差不少的情况下,这种不加区分一视同仁的公开课形式的语文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但是这却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能接受的几乎所有的专门语文教育。在得不到其他渠道的正规语文素养教育的情况下,这种以公开课形式出现的大学语文课程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四)高校体育教学中对涉及到对语文素养部分不重视   事实上,除了作为公开课的大学语文之外,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专业知识部分,也有很多部分和语文素养培育相关。比如有关体育本身及各种体育项目的相应演变发展的历史介绍,有关体育的文学作品赏析,和体育有关的报道,以及体育学习、锻炼计划的撰写等。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到语文知识的运用。学校和体育专业的教师都可以利用这些机会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训练,从而提升其语文素养。但可惜的是,高校体育教学中老师一般只对学生讲授其进行具体的体育学习和训练时必须要注意的事项,其他方面要么寥寥几句将其带过,要么干脆完全不讲。更不用说对和体育有关的文学作品的赏析和分析有关体育的最新报道了。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涉及到和体育有关的写作部分,体育老师一般来说也是尽量简单处理,能省则省,万一确实省不了的也是敷衍了事,只要学生基本将事情写清楚就算过关,就算写得不清不楚也不过要求其仿照别的写得清楚的同学抄一遍即可。其实,对于任何专业的学生,和其专业有关的语文教育是其最需要的,也是最能引起学生兴趣并取得成效的,这是弥补语文素养本身就不高的体育专业学生此缺陷的最好的机会,但却由于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专业的老师和学生的有意忽略而白白浪费了。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具体途径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低下原因的分析,可以采取对应的措施,促使其语文素养的提升。相应的具体提升途径如下:

  (一)以满足社会需要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首要目标

  正是由于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其培养学生的目标产生偏差,只注重对学生体育专业能力的教育和训练,而忽视对其可能更为重要的对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致使大量的体育专业的高校毕业生语文素养低下。不仅很难找到与其专业对口的工作,而且即使找到工作之后也很不适应自己的工作环境,结果使其发展遇到很多本不应有的障碍。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中必须突出相应的满足社会需要的素质教育,语文能力的提高在其中应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对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师加强语文素养及其教育的培训,并设定相应的最低标准

  自身语文素养都不高的情况下,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师们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不现实的。这种培训和标准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提高高校体育专业教师本身的语文素养,使其具备基本的提升体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使高校体育专业教师认识到语文素养的重要性,能在具体的教学中认真对待涉及到语文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只有具备了一定语文素养的师资,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才能有可靠的前提和基础。

  (三)适当增加提升语文素养课程设置

  由于作为公开课的大学语文明显不能满足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要求,因此适当增加提升语文素养的课程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增加专门的体育文学课程,或体育写作课程等。

  (四)加强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专业课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

  如上所述,体育专业学生在其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对与其专业相关的语文能力的学习效果可能是最好的。[3]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中老师对涉及到专业语文能力培养时,一定不能听之任之,敷衍了事,而要对学生讲清对其学习的重要意义,并对学生严格要求。

  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是涉及到其学习和毕业后的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重大问题。由于学校本身以及教师和学生们自身对语文素养的重视不够,导致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普遍语文素养低下,只有采取上述提升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的措施,才能解决这一问题,为社会提供更符合实际需要的体育人才。语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路径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高段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善于用师爱去叩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热情、心血和智慧去启迪诱导学生,使班主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随着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在小学高段的教学中,为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就要重视学生的...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新课标下数学生活实践课程的应用

    新课标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数学教学必须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以生活实际为基础,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通过生活实践课程,能够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学习场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构建自己的数学学习模式,提升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新课程时代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075-02 小学是孩子们健康成长、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的首要目标。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却遇到...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德育工作

    [摘要]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德育工作应与时俱进,因变而变。要加强高校生的网络德育,必须建设高效、规范、严格的网上管理系统,加强高校教师网络德育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 网络德育;高校; 管理系统 网络作为新的技术平台,在为高...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机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017-04 创新创业,是国家发展之根,是民族振兴之魂。今天的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正在蓬勃涌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是创新...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学生与统招学生学习性投入的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6.004 Comparative Study of Students Learning Inputs in Vocationa...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