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浅议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发散性的思维能力

sansa2025

  浅议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发散性的思维能力

  引 言

  相比于语言而言,音乐可直接触发我们的情况,音乐带给我们的感受及体验是其他语言艺术所替代不了的。因此,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过多的讲解反而不利于学生直接把握音乐,阻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是针对音乐欣赏教学。因此在对学生开展有关于音乐欣赏的课程时需要对教学方法的改善加以重视,并以此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性进行培养。

  1、音乐欣赏教学与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关系

  音乐欣赏是指一种利用听觉来感受音乐作品当中美的意境的活动,其包含了一种独特而又复杂的心理活动,同时它还蕴含了一种抽像而又无法言喻的美学品格。所以要想真正欣赏音乐就需要听者发挥其发散性思维能力,才能真正体会音乐当中的美与意境,而在这其中,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水平又会直接影响到欣赏音乐的水平,甚至还会对培养音乐创造力产生一定影响。

  在音乐欣赏当中,要发挥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不仅需要有形象方面的思维,而且还需要逻辑方面的思维[1]。对于音乐欣赏来说,发散性思维是基于聆听与感知而形成的,其以形象思维为引导,首先体会到的是音乐带给学生的感受,随着情感的升温,对于音乐的欣赏就会上升到理性阶段,而此时就需要有逻辑思维的加入。其次,在音乐欣赏当中所发挥的发散性思维要做到能收能放。在音乐欣赏当中,主要是通过乐声来刺激学生的情感体验,接着通过发挥大脑的想象及联想加工之后才能达到欣赏音乐的目的,音乐在每个学生当中才能产生不同的“音乐形象”。再次,在音乐欣赏当中,不仅需要发散性思维而且还少不了灵感思维。灵感思维是发散性思维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灵感来源于一瞬间,因此其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独创性等特征。但是发散性思维当中的灵感思维在关键时刻却能让音乐欣赏有着质的飞跃,超越音乐的范围而使学生能够从音乐欣赏当中受益。

  2、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对策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基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2]。由于音乐欣赏是综合心理活动与思想能力的一种审美过程,而想象又是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所使用的重要方法,所以只有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教学过程里让他们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性培养与音乐欣赏水平的提升。

  在音乐欣赏教学当中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第一,要通过自然界的现象和声音帮助学生进行想象。比如说在欣赏《百鸟朝凤》时,我们可先让学生听听大自然或是公园里各种鸟叫的声音,然后再将音乐放出,这样学生就能在听的过程当中形成一种画面,让学生更能理解百鸟朝凤时的美妙。第二,通过标题来进行想象,比如说在听《牧童短笛》时,首先着眼标题,想想牧童、短笛、在河边,这本身就是一个很优美的画面,然后通过放送音乐来让学生产生联想达到欣赏音乐的目的。第三,利用“移情”来进行想象。欣赏音乐时若学生能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来对音乐进行探索和揣摩,那么学生就会在融入自身情感的基础上产生想象。教师可通过“直接移情”或是“间接移情”的方法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写作时的背景,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了解音乐当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第四,要利用节拍来进行想象。音乐的节拍及速度可体现音乐的律动及其所包含的情绪,节拍、速度较快可反映一种高亢、激昂的情绪,而节拍、速度较慢则反映了一种低沉、消极的情绪,这些也都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出发点。在进行音乐欣赏的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放送一段旋律起伏较大或是两段节拍快慢不同的音乐来让学生体会音乐中所包含的情绪,同时也让学生发挥其想象能力,培养了其发散性思维能力。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在整个音乐欣赏教学当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就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整个过程当中只起引导作用而没有过多的讲解。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其更多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3、结语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的首要目的是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音乐当中能感受到音乐的意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就应改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式及教学模式,多用新颖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这样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提高。

  浅议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发散性的思维能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医学生关爱教育基本策略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1 一、关爱的理论研究 关爱是自然的人类感情,是所有的人彼此联系以及与他们的世界联系的方式 [1]。关爱一词来源于英语Car...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论感恩教育在独立学院学生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我国,从孩子的出生一直到孩子成人找工作。家长一直都是把孩子所有的问题都考虑完。导致孩子没有自主性,而且缺乏感性思维。对人际交往等问题处理的并不是很好。而感恩教育的提出,也是针对这一代的青年人而言的。也是很有必要的。以人为本,以德服人。我国...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三学生考前心理障碍分析及疏导措施研究

    高三学生面临严重的升学压力,高考不仅是学生人生的转折点,而且寄托了家长和教师的期望,高三学生在多重压力下产生强烈的内心冲突,形成考前心理障碍,不但影响了高考备考,而且容易造成身心危害,因此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关键。...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应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该文通过探讨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意义,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方法与途径,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关键词]自主探究教学 &nb...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动”起来。中学生已逐步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需要一定的情感。不懂得尊重学生,唯我独尊,课堂就会显得冷淡,学生压抑、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针对教师的教与学...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 1.引言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与任务,结合个人学习能力完成学习计划,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学习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地理知识,成为地理知...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