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现状研究

sansa2025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3(b)-0123-03

  所谓就业价值取向主要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状况下,在寻找工作过程中对职业价值在理想追求、自我定位、职业评价以及职业选择等过程中各种观念的总和。近年来,很多专家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以及职业价值观念等进行实地调研、对比分析,并取得突出成绩,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比如:有学者对当代大学生就业标准进行调研,在研究中认为当代大学生在就业中主要是从职业发展前景、物质待遇、自我能否得到充分发展、区域因素、在校期间所学专业、工作强度以及个人爱好等设定标准;有学者则是从大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去向与标准、就业时受到的地域因素、就业单位的性质、就业时对于个人报酬的期望值、对就业影响因素的个人观点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继而对高校扩招之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发生的变化以及演进趋势进行研究,并针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教育工作提供相关参考意见。此外,还有学者在设计中国职业兴趣量表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进行了大量的实证调研,并契合当代大学生就业实际状况、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工作极具指导价值的成果。当前学者们进行的研究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为该文的撰写给予了极大帮助,对此,笔者在此一并感谢。

  对于当前很多学者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他们均是采用不尽相同的测量工具,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从不同角度进行调研分析、对比研究等,故而在研究结果方面差异性相对明显。在以往的调查研究之中,很多学者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自编问卷开展调研分析,在研究中则主要是以综合大学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相对来说对高职大学生的专门性调查研究则比较少。对此,该课题以四川省某职业院校为例,以自编问卷等方式对高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进行调研分析,希望为今后关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研究工作以及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就业指导工作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该课题的调研对象与方法

  1.1 调研对象

  选取四川某职业学院在校大学生350名,其中本科生147,高职生193,向学生发放调研问卷350份,最终回收332份,问卷回收率是94.85%,收回调查问卷之后,课题组根据学生的实际作答情况扣除无效问卷12份。基于此次问卷调查有效率为96.39%而对被试性别进行划分,其中男生为153人,女生为167人;从被试专业状况进行划分,理工类专业学生为90人,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为92人,医学类专业学生为100人,其他专业学生为38人;从被试生地域条件进行划分,城市地区的学生为141人,农村地区的学生为179人。

  1.2 调研工作

  该课题的研究采用课题组自编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该问卷所涉及内容包括大学生毕业离校之后的自我成长、职业影响力、职业稳定性、职业薪酬水平、择业影响因素等维度,题目总数为25。该问卷的计分方法为Liken 5点计分法,即从“1分”到“5分”,分别代表“完全不同意、不太同意、不清楚、同意和完全同意”。调查问卷由人口统计学状况以及题项两方面内容组成,该课题组在对问卷进行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5个主要影响因素,问卷中的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3.33%,自变量对因变量发挥的影响性比较大。课题组继而对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进行分析研究,最终认为该调查问卷总体一致性信度为0.83,相关维度的半信度为:自我成长维度半信度为0.75;职业影响力半信度为0.78;职业稳定性维度半信度为0.68;职业薪酬水平半信度为0.81;择业影响因素半信度为0.72。同时,课题组邀请数名教育心理学和就业指导中心专家学者对该调查问卷内容进行审定。该问卷在审定效度高低方面采取内容效度指标的方式进行评价。第一,专家学者们采用文字形式对问卷内容效度进行审定,并对问卷调研内容的合适性与否进行判定;第二,专家学者们进行小组配对,以计算各小组中专家们认为相关条目数在总条目数中的比例。最终,专家学者们认为该调研问卷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2。故而,课题组认为该调研问卷信效度方面指标符合调研要求、符合心理测量学相关标准。

  1.3 调研步骤

  在此次调研中,课题组安排5名受过相关训练的主试将自愿参加的350名四川某职业院校在校大学生组织到一个空教室内,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中,主试要求被试大学生在25 min内完成问卷,并向完成问卷的每一位被试大学生赠送纪念品。随后,主试对所获得调研问卷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软件为SPSS 19.0。

  2 调查结果

  通过对表1数据的审视,可以发现,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因素程度最高的为自我成长维度,继而则是职业影响力维度,随后是职业稳定维度和职业薪酬水平维度,最后才是择业影响因素维度。

  通过对表2数据的审视,可以发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在性别方面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职业稳定性和职业影响力维度方面,其中女大学生相对于男生来说更愿意选择稳定性较强的职业,而男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则更为看重职业的社会地位状况以及名誉等因素。

  通过对表3数据的审视,可以发现,与高职大学生相比,高职院校中的本科生在职业稳定性、职业影响力以及薪酬水平等维度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较为明显。相对于高职生来说,本科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更为看重其稳定性、影响力以及薪酬水平等因素。

  通过对表4数据的审视,可以发现,隶属于不同学科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在职业影响力和职业薪酬水平等维度方面的差异性相对明显。相对于理工科生和其他专业高职大学生来说,人文类和医学类专业高职大学生在职业影响力维度方面得分最高。当然,如果从职业薪酬维度方面进行审视的话,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是:医学类高职大学生、理工类高职大学生、人文类高职大学生以及其他专业高职大学生。   通过对表5数据的审视,可以发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在生源地方面的差异性相对明显。其中,生源地为农村地区的高职大学生更为看重职业的影响力,而源自于城市地区的高职大学生更为看重职业薪酬水平。

  3 讨论

  3.1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的编制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是在广泛搜集学者们关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等研究成果为基础上,由数名教育心理学、就业指导中心的专家学者对调研问卷内容进行审视,并根据心理测量学相应标准而对调研问卷信效度进行检验编制而成的。该调查问卷在题项方面的设置总数为25,涉及5个主要因素,这分别为自我成长维度、职业影响力维度、职业稳定性维度、职业薪酬水平维度和择业影响维度等。在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问卷编制方面,很多学者已经进行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比如:有学者将职业价值观划分为职业进取心、物质待遇、社会声望、工作自主性以及职业稳定程度等5个维度进行调研,并将职业进取心看作是影响力最高的维度;有学者在研究中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维度分别是:物质待遇、职业环境、区域因素、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在校专业一致性等,其中将物质待遇看作是影响力最高的维度等。

  3.2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分析

  第一,根据调研数据我们可以发现,高职大学生认为自我成长维度是影响他们进行就业选择最为重要的因素。对此,认为大学生刚刚踏入社会,他们今后还有着很长的职业生涯,故而职业对他们工作能力的提高、工作经验的积累以及自我成长等影响很大。同时,职业影响力实际上是指该工作的社会威望的高低,这对于高职大学生自我成长的影响也是十分大的。此外,在调研中发现,高职大学生对于职业薪酬水平的看重程度仅仅排在第4位,对此,认为当代大学生在当前就业难的大环境下,他们更加理性与成熟,对职业待遇以及社会福利方面的看重程度并不高,反而是以个人长期发展为重,以当前的就业环境状况为就业的主要参考依据。

  第二,相对于男生来说,女高职大学生对职业的稳定性更为看重,而男生在选择职业时往往是更为看重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威望。对此,认为在当前就业压力较大、性别歧视仍然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大环境下,女高职大学生更倾向于迅速稳定下来,而男高职大学生则由于把自我事业发展看得比较重要,故而他们更为注重所选职业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力以及该职业对自我长远发展的影响。

  第三,相对于高职大学生,本科生在进行就业过程中在职业稳定性、职业影响力以及薪酬水平等维度方面得分较高。对此,认为由于高职大学生在学历层次方面与本科生存在差异性,故而他们在择业过程中所持有的标准相对较低、就业观念更为理性客观,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往往是选择先就业,而不是刚进行就业时就对职业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时,这也构成了对当前社会存在的高职生就业率要高于本科生就业率现象的一种解释。

  第四,根据调研所得数据,发现从职业薪酬期望水平维度进行审视的话,那么医学类和理工类高职大学生的得分较高,这应当与其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就业空间相对较大相关,而对于人文社科专业以及其他专业学生在择业方面同样面临较大压力,故而在薪酬期望水平方面要求并不是太高。

  第五,从生源地上来看,高职大学生在职业影响力和职业薪酬水平期望等维度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来自于农村地区的高职大学生更为看重职业影响力,而来自于城市地区的高职大学生更为看重职业薪酬水平。对此,认为这与高职大学生家庭环境与成长经历相关。源自于城市地区的高职大学生因面临较高的消费水平,故而在职业选择时更为看重职业薪酬水平;源自于农村地区的高职大学生因在实现自我价值方面愿望较为强烈,故而对职业的影响力较为看重。

  通过此次关于高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当前高职大学生在就业价值取向出现明显的差异性。当代高职大学生虽然仍是强调对自我理想的追求,但是他们仍会兼顾实现自我理想的社会现实状况;他们虽然希望得到较好的薪酬待遇,但是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职业选择,持以良好的职业心态;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虽然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但是却能够直接面对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困难等。总而言之,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当代高职大学生的就业价值总体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对此,教育专家学者以及就业指导中心教师需要加以正视,强化研究,从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以促进其健康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现状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近几年,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成绩显著,学生党员的数量增长明显。但由于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网络因素和功利因系的影响,有部分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同时,极个别学生党员的组织观念、思想动态、党员意识慢慢地淡...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指导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b)-0138-02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了大众化教育,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不断地增长,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sansa2025未命名
  •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浅探

    1.引言 2015年12月24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了《社会蓝皮书: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创新创业促进就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倍增效应。报告同时指出2015年就业的突出亮点,即:在国家大...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发现状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176-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并就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

    sansa2025未命名
  • 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实施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

    摘 要 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高校将同时面临招生和就业的两大难题,高职院校如何正视现状、发挥自身优势和打造核心竞争力呢?针对高职院校如何实施创业教育,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进...

    sansa2025未命名
  •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9.032 1职业素质相关理论概述 1.1素质...

    sansa2025未命名